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不肯成為獸的男人│人犬 Dogman (202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當看到媒體上那些慘絕人寰、令人深惡痛絕的新聞,我們不禁想問這個世界怎麼了?若真有上帝為什麼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歸根究柢,我們仍想相信些什麼。<人犬>的靈感即來自導演盧貝松讀到的一則兒童被關進狗籠的受虐新聞,他好奇這個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於是這部片本身就是一個揣想,無法以其「真實性」來討論並不在於它是虛構的故事,而是因為它的存在是出於人們對人生無能為力的反想:我們明白社會陰暗的深邃只是尚未完全揭露(或許我們也不敢面對),總期待惡有惡報,就像是聖經舊約律法訂定的「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以傷還傷,以打還打」那樣痛快,然而故事的主角道格拉斯卻不全然是這樣的,他並沒有因為惡的迫害而成為了惡,他就像畫出了新約的分界─他仍然制裁、仍然自衛,但他活成了充滿愛、智慧、有禮的人,賜予這個世界不可能的恩典─依然相信良善的力量。

無親無故、半身殘疾的他從被社會放逐到他放逐這個社會,盧貝松的理想性賦予了這個角色反動的餘力。道格拉斯的認「罪」是一種「你們說的有你們的道理但我有我不同的作法」,就算是社會福利、動物安置也沒有辦法照顧到每一個個體的獨特,於是他跳出制度之外,也在變妝當中試圖找到自己的認同。

早在輔育院學習舞台劇扮演之前,狗籠裡沾染泥土、狗屎、眼淚、汙垢已是他的第一個「裝扮」,後來則是出於自我意識添加各種大膽、繽紛的裝容,從一個無法捍衛自己的受害者、弱者,他蛻變成一個不同的人;盧貝松想要表達的是,拒絕成為弱者並不一定要成為對立面的強者,就像是道格拉斯的身分仍舊承載著歧視、缺乏機會、被同情,但他並沒有刻意去打破那些,而是獨立於標籤外,找尋到自己生存下去的可能。

電影文宣把道格拉斯和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飾演的小丑相較,只是他們的本質全然不同。小丑的瘋狂變異是單向直墜的,道格拉斯卻是多元溫柔的,他折射出社會整體的失能、病態,點出了人們對於弱勢的不敢、不忍、不想直視,人們或許因為他的模樣而拒絕他、排斥他、痛恨他,而變妝帶來的提問則是:如果他不是自己,他又能是誰?是否能去擁抱被愛的權力?在看似封閉、絕望的問題裡,他得出了更自由的回答,他的軀體變成了畫布,那不代表他對生理上、社會性的自己的否定,反倒因此他變得足以包容所有不堪,透過他重新建構的觀點裡,我們也相信那個廢棄的校舍能是最堅固的堡壘。

片中一貫盧貝松濃郁的宗教性,只是宗教早已成為自圓其說的護身符,致使人類高舉旗幟自相殘殺,像是父親與哥哥脖子上的十字架、開口閉口都是上帝,濫用的神諭比純粹的邪惡更甚,那時的道格拉斯反看哥哥掛的布條「in the name of God」,God對倒正是Dog,是當人們怨懟上帝對世間的殘酷視而不見時,或許祂的不可測度是以另一種方式揭示祂自己?虛無飄渺的來世承諾豈能比得上身旁不離不棄的忠實要來得溫暖,而電影開場的詩人之言正為此破了題:

「哪裡有不幸,哪裡就有神派來的狗」

癱瘓的他每每起身多走一步就越靠近死亡一步,然而沒有一個人的終點不是死亡,盧貝松卻伴隨著Édith Piaf演唱的「La Vie en Rose」賦予他比「正常人」更重如泰山的結局:他踉踉蹌蹌與教堂十字架的陰影疊合,口裡呼喊著:「我準備好了」,對照著耶穌被釘死之前也曾猶豫,卻在命定的時刻獻身完成了救贖,道格拉斯就是不完美的耶穌,同樣以他的傷治癒了我們的傷,在那樣殘破流離的人生裡,依然還抱著對幸福的渴望,或許現實裡不常見有神,但他對生命的虔誠,一如狗那樣的忠誠,也讓那樣的活,顯得那麼堅韌、亮麗。

