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和老人是我一生中的軟肋。每看韓國電影《有你真好》必哭,同個主角主演的《伴我走天涯》看過一次後哭到沒有勇氣看第二次,劇情裡寵物傳達出無私的愛太扎心了。
我們家小狗去汪星球後興起想去動物收容所做志工的念頭,感謝牠讓我有這個想法去嘗試。
第一次參加板橋動物之家的志工活動,收容所位置交通便利及內附停車場,園區環境友善,當天看到一些親子家庭來收容所參觀。也看到有意收養狗的人,來到現場與牠近距離接觸、互動。
園區將成犬、幼犬分開收容,還有醫療室、民眾休息室,大小型犬分開的戶外運動區。可以感受到資深志工對狗狗的愛心和耐心,看一眼就知道狗的名字了,且每隻狗的來歷都記得很清楚,真厲害。
在開始進行活動前,會先介紹園區和講解照顧流浪動物可能會遇到的狀況。開頭的影片令人震撼,收容所的規定是主人如要棄養寵物,必須親自將牠牽繩帶進籠子裡,看到影片中被牽進去的狗夾尾、垂耳露出害怕的神情讓人很捨不得。影片也是想提醒大家,養寵物前需要謹慎評估自身條件。
我想像中的志工活動是清理犬舍、餵食、洗澡之類的體力工作。這次參加後看得出來板橋動物之家在志工活動上發展得很成熟,以我的感受是比較像在參加體驗營,著重在狗與人之間的互動,旨在活動結束後分享體驗,擴大分享範圍來推廣收養。
在兩個小時的活動中會牽到兩隻狗,主要的內容是將狗從籠子帶到放風處散步、吃罐頭和吃零食,摸摸牠、與牠互動。
遇到的第一隻黃色的狗是KIWI
(編號: 2017122515 棄養原因:兩歲時因當時主人說會吠叫太吵帶來的)
KIWI寬寬的腦袋有雙溫柔的眼睛,身形是漂亮的流線型。一出籠子就開心的往放風區前進,不知道是不是很喜歡青草味,沿途遇到的草都想要擼過一遍。
雖然棄養原因是吠叫,但當天活動中表現得很溫和沒聽到牠叫。牠是隻很乖的狗狗,看到我拿碗接近時會自動坐下,開心的眼睛瞇成一條線裂嘴笑等待;同時牠也是個「饕客」,可分辨得出來哪些是純肉烘烤成的零食好貨。
喝水的時候會把鼻子都埋進水裡再大力地甩出來,是隻喜歡玩水的狗狗。當天牠很搞笑的是在放風區走一走突然興奮的磨蹭地面翻滾,有種大狗的反差萌。聽其他志工說牠的室友前陣子被領養了,希望不久的將來牠也會有一個溫暖的家。
第二隻牽到的黑色狗狗是木村
(編號:2021120803 被通報送來收容所)
木村精力充沛,一出籠子便活力十足前往放風區。牠全身cmyk正黑沒有雜色,有雙咖啡色杏眼的大男孩,在霸氣的外表下有顆溫柔的心,被摸頭的時候耳朵都會變成軟軟的飛機耳,看到人都笑咪咪的開心搖尾巴。
散步的時候不會爆衝,當我停下腳步時牠會靜靜地等我前進,對人很友善,從頭到尾都可以讓人摸,希望能遇到同樣溫柔的主人。
目前收容所有100多隻狗狗,每位志工在活動時間內會遛到2隻狗,每隻狗大約兩週會被輪到放風一次。板橋動物之家在每個週六都有招募志工一起協助遛狗,如果大家在有餘力的情況下願意參加的話,累積的志工越多,籠子內的狗被輪到出籠的時間就能被縮短了呢。也希望每隻狗狗都能遇到一個好的歸宿。
如看到這邊有興趣可以聯絡:板橋動物之家FB
從有記憶以來家裡都有養狗,狗對我來說是很親密的夥伴;不過長大後明瞭不能預設其他人也有一樣的想法,有些人可能不了解或有不好的經驗而怕狗,有些人沒能力負擔狗的照護費用而選擇拋棄。據資深志工的說法,在covid期間不少人因經濟受影響,將自家寵物帶來收容所棄養。
經歷過家中寵物生病後,能理解飼主的難處,不光醫藥費是一筆不容小覷的開銷,更別提生活上的照顧要付出的時間以及心力。但也因為如此,反而不能理解丟棄生病的寵物的行為,特別是貓狗的忍痛耐受度很高,當飼主察覺到異狀時通常狀況都滿嚴重了。即便牠身體不舒服,當看到牠用充滿愛的眼神望向你,我只想把牠抱緊緊,不會想過要放棄牠。
我的臉書很常跳出收容所、狗園的粉絲專業,如光是板橋收容所就有100多隻狗,不敢想像全台灣所有的流浪狗總數會到多少。
自從2017年政府實施零安樂死後,對於流浪動物的安置、未來長期的規劃並無清楚的計畫和有連貫系統的安排。
收容所的空間和人力資源有限,目前只能以傷重、有急迫救助需求的動物為收容的優先對象,大多數只能實施結紮後帶回原地或是載到山上人煙稀少處野放。不過後續又會延伸出生態環境問題,因狗會移動並不能局限在某個地區管制,缺少管制又有造成台灣野生動物的生存危機的可能。
另外因進收容所的狗大多是生病或年齡大需要特殊照護和醫療資源,但在資金有限的狀況下硬體升級受限,且缺乏人力無法將所有資源傾注在一隻狗上,加上不執行安樂死的政策,不乏個性懸殊的狗關在同籠裡造成衝突受傷,收容環境對於一些病重或是年邁的狗未必是最佳的安排。還有,普遍大眾預期領養年輕健康的狗,也增加收容所的狗被領養的難度。
在收容所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民間也有不少私人的狗園持續救助狗,相信大部分都是出於善心做好事,不過也有關籠環境差、伙食供給不穩定、未妥善安置狗的空間導致傳染病、互咬的狀況發生。種種情況疊加下會造成從流浪狗安置和收養至影響到台灣生態的惡性循環。
期待政府可以有配套的長期措施,各個部門間互相調節配合能有更完善的計畫。當然,飼主的觀念也需加強教育,根據相信動物協會統計2018~2021年北北基家訪結果發現,街頭上的遊蕩犬中,約50%是放養犬,其次才是在街頭出生長大的野犬(30%),至於棄犬/走失犬只占11%左右,顛覆一般人對遊蕩犬為野犬的認知。如沒調整飼養觀念,只依靠政府或民間團體處理流浪犬貓的結紮的話,在野外的野放犬貓數量也無法獲得有效的控制。
會繼續當志工嗎?我會,雖然這是整個體系中很微不足道、治標不治本的一項活動,但這是目前我能想到也能做到對流浪狗的小小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