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惜世上苦人多(五)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沒人應門

像往常一樣來到阿嬤家準備居家服務,可是按了樓下門鈴卻遲遲無人應門…。到了門口,按鈴加上呼叫也都沒人應聲也沒人應門。通報督導,督導電話聯繫阿嬤,鈴聲大到隔門都聽得到,但還是沒人接聽,這不太正常。家裡有保全和監視器,保全會每天電話聯繫,家人也會監看監視器,不大可能有意外…

想起家屬教過她無鑰匙開鎖方式,因此鼓起勇氣開門查看。進門就直奔房間,阿嬤就躺在地板上。衝過去查問時,還好阿嬤慢慢睜開了眼睛,平靜的說她星期六跌倒,無法爬起來。請作者把保全模式從「外出」轉回「返家」。

自己在地板上躺了三天

作者愣住了,所以保全之所以沒聯繫,乃因阿嬤嫌保全一直打電話確認平安很煩,而星期六離作者星期一前來服務已經過了三天,阿嬤跌倒後,在地板上整整躺了三天,三天無法起來,三天沒人發現,當然也是三天無人聞問……

作者聯絡公司,叫了救護車,救護人員十分鐘內趕到並查完生命跡象開始搬運阿嬤,作者則趁機準備衣物、尿布、健保卡等醫院會用到的東西。

終於就這樣過世了

沒想到,原先意識清楚的阿嬤在電梯口,突然沒了意識,心跳也停了……作者沒碰到過這種狀況,整個人空了,鼻頭有些發酸。她想起到"阿嬤曾說「活著很累」,她眼睛不好、耳朵不好、膝蓋不好,連出門都需要人攙扶。她還半開玩笑地說:「哪天睡著沒醒來也好。」那一瞬間,我忍不住想:或許,這才是她想要的結局?

老後日子應是什麼樣貌

作者最後的感觸是:老後的日子如果只剩孤單;除了視訊外,得不到實質的關心和照顧,生命有必要特意拉長嗎?作者認為也許「留給自己一個善終的選擇,留給家人一份坦然的告別。」才是此工作最大的收穫。

我不知道阿嬤躺在地板上動彈不得時,她在想什麼?她又想到了什麼?我不知道阿嬤在國外的家屬,每天監看阿嬤動態時,看到她孤單一人,形單影隻,宛若孤魂野鬼般的在家中出沒時,又是什麼感受?我相信他們已經盡了自己的努力,讓阿嬤得到他們認為最好的照顧了……(所以才會有保全,有居服員,有不吝插管急救…)不知道得知阿嬤過世後,他們的感受又是什麼?是如釋重負?是哀傷悔恨?還是……?

憐惜世上苦人多

阿嬤的「活著很累」、「哪天睡著沒醒來也好。」應該是說出了高齡化社會許多長者的心聲吧?然而,對於子女來說,年長父母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另一種無奈和心痛吧?