即或如此,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過度樂觀的故事,當精神科醫師詢問道格拉斯什麼時候逃離被關的籠子,真正的答案必然是「我從未離開過」,我們無從想像那樣身體與心靈的禁錮將會對一個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然而能救你我脫離各樣絕望的未必是神,而是無論如何仍懷抱著信念,那使我們不致在黑暗之中也淪為其中的一份子。

 

同場加映:

因為對電影的深愛<不看鐵達尼號的男人>

不肯被鎮靜的疼痛<所有的美麗與血淚>

又該怎麼抵抗連魔鬼都不想要的命運<倒帶人生>

一代惡女的誕生<熱淚傷痕>

性是蛋蛋的生存焦慮<寶可噩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5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論寫作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238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原是柴崎友香的長篇小說,披著愛情的皮,實際上主題如書名一樣意識流,因此它不好改編;文字能在人物表裡自由切換,直指他們內心甚至暴露他們尚未知曉的自己,影像卻不能如此,得靠著布局、線索、氛圍渲染思慮和情感的流動,而故事的主角─泉谷朝子、鳥居麥的心理活動又是那麼隱晦,增加了改編的難度。
本片最大的記憶點正如海報呈現愛美子的大特寫:她的整個臉龐塞滿銀幕,將她從周遭的世界抽離出來,沒有背景、沒有陪襯,輕蹙的眉頭使她像極了奈良美智畫作中的小女孩,睜著大眼望著景框/畫框外的世界;這個不算有表情的表情包容著許多詮釋,純真、疑惑、好奇,思考甚至沒有思考什麼,她更像是這個世界運行與周遭物事的旁觀
他不知道事情是怎麼開始的,怎麼就成了眾人的寵兒,人們看他的眼神再也不一樣,不只是對生物演化熱切傳道的終身職教授、不只是毫無魅力的中年大叔之一、不只是枯燥正經無害平凡的小人物,他就這麼成了眾人夢想的對象。是說,儘管來的莫名其妙,但他當然想過要被身旁的人紮紮實實地在意著,只是沒想到人數遠遠超過他能想像的
這是一個俗濫的故事,但我們明知道「濫」與「爛」的差別。以湯瑪斯為中心的通俗其實是身為人類的真實,只是一旦轉換角色成為馬丁或阿嘉特,甚至是個旁觀者,便太容易做出道德批判,就像<世界上最爛的人>一樣,然而是人類天性注定了我們永遠不夠好,讓所謂的「爛」成了假議題,即使如此,造成傷害是沒有任何藉口的,只能償
一名演員要跨向導演之路有多難?除了天份、努力更要機運。以顏值出道的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或許是相對幸運的,第一部轉做導演的<一個巨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2018)站在經典電影第四度重拍的立基上,以及話題女主女神卡卡(Lady Gaga)的選角,不僅票房亮
面對這部片有一種猶豫,會不敢把以為的意義說出來,因為這與導演/編劇、主角的狀態相悖,明明我們就看到了此岸和彼岸,只是意義還在路上,影像瀰漫的氣味成為唯一的指向,也是我們感受一位青年導演潛力的方式,說來抽象,但它都在那兒了,無法多追問創作者的意圖、任何的象徵,因為他已試著把無法被語言捕捉的化成了影像,
<睡著也好醒來也罷>原是柴崎友香的長篇小說,披著愛情的皮,實際上主題如書名一樣意識流,因此它不好改編;文字能在人物表裡自由切換,直指他們內心甚至暴露他們尚未知曉的自己,影像卻不能如此,得靠著布局、線索、氛圍渲染思慮和情感的流動,而故事的主角─泉谷朝子、鳥居麥的心理活動又是那麼隱晦,增加了改編的難度。
本片最大的記憶點正如海報呈現愛美子的大特寫:她的整個臉龐塞滿銀幕,將她從周遭的世界抽離出來,沒有背景、沒有陪襯,輕蹙的眉頭使她像極了奈良美智畫作中的小女孩,睜著大眼望著景框/畫框外的世界;這個不算有表情的表情包容著許多詮釋,純真、疑惑、好奇,思考甚至沒有思考什麼,她更像是這個世界運行與周遭物事的旁觀
