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倫敦,陽光低懸在灰藍的天空邊緣,帶著一種淡淡的金色冷意。劇院後台的吸煙室裡瀰漫著煙草與灰塵混合的氣味。
午後的陽光穿過窗框,斜斜地落在他臉上,光與影在他高挺的鼻樑與頰骨間交錯,將那張平日總是鎮定沉著的臉染上一層難得的柔和。
他指尖夾著一根煙,煙霧在空氣中緩緩盤旋上升。 煙灰燃到一半,他也沒發覺,只是靜靜地看著窗外那條狹窄的巷子——那裡鋪滿落葉,秋色濃得幾乎帶著金屬光。
他已經好一陣子沒有真正放空過。工作、排練、演出,日子被切割成規律又重複的段落。 唯一跳脫那些重複節奏的,是他的那個私人帳號。
他拿出手機,熟練地解鎖。
那個只追蹤了一個人的帳號仍靜靜地躺在首頁。他沒有點開任何通知,只是直接滑動。那個名字出現在螢幕上。
Luna Lin.
那女孩的帳號,簡潔、乾淨,像她本人。自從回到台灣以後,更新頻率不高,卻依然保持著她那種特有的寧靜感。
他滑動著她的貼文。
畫面裡是午後光影下的一杯黑咖啡,杯邊的霧氣模糊了桌面反光;是她自己做的餐點——烤雞胸、溫沙拉、擺盤樸實卻賞心悅目;是幾個笑著舉杯的朋友;還有那隻玳瑁貓,懶洋洋地趴在窗邊曬太陽。
沒有濾鏡、沒有刻意構圖、沒有取悅誰的姿態。每一張照片都靜靜地、柔軟地存在著。 他不禁想,她大概連發文都不曾考慮過「要給誰看」。
她不愛自拍。
他能數出她帳號裡有臉的照片不超過五張。但那幾張被朋友拍下的側臉或背影,卻比任何擺拍都更真實。那樣的她,頭微低、笑得溫柔、姿態鬆弛。那雙眼尾微揚的黑眸,本該讓人顯得強勢又艷麗,但在她臉上卻帶著一種奇異的柔和。
他將煙按進煙灰缸裡,火星滅了,但那陣煙氣仍縈繞在空氣裡。
他知道自己不該這樣。
她只是個看過他兩次演出的外國觀眾。而他,只是一個普通的音樂劇演員。他們在彼此的人生裡,不過是偶然交錯的兩條線,短暫地相遇,留下痕跡,然後繼續遠離。
這種行為,放在任何人身上,都算是「踰矩」。他明白,但他做不到,他無法克制。
每次打開那個帳號,他都說服自己只是「好奇」,只是想知道她最近過得好不好。
可那只是藉口。他知道自己早已越過那條線。
她像隻貓,一隻不經意闖入他世界的貓。柔軟、安靜,步伐幾乎沒有聲音。她沒有刻意留下什麼,卻在他心裡踩下了一連串細小的足印。然後,她走了。 自顧自地、輕盈地,回到她的國度。
而他還留在這裡。
有時候他會在排練間歇時突然想到她,腦海裡會閃現出她在雨夜裡撐傘的模樣。那個夜晚,她穿著淺色外套,手裡那把黑傘太小,她卻還伸手往他那邊移。那時的她抬起頭,靦腆的微笑。
他低聲笑了,笑自己竟還記得那麼清楚。他甚至還試圖分析,她在那時的表情,是不是有那麼一點好感?願意在倫敦的夜裡與他同行一段路,是不是覺得他也挺值得信任的?
「Ridiculous.」
他喃喃,笑聲輕得幾乎聽不見。
他知道自己已經陷進去了。不是陷入戀情那種衝動的熱度,而是陷入一種深沉、理智卻無法抽離的思念。
她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
他在腦中重疊起她的貼文—— 路邊的小花、屋簷下的麻雀、傍晚的街燈、貓趴在窗台的影子。那樣的生活節奏與他截然不同。她的世界溫柔、靜謐、細膩,而他的世界是燈光、掌聲、夜幕與排練。
他有時會想,也許這正是她吸引他的地方。她就像一首沒有和弦錯置的旋律,乾淨、完整、純粹。
她對他有興趣嗎?
也許有一點點吧。畢竟,她不只是看過一次《Phantom》。她第二次也還出現在 Stage Door 外。她說她喜歡他的詮釋,她看見他在那場戲裡的小細節。
她懂。
這樣的理解,比任何讚美都讓他動容。
她沒有拒絕他送她回飯店。
是她主動要把傘給他,而他只是找了個「順路」的理由,讓她不必淋雨。那一路上,她的步伐輕,話不多,卻讓他記得她的每一個呼吸。
他甚至記得她進入飯店前的那次回眸,溫柔、帶著禮貌的淡淡笑意。
他深吸一口氣,回神。
煙早已熄滅,陽光也漸漸從窗邊退去,只留下餘暉。他把手機放回口袋, 心裡那個名字卻沒有因此離開。
Luna.
「I must be out of my mind…」 他靠著窗台閉上眼,輕輕歎息,聲音低得幾乎融進風裡。
他打開窗,晚秋的風灌入房間,帶著濕潤的冷意。
他沒有再點煙,只是靜靜站著,看著夕陽最後一抹橙紅沈入倫敦的天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