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自笑,虛名負我,半生吟嘯。
前言
元好問是金末元初著名的文人,有一首《玉漏遲·詠懷》講的是對一生的感慨,官微人輕,為五斗米奔勞操煩之際,卻嘗盡了縈繞於世間的苦累。不在高位,也無法隱退,鐘鼎山林,一直無法決定如何是好。紛紛擾擾之間,歲月磋跎,鬢髮已蒼。而今面對著四周淒涼的景物[四壁秋蟲夜雨,更一點、殘燈斜照。]只覺得蕭索、淒惶。其中有句"時自笑,虛名負我,半生吟嘯。"印象特別深刻,步入老境,回首前塵,大概都會有類似感觸吧?
"時自笑"可能是病癥
前日,試背此詞,有些地方回憶不出,因此試打"時自笑"搜尋,結果有點好笑的是:出現一則資料,章名是<你會經常自言自語嗎? 醫籲恐是「5疾病」前兆>。文中提到1.精神分裂症;2.躁鬱症;3.自閉症譜系障礙;4.大腦損傷或腦退化性疾病;5.焦慮症。都可能出現患者在內心進行反覆的對話或自我確認的自言自語。所以呢?"時自笑"有可能是種病癥喔。
"時自笑"有時是超健康的表現
好玩的是還有另一則資料:<自己講自己笑的人,心理超健康>認為自言自語是—沒有對象的自我對話—,乍看好像有點儍氣,有點怪異,事實上卻有助於緩和獨處時的寂寞和孤獨感,是種智慧的表現。所以呢?"時自笑"不止不是病,反而是種智慧的表現。"時自笑"到底是怎樣?
搜尋時,只想著找到元好問的那首詞,只想著再細品一下他的感慨和遺憾,「時自笑,虛名負我,半生吟嘯。」回首往事,當時那麼在意、那麼苦痛的,現在看來,雲淡風輕,索然乏味。為了虛矯功名,耽誤了半生,唉!他的感慨溢於言表。只是,完全沒料到,原來"時自笑"本身在有心人眼中,可以完全是叧一種解讀,經常性的莫名其妙的。無緣無故的自言自語,似笑非笑,嗯,可能有病喔;偶而有緣有故的,帶點得意神情的自言自語,嗯,心理超健康的。
看到"時自笑"而笑的你,嗯,超健康的。
附原詞
淅江歸路杳,西南卻羨、投林高鳥。升斗微官,世累苦相縈繞。不似麒麟殿裡,又不與、巢由同調。時自笑,虛名負我,半生吟嘯。
擾擾馬足車塵,被歲月無情,暗消年少。鐘鼎山林,一事幾時曾了。四壁秋蟲夜雨,更一點、殘燈斜照。清鏡曉,白髮又添多少。
——金 元好問《玉漏遲·詠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