唉,憐惜世上苦人多。


取材自:小麗居服員/陪阿嬤走完最後一程:居服員的心裡話2025/10/12 聯合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77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10/14
前言 現在很少看到了。上世紀60年代左右,經常可以看到一拐一拐的吃力的往前扭動的小兒麻痺患者,每次看到都會不由自主的覺得可惜—因為染上了此疾—,也感到慶幸—自己逃過了此疾。但,這是旁觀者的感觸,好像未曾連想過身罹此疾者的悽苦,以及其父母的悲痛。 想了一甲子的回答 2025.10.10<聯合報>
2025/10/14
前言 現在很少看到了。上世紀60年代左右,經常可以看到一拐一拐的吃力的往前扭動的小兒麻痺患者,每次看到都會不由自主的覺得可惜—因為染上了此疾—,也感到慶幸—自己逃過了此疾。但,這是旁觀者的感觸,好像未曾連想過身罹此疾者的悽苦,以及其父母的悲痛。 想了一甲子的回答 2025.10.10<聯合報>
2025/10/13
文章內容 作者週五會到樂活中心值勤,主要工作是讓長者練習寫字—主要是練習注意符號的寫法。作者與長者年紀相同,研究所學歷,而長者則大半不識字。 作者負責的6人中,有人很快完成,值得給個囋;有的有著自己的節奏,慢條斯理的,坐等別人收卷;中風的勉強畫成一團。根本看不清,且邊寫邊叫自己不會,讓人心煩,但
2025/10/13
文章內容 作者週五會到樂活中心值勤,主要工作是讓長者練習寫字—主要是練習注意符號的寫法。作者與長者年紀相同,研究所學歷,而長者則大半不識字。 作者負責的6人中,有人很快完成,值得給個囋;有的有著自己的節奏,慢條斯理的,坐等別人收卷;中風的勉強畫成一團。根本看不清,且邊寫邊叫自己不會,讓人心煩,但
2025/10/12
前言 家裡訂有聯合報,老婆每天早上一定用它來配早餐,但其正刊我大多掃過即足,(原因很簡單,正刊內容大多髒、亂、煩)。我喜歡的是它的副刊—內容大多是小人物的生活點滴以及觸目所及的酸甜苦辣,總之,裡面才有人味—,看到還能入眼的,就把副刊折起來收放,準備利用時間再來好好閱讀。只是,收放好的副刊常常就這樣
2025/10/12
前言 家裡訂有聯合報,老婆每天早上一定用它來配早餐,但其正刊我大多掃過即足,(原因很簡單,正刊內容大多髒、亂、煩)。我喜歡的是它的副刊—內容大多是小人物的生活點滴以及觸目所及的酸甜苦辣,總之,裡面才有人味—,看到還能入眼的,就把副刊折起來收放,準備利用時間再來好好閱讀。只是,收放好的副刊常常就這樣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加護病房會客時間是有限制的,家屬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與病人見面,但要注意不要打擾病人休息。文章中述說了一位阿嬤在會客時間探望她昏迷的老伴的場景,讓人深感傷感與陪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加護病房會客時間是有限制的,家屬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與病人見面,但要注意不要打擾病人休息。文章中述說了一位阿嬤在會客時間探望她昏迷的老伴的場景,讓人深感傷感與陪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每次回到阿嬤家,人剛走到巷口,在家門口外的遮雨棚下,坐在木椅、竹編椅上乘涼兼閒聊的阿嬤們,嘴巴繼續說話,眼睛像監視器般跟著我的行走路線,仔細打量我是哪來到訪的外地人。直到我拿下帽子或口罩,認出我是阿嬤家的子孫,就會遠遠地親切呼喚我的小名,對,是所有阿嬤都知道我的小名。
Thumbnail
每次回到阿嬤家,人剛走到巷口,在家門口外的遮雨棚下,坐在木椅、竹編椅上乘涼兼閒聊的阿嬤們,嘴巴繼續說話,眼睛像監視器般跟著我的行走路線,仔細打量我是哪來到訪的外地人。直到我拿下帽子或口罩,認出我是阿嬤家的子孫,就會遠遠地親切呼喚我的小名,對,是所有阿嬤都知道我的小名。
Thumbnail
久未回家的家柱,似乎拼命地用眼睛四處望著,感覺像是在找什麼,兒子見父親的的狀態,問: "阿爸,你在找什麼?我幫你找..." "你阿嬤人呢?她不知道我回來了嗎?" 兒子聽得莫名其妙,祖母過世許久,便回:" 阿爸,阿嬤已經不在了...." 家柱聽到兒子這麼說,那神情...好像又突然明白了什麼,
Thumbnail
久未回家的家柱,似乎拼命地用眼睛四處望著,感覺像是在找什麼,兒子見父親的的狀態,問: "阿爸,你在找什麼?我幫你找..." "你阿嬤人呢?她不知道我回來了嗎?" 兒子聽得莫名其妙,祖母過世許久,便回:" 阿爸,阿嬤已經不在了...." 家柱聽到兒子這麼說,那神情...好像又突然明白了什麼,
Thumbnail
我第一次見到這位老媽媽時,心中滿是酸澀。她住在那破舊鐵皮屋加蓋的頂樓,周圍的環境雜亂而破敗。   我輕輕敲了敲門,走進那間屋子,裡面堆滿了她兒子的衣物,仿佛每一件都承載著她無盡的思念。她就那樣靜靜地守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執著和迷茫。   我輕聲對她說:“阿姨,您別太難過了,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呀
Thumbnail
我第一次見到這位老媽媽時,心中滿是酸澀。她住在那破舊鐵皮屋加蓋的頂樓,周圍的環境雜亂而破敗。   我輕輕敲了敲門,走進那間屋子,裡面堆滿了她兒子的衣物,仿佛每一件都承載著她無盡的思念。她就那樣靜靜地守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執著和迷茫。   我輕聲對她說:“阿姨,您別太難過了,您也要照顧好自己呀
Thumbnail
這一天是四月一日的清晨四點半,意雯的手機響了起來。她迷迷糊糊地接起電話,聽到了弟弟小強的聲音:「姐姐,媽媽半夜忽然中風了,已經被送到大醫院的急診室了。醫生說病房已經住滿了病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床位。」 意雯瞬間清醒了過來,心臟砰砰直跳。她急忙問道:「媽媽現在怎麼樣?你們在
Thumbnail
這一天是四月一日的清晨四點半,意雯的手機響了起來。她迷迷糊糊地接起電話,聽到了弟弟小強的聲音:「姐姐,媽媽半夜忽然中風了,已經被送到大醫院的急診室了。醫生說病房已經住滿了病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床位。」 意雯瞬間清醒了過來,心臟砰砰直跳。她急忙問道:「媽媽現在怎麼樣?你們在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Thumbnail
感慨年長的阿嬤曾經照顧我,如今我長大了,換我來照顧她。在年老的阿嬤身上看到了偉大的女性形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