某次睡前閒聊,先生突然沒來由地問我:
「如果現在可以搬家,搬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你會想搬去哪裡?」
當時還住在埔里的我們,日子算是過得舒舒服服,悠悠哉哉,彷彿沒有什麼非得要改變的理由。

2024.我們埔里住處旁的田間
「加拿大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那是一個沒有預謀的答案,卻像是早已準備好的回應。
這個答案讓先生愣住,也瞬間打開了他的腦洞。住在台灣鄉間的我們,心裡或許會想到花蓮、台東,或者北中南的某個城市——
誰也沒料到,我的回答會飛到十萬八千里外。
我笑著解釋,最近剛好在閱讀加拿大教育相關的文章,很嚮往他們的自然環境和教育理念。
平凡的睡前閒聊,這個答案輕輕地超越了時間和邏輯的限制。那一晚,我們的靈魂藍圖裡,悄悄種下了一顆楓樹的種子。
誰也沒想到,兩年後,我們一家四口和冰狗,真的踏上了這片陌生的土地。

當「也許可以搬家」這個念頭才剛萌芽,房東竟忽然通知:他要賣掉我們在埔里的租屋。房仲在家裡進進出出,拍照、刊登,我們的窩被擺上租屋網站的那一刻,心裡突然浮出一種不安感——那是「不得不被推著走」的感覺。
於是,我們開始思考下一步。
我沒料到的事情是,原來先生早就有有再進修的想法。
這次,他想出國讀書!
他查著加拿大資料,這個想法越來越具體。
原來,根據當地的政策,國際學生若帶著家人同行,孩子可以免費就讀公立小學,「等於我繳自己的學費,他們兩個也能一起上學耶!」先生笑著說買一送二,眼神滿是光芒。
雖然大膽,但這次,夢想開始變得有理由,也變得可能。
靈性常常教導我們,要有足夠的信任,等待因緣具足。
期間先生報考了雅思衝刺班,也順利考上成績。原本我們打算前往西岸,在研究溫哥華的房價和生活開銷之後卻步⋯⋯心想,我們真的要這樣放手一搏,在國外省吃儉用每天錙銖必較嗎?這好像也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方式。平衡,一直是先生對生活最大的準則,因此看似遙遠的出國計劃暫時擱置了。
一個奇幻的暑假,先生領著孩子,在家園的土地上,完成了另一個夢想。那是一片原始荒林地,有乾涸的河谷地形,很多野生動物,沒有道路,鮮少人跡。先生一草一木,打造了步道、吊橋、鞦韆、木屋發呆亭、一片屬於我們的小樂園、一段快樂的野時光。
那段敲敲打打的光景,讓先生喚回了內在的木工之魂,宇宙彷彿透過他的手告訴他:「你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他的薦骨成了指南針,每天只需完成眼前的一步,又一步。信任與交托,累積成一種安穩的篤定。
完工之後,先生告訴我,他決定申請加拿大的木工專業學校,他對木工有信心,加上木工這個專業在加拿大當地非常缺工,不求大富大貴,卻絕對可以安身立命。
宇宙的安排總是充滿了驚喜——先生用林墾小屋的作品集,報考了兩間加國木工學校,皆順利錄取,我們全家也順利拿到兩年的簽證。
我們最後落腳的城市是加拿大倫敦(London),一座位於多倫多旁、車程兩小時的二線城市。這裡物價平實、景色宜人,被稱為「森林之城」。

2025.於加拿大倫敦
延伸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