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獨語》(另一版)
沐雍熙剛點著爐子的火,就立即將九姨(生母)的日記扔了進去。依稀記得她在日記裡,描述想過的那種生活:一輩子不愁吃穿用度,到處環遊世界!但她不是一位能靠豐厚的嫁妝,就足以養活自己的名門千金;而是一位花錢如決堤,甚麼都要最好的寒門千金。這樣的她,若沒有收斂,即便還活著,年過四十仍沒有謀生能力,就只能流落街頭了!
看著那本日記很快燒成灰燼,沐雍熙的內心卻異常平靜,最近騎著電動摩托在附近逛街,有幾間小舖子的店內設計與商品的品項都還不錯!「在你決定怎麼做之前,先把大學念畢業。」五姨(指嚴牧荑)的提醒在身後響起,她只是「嗯嗯」了兩聲,並說自己閒不下來,一定要找事情做。
「這簡單,把這老宅子從頭到尾清掃一遍,也算有事情做。」
一聽五姨這麼說,她雖有疑惑,但也沒法反駁,於是開始打掃。
*
沐芳宜和沐芳若還在回程的路上,就收到嚴牧荑發來的訊息,她認為毛丫適合開小商店當買手,既能發揮潛力,也能延續愛逛街的興趣,亦能培養經濟實力,可謂一舉三得!
沐芳宜和苑澄遠對此沒意見,沐芳若則認為先把大學念完,其他再說。陸貞穆則認為可以邊做邊學,若真的不行,那再說。
不過,他們還得專心開車,趕回小莊園,勢必得在另一間飯店下榻一晚了。
*
沐雍熙在三居打掃時,因為是沒有閣樓的老房子,忽然意外發現一間放滿老東西的房間。走進去一看,大大小小的木盒子有很多箱,打開其中一箱,裡面還放了積滿厚厚一層灰的相簿。拿出其中一本翻閱,很多生活上的老相片,有三位大舅和兩位小舅,還有年輕的母親與媽媽的合影。
那時的他們看起來好年輕,甚有幾分稚嫩。這是她第一次看到五位舅舅在生活照裡,流露出真切的神情。在母親或媽媽那裡,對五位舅舅甚少提及,就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也絕口不提,也許是因為會傷心難過,所以從沒提過舅舅的任何事。
「淳熙,下來吃飯了!」
一聽到五姨的叫喚,立即把東西放回去,趕忙下樓。走到飯廳,晚餐已經在桌上了,是煎餅和一碗碗的冷麵。
「我叫了外賣,堂兄、堂嫂有年紀了,不能再跑到外面吃飯。這幾天他們這樣操勞,還沒緩過來,點外賣最快也最方便。」
聽到五姨的解釋,立即說她沒意見,有吃的就行!隨後,坐在娘親(指李熙明)的旁邊開始吃晚餐。
飯後,李熙明跟毛丫說,他們在一九六九年之後都在國外居住生活,一直到二零零一年才回來定居,這中間發生了甚麼事,都是堂妹和堂弟他們在處理的,對很多事比較熟悉。所以有想問的,直接問母親或媽媽是最快的。
沐雍熙聽罷,點了點頭,並說他們或許是怕傷心,就不想提及跟舅舅有關的任何事。
「胡說!」李熙明有些不悅地說道,或許大姨芳藹跟手足之間不親近,但五位舅舅跟母親和媽媽是一起相互扶持長大的,不會因為怕傷心就不提,只是還沒想好要怎麼說而已。
對此,她持保留態度,在休息過後,繼續打掃了!
*
在父母親、爸媽、四姨和兩位姊姊回來前,她把三居的地板全掃過、拖過了。隨即,又將堆滿老東西的房間也整理過了。在小客廳看著那本生活照,感覺繼真切又陌生!
在飯店下榻兩晚後,終於到家的一行人:沐芳宜、苑澄遠、沐芳若、陸貞穆、沐盛清、沐盛熙、李貞明,各自去忙。
沐芳若則走向小客廳,看毛丫正在看相簿,就說:「看來你挖出了不少東西。」
沐雍熙抬頭看著媽媽(指沐芳若)說道。她坐在沙發椅上,看似隨意地說十六家從傳統的大院改搬遷到三居時,很多外人不管在實際上是不是真有錢,就認定只要住大院的、住三居的就是有錢人。實際上,這類房子的水電費不少,維護起來也很花錢。但一般人不管這些也不會去想到這些,他們就認為住這類房子的人家,一定是不工作就有錢花的有錢人。
聽著媽媽的牢騷,就問那間房裡的老東西要怎麼處理?
「我跟二姊同意木箱子拿去賣掉,相簿留兩三本就好,其餘燒掉。」
隨後,他們去到三居的那間小房間開始整理一堆木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