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制度不再需要人,誰還在這裡。
第一節|邊界
凌晨三點,她在回家的路上。
城市的燈亮著,但街上沒有人。
偶有車子呼嘯而過,
紅綠燈依舊在變化,
仍然在指揮這座不需要被指揮的城市。
她經過醫院的自動門,
那面玻璃依舊反光,
看得見自己,也看得見裡面那盞白燈。
那盞燈,永遠不會關。
如同那格紅燈,也永遠不會熄。
她想起報告裡那句話——
「事件已結案,已按規定懲處。」
風從走廊盡頭吹來,
城市不會因為事件發生而停止運作。
捲起路邊的紙張,
上面印著四個字——
「人力待補」。
第二節|聲音回路
早晨六點整。
廣播自動播放:
「各單位早安,請確認本日值班名單與環境檢查表。」
隨後天花板的喇叭發出輕微電流聲,
切換到另一則錄音——
「感謝您的努力,請保持微笑,您的表現將列入評鑑。」
整棟大樓迴盪著她曾經錄過的聲音。
那聲音柔和、穩定、無誤。
她記不得錄音的時間,
也不確定那是否真的是自己。
監控畫面自動播放前日影像。
螢幕上,有人走過走廊、遞交文件、鞠躬、微笑。
每個動作都完美地重複,
像是一場不會停止的排練。
在其中一個畫面裡,她看見一個身影,
手裡拿著文件,
正將一張報告放進碎紙機。
她靠近螢幕。
那個人抬起頭。
一瞬間,她以為那是鏡子。
螢幕的光閃了一下——
廣播繼續播放:
「例行檢查已完成,系統運作正常。」
第三節|無人狀態
早上七點整。
今天比往常晚十五分鐘。
她剛下公車,望著那棟讓她風雨無阻報到的大樓。
窗子一格格亮著,像是醒著的眼。
她知道整棟大樓的系統,每天七點整自動啟動。
風很冷。她手裡握著咖啡杯。
手機螢幕亮起——
〈系統提醒:早安,感謝您的努力。〉
她苦笑,拇指滑過螢幕。
那是她曾錄過的聲音。
被壓成制式的歡迎語,
在無數棟大樓的天花板裡迴盪。
紅燈亮起。
街角的行人穿越,汽車啟動。
城市在運作,一切合規。
她望向那棟大樓。
玻璃外牆反光,
倒映出她自己——
在光裡模糊,
在體系外清醒。
她輕聲說了一句:
「我還沒進去。」
只有廣播響起:
「例行檢查完成,系統運作正常。」
----後記
我們都是運行系統的一部分,
只是有人被記錄,有人被覆蓋。
這篇不是警示,也不是控訴。
只是想問——我們還能算是「在場」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