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應門
像往常一樣來到阿嬤家準備居家服務,可是按了樓下門鈴卻遲遲無人應門…。到了門口,按鈴加上呼叫也都沒人應聲也沒人應門。通報督導,督導電話聯繫阿嬤,鈴聲大到隔門都聽得到,但還是沒人接聽,這不太正常。家裡有保全和監視器,保全會每天電話聯繫,家人也會監看監視器,不大可能有意外…
想起家屬教過她無鑰匙開鎖方式,因此鼓起勇氣開門查看。進門就直奔房間,阿嬤就躺在地板上。衝過去查問時,還好阿嬤慢慢睜開了眼睛,平靜的說她星期六跌倒,無法爬起來。請作者把保全模式從「外出」轉回「返家」。
自己在地板上躺了三天
作者愣住了,所以保全之所以沒聯繫,乃因阿嬤嫌保全一直打電話確認平安很煩,而星期六離作者星期一前來服務已經過了三天,阿嬤跌倒後,在地板上整整躺了三天,三天無法起來,三天沒人發現,當然也是三天無人聞問……作者聯絡公司,叫了救護車,救護人員十分鐘內趕到並查完生命跡象開始搬運阿嬤,作者則趁機準備衣物、尿布、健保卡等醫院會用到的東西。
終於就這樣過世了
沒想到,原先意識清楚的阿嬤在電梯口,突然沒了意識,心跳也停了……作者沒碰到過這種狀況,整個人空了,鼻頭有些發酸。她想起到"阿嬤曾說「活著很累」,她眼睛不好、耳朵不好、膝蓋不好,連出門都需要人攙扶。她還半開玩笑地說:「哪天睡著沒醒來也好。」那一瞬間,我忍不住想:或許,這才是她想要的結局?"
老後日子應是什麼樣貌
作者最後的感觸是:老後的日子如果只剩孤單;除了視訊外,得不到實質的關心和照顧,生命有必要特意拉長嗎?作者認為:也許「留給自己一個善終的選擇,留給家人一份坦然的告別。」才是此工作最大的收穫。
我不知道阿嬤躺在地板上動彈不得時,她在想什麼?她又想到了什麼?我不知道阿嬤在國外的家屬,每天監看阿嬤動態時,看到她孤單一人,形單影隻,宛若孤魂野鬼般的在家中出沒時,又是什麼感受?我相信他們已經盡了自己的努力,讓阿嬤得到他們認為最好的照顧了……(所以才會有保全,有居服員,有不吝插管急救…)不知道得知阿嬤過世後,他們的感受又是什麼?是如釋重負?是哀傷悔恨?還是……?
憐惜世上苦人多
阿嬤的「活著很累」、「哪天睡著沒醒來也好。」應該是說出了高齡化社會許多長者的心聲吧?然而,對於子女來說,年長父母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另一種無奈和心痛吧?
唉,憐惜世上苦人多。
取材自:小麗居服員/陪阿嬤走完最後一程:居服員的心裡話(2025/10/12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