他不知道事情是怎麼開始的,怎麼就成了眾人的寵兒,人們看他的眼神再也不一樣,不只是對生物演化熱切傳道的終身職教授、不只是毫無魅力的中年大叔之一、不只是枯燥正經無害平凡的小人物,他就這麼成了眾人夢想的對象。是說,儘管來的莫名其妙,但他當然想過要被身旁的人紮紮實實地在意著,只是沒想到人數遠遠超過他能想像的
這是一個俗濫的故事,但我們明知道「濫」與「爛」的差別。以湯瑪斯為中心的通俗其實是身為人類的真實,只是一旦轉換角色成為馬丁或阿嘉特,甚至是個旁觀者,便太容易做出道德批判,就像<世界上最爛的人>一樣,然而是人類天性注定了我們永遠不夠好,讓所謂的「爛」成了假議題,即使如此,造成傷害是沒有任何藉口的,只能償
一名演員要跨向導演之路有多難?除了天份、努力更要機運。以顏值出道的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或許是相對幸運的,第一部轉做導演的<一個巨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2018)站在經典電影第四度重拍的立基上,以及話題女主女神卡卡(Lady Gaga)的選角,不僅票房亮
面對這部片有一種猶豫,會不敢把以為的意義說出來,因為這與導演/編劇、主角的狀態相悖,明明我們就看到了此岸和彼岸,只是意義還在路上,影像瀰漫的氣味成為唯一的指向,也是我們感受一位青年導演潛力的方式,說來抽象,但它都在那兒了,無法多追問創作者的意圖、任何的象徵,因為他已試著把無法被語言捕捉的化成了影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加速經濟轉型,全球生成式AI市場規模預計到2032年將達1.3兆美元,年增速高達42%(彭博資訊)。這股趨勢也改變了房地產市場格局,例如台灣新竹、日本熊本等AI相關地區房價逆勢上漲10-20%,與其他市場的平靜形成鮮明對比。AI的影響已超越科技,觸及經濟與生活各層面。
Thumbnail
好狗命,其實一點都不好。狗命,其實是苟命。不只狗,還有貓,雞牛鴨羊魚等等等等。問題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一切都能被化約為一個問題: 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
Thumbnail
社群網路巨頭 META,於上周正式發表了今年 2024 第二季的財報,繳出了相當好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華爾街的共識預期。在隔天的美國科技股大修正中,META 的股價是少數能維持在上漲的,顯見市場對於本份財報是相當滿意......
Thumbnail
最近的幼兒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讓送託嬰的家長們相當焦慮不安。在選擇托嬰和幼兒園時,評估環境、安全、教育理念等方面是很重要的。除了政府提供的資訊外,也可利用社群和林明宗先生所創立的地圖來查詢相關資料。有多方面的資料及觀察,可幫助家長們做出更佳的決定。
Thumbnail
未免爭議以下觀點是個人經驗和心境;如覺得自己的觀點會容易與人引起衝突的話,就當作寫小說來看待,敬請斟酌再往下觀看喔! 本文開始 記得2012年有次看了屠宰紀錄片,覺得動物太可憐了,常在想人為什麼要剝奪生命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種模式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如果因為不吃肉而會不健康的死掉,那我寧可
Thumbnail
無非就是一個「愛」字。 當下看的時候,心裡其實蠻沉重的。當生命一次又一次,無數次受打擊,重重地壓在一個人身上時,那種痛苦到失去理智的磨難,要如何讓他對這世界仍然保有愛呢? 很難很難,可或許也是因為受過傷,才更懂得愛是什麼。 他的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還為著「愛」。
這種虐待動物的影片還敢拍出來?這些暴虐者的良心何在? 我也無能為力,只能祝福牠們,並請求阿彌陀佛幫忙,減輕牠們身體的痛楚,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我寧願自己是一匹狼,看著他這個人類就張開血口過去咬死他,然後拖著他的屍體到隱蔽的地方,獨自吃了他。」 最近讓淚點極高且莫名其妙的我爆哭的兩部作品,第一是電影《斷背山》,第二是小說《狼狗》。 兩者都是禁忌之愛。一個在過去,一個在現在,甚至是未來。
