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花蓮光復鄉「颱風樺加沙」侵襲後,馬太鞍溪被暴雨沖刷成堰塞湖,大量土石傾瀉而下,造成災情慘重。災後,來自全台各地的人不分族群、黨派、宗教,甚至有外國志工都投入救災行列。每個人都成了「鏟子超人」,用自己的方式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就在那段時間,我想起一部關於「搜救犬」的真實改編電影—《搜救犬:露比》。這部電影完美展現了搜救任務背後,那些不被看見的努力與信念,也讓我更深刻地理解「救援」這兩個字的重量。
🎥 電影簡介

- 片名:《搜救犬:露比(Rescued by Ruby)》
- 主演:格蘭特·古斯汀(Grant Gustin)
- 類型:勵志/家庭/真實事件改編
- 推薦指數:✦✦✦✦✦
- 溫馨指數:✦✦✦✦✦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講述警察丹尼爾與被棄養多次的混血邊境牧羊犬「露比」之間的成長與信任。兩個原本都不被世界看好的「麻煩人物」,如何在彼此的陪伴下,成為全州最出色的搜救搭檔。
💡電影的啟發
📎不成功不代表失敗,放棄自己才是真正的失敗
主角丹尼爾從小患有過動症,專注力差無法專心閱讀,總被人看不起。但他一直有個夢想—成為K9搜救隊員。由於經濟有限,他無法買純種德國牧羊犬,只能到收容所領養流浪狗。
他第一次考試失敗時,差點放棄。妻子成了他最溫柔的「導航員」,給予精神支持與巡航辦法,每天為他朗讀法規、協助他以聽覺學習。最終,他與露比通過考核,正式加入搜救隊。
「你不必完美,因為努力本身就是最了不起的堅持。」
📎不自信常讓人提前宣判自己的失敗
第一次出勤時,露比找到了屍體的氣味,但屍體卻被埋藏在地底深處,丹尼爾在陸地表面因無法看到屍體實際位置,當下判定「沒有找到」,並在結束後責備露比,因而使露比傷心離家出走。直到隔天確認地點正確,他才後悔自己的懷疑。
這一幕讓人心碎——原來我們對「夥伴的不信任」,往往來自對「自己的不相信」。
「有時候,你看到的不是全貌,信任比眼睛更重要。」
📎真正的貴人,不是一直說你行的人
警長麥特一直看著丹尼爾追夢,但當丹尼爾第一次請求機會時,麥特直接拒絕:「你不適合。」那句話像一記重擊,但也成了他最強的推力。麥特後來分享自身故事說:「我當年身高不夠,連參加考核機會都沒有,但我花了二十倍努力才進搜救隊並坐在這個位置。」
這樣的「打擊式鼓勵」,比任何安慰都更真實。因為有時候,真正的貴人是那個願意讓你看清自己的人。
📎上天的禮物,往往藏在意料之外
露比原本是被多次退養的流浪狗。沒人願意收留她,收容所甚至準備要對她執行安樂死。就在安樂死的當天下午,丹尼爾走進收容所,看見了露比——這個瞬間,改變了兩條生命。
後來命運兜了一圈,露比在第二次任務中救下的竟是當年收容所員工 帕特的兒子。丹尼爾救了露比,而露比又救了帕特的孩子。帕特正是當時不捨露比安樂死,且信任露比優點的收容所員工。
這樣的巧合,像是命運對他們的獎勵。
「你永遠不知道你救下的那個生命,哪天也會回頭拯救你。」
🐾 溫暖的餘韻
電影最後,露比成為赫赫有名的搜救犬,而丹尼爾也實現了夢想。他們之間的羈絆早已超越「主人與狗」,更像是一場互相救贖的奇蹟。
看完後,我想到現實中的救難現場——那些人與動物的默契,往往建立在無聲的信任與無限的愛上。搜救犬不是英雄的附屬品,而是真正的英雄搭檔。
「他們不會說話,但用一生在告訴我們:只要願意信任,就能看見奇蹟。」
結語
《搜救犬:露比》不只是一部勵志電影,它講的其實是「相信」這件事。相信夥伴、相信自己、也相信那份努力終會開花結果的力量。
追夢的路上,我們都可能摔倒,但別忘了爬起來拍拍灰塵,再往前走。跌倒不代表失敗,停止相信自己才是。
對 《搜救隊:露比》有興趣,歡迎先來段 電影預告片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有溫度的故事,歡迎按讚或追蹤,一起在電影裡學習、在人生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