Thumbnail
當看到媒體上那些慘絕人寰、令人深惡痛絕的新聞,我們不禁想問這個世界怎麼了?若真有上帝為什麼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歸根究柢,我們仍想相信些什麼。<人犬>的靈感即來自導演盧貝松讀到的一則兒童被關進狗籠的受虐新聞,他好奇這個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於是這部片本身就是一個揣想,無法以其「真實性」來討論並不在於它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人工智慧(AI)加速經濟轉型,全球生成式AI市場規模預計到2032年將達1.3兆美元,年增速高達42%(彭博資訊)。這股趨勢也改變了房地產市場格局,例如台灣新竹、日本熊本等AI相關地區房價逆勢上漲10-20%,與其他市場的平靜形成鮮明對比。AI的影響已超越科技,觸及經濟與生活各層面。
Thumbnail
好狗命,其實一點都不好。狗命,其實是苟命。不只狗,還有貓,雞牛鴨羊魚等等等等。問題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一切都能被化約為一個問題: 我們該如何看待「生命」?
Thumbnail
社群網路巨頭 META,於上周正式發表了今年 2024 第二季的財報,繳出了相當好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過了華爾街的共識預期。在隔天的美國科技股大修正中,META 的股價是少數能維持在上漲的,顯見市場對於本份財報是相當滿意......
Thumbnail
最近的幼兒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讓送託嬰的家長們相當焦慮不安。在選擇托嬰和幼兒園時,評估環境、安全、教育理念等方面是很重要的。除了政府提供的資訊外,也可利用社群和林明宗先生所創立的地圖來查詢相關資料。有多方面的資料及觀察,可幫助家長們做出更佳的決定。
Thumbnail
未免爭議以下觀點是個人經驗和心境;如覺得自己的觀點會容易與人引起衝突的話,就當作寫小說來看待,敬請斟酌再往下觀看喔! 本文開始 記得2012年有次看了屠宰紀錄片,覺得動物太可憐了,常在想人為什麼要剝奪生命的方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這種模式的生命毫無意義可言,如果因為不吃肉而會不健康的死掉,那我寧可
Thumbnail
無非就是一個「愛」字。 當下看的時候,心裡其實蠻沉重的。當生命一次又一次,無數次受打擊,重重地壓在一個人身上時,那種痛苦到失去理智的磨難,要如何讓他對這世界仍然保有愛呢? 很難很難,可或許也是因為受過傷,才更懂得愛是什麼。 他的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還為著「愛」。
這種虐待動物的影片還敢拍出來?這些暴虐者的良心何在? 我也無能為力,只能祝福牠們,並請求阿彌陀佛幫忙,減輕牠們身體的痛楚,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我寧願自己是一匹狼,看著他這個人類就張開血口過去咬死他,然後拖著他的屍體到隱蔽的地方,獨自吃了他。」 最近讓淚點極高且莫名其妙的我爆哭的兩部作品,第一是電影《斷背山》,第二是小說《狼狗》。 兩者都是禁忌之愛。一個在過去,一個在現在,甚至是未來。
Thumbnail
當看到媒體上那些慘絕人寰、令人深惡痛絕的新聞,我們不禁想問這個世界怎麼了?若真有上帝為什麼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歸根究柢,我們仍想相信些什麼。<人犬>的靈感即來自導演盧貝松讀到的一則兒童被關進狗籠的受虐新聞,他好奇這個孩子身上發生了什麼,於是這部片本身就是一個揣想,無法以其「真實性」來討論並不在於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