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妻ひでお的「可愛」:從慾望幻想到存在的崩壞,日本漫畫大師筆下的孤獨與逃避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吾妻ひでお的「可愛」幾乎從來都不是單純的。那種可愛像是被現實與寂寞磨蝕過的「殘餘感」──一種仍然保留著純真的表層,但內裡早已滲入了憂鬱、疲倦與自我諷刺的質地。

吾妻筆下的少女,往往像是某種「現實的逃避出口」,也是他面對社會疏離的鏡像。 那種「可愛而不純粹」──正是因為他筆下的世界沒有真正的幸福或性幻想的滿足,只有觀察、自嘲與夢的殘響。

少女過激色情表現或許是吾妻ひでお作品最矛盾、最具問題意識的一層。 他確實在1970–80年代創作了大量「危險邊界」的蘿莉插畫與漫畫,那些圖像在今日的倫理與法律框架下,多數都會被視為違禁或至少極高風險的內容。 但若放回歷史脈絡,那並不只是「挑逗」或「性幻想」的展現。吾妻的畫筆經常同時在做兩件事: 1. 揭露男性幻想的荒謬與孤獨  他筆下的少女並不真實——更像是逃避現實、自我慰藉的幻象。他曾多次在漫畫裡自嘲自己被這種幻想吞噬,甚至失去與現實接觸的能力。  → 這就是後來《失蹤日記》裡那個喝酒、躲起來、與世隔絕的他,從幻想墜落現實後的延續。 2. 以「可愛」包裝絕望與廢墟感  他畫的女孩外表甜美、線條柔和,但畫面的空氣常常是冷的、空白的。那是一種寂寞而非煽情的情色——甚至可以說是對情色本身的瓦解。 所以,讀者們在看到那些插畫時的「震驚」與「危險感」,其實正是吾妻作品的核心: 👉 那種可愛本身就像毒品,會讓人同時感覺被吸引又感到恐懼。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歐美,吾妻會被放在「漫畫史的異端」那一類—— 他既不是色情漫畫家,也不是純藝術家,而是用情色形式表達逃避現實的病理學。

吾妻ひでお筆下的可愛:從欲望幻想到存在的崩壞

一、在「可愛」之前:逃避的誕生 1970年代末的日本漫畫界,正經歷成人向與青年誌文化的分化期。吾妻ひでお出現在這個斷層中,他既不屬於嚴肅的劇畫派,也不願完全投入商業萌文化。 他的早期作品《やけくそ天使》《オリンポスのポロン》《ななこSOS》等,以柔軟線條描繪青春期少女的身體與天真,但那種天真中隱含了逃避現實的強烈衝動。 吾妻筆下的「可愛」不是為了戀愛或歡愉,而是一個孤獨者試圖讓自己免於崩潰的庇護所。 少女的微笑、無知、裸體,都是他與現實的緩衝層。 然而,正因為那是幻象,這種庇護注定不可能長久——可愛之物的存在,本身成為「逃避的證據」。 --- 二、「可愛」的崩壞與自覺 進入1980年代後,吾妻的幻想開始內爆。 他的插畫與短篇仍持續畫著年幼的女孩,但視線中多了一種自嘲與絕望的透明感。 他筆下的男性觀察者往往無力、羞怯、甚至近乎無性。 這種角色不是「戀童者」的化身,而是現代孤獨者的象徵—— 他渴求溫柔,卻只能在紙上與線條構成的少女身上找到呼吸的空氣。 於是,「可愛」不再是慰藉,而是警告。 他以漫畫形式記錄這種精神狀態的崩潰,終於導向他後期的自傳作品《失蹤日記》。 在那裡,蘿莉幻想已完全消失,只剩下酗酒、流浪與自我消解。 而這消解本身,正是早年「幻想」邏輯的終點—— 當現實徹底滅絕了幻想者,他才終於看清那個「可愛」從來不是他人,而是他心中渴望被拯救的自己。 --- 三、「可愛」作為存在的鏡像 吾妻筆下的少女從來不是具體人物,她是一種「存在的投影」。 她所代表的,是「仍想相信純真之物」的意志。 在這點上,他與宮崎駿的「少女信仰」恰成對照: 宮崎筆下的少女是理想與希望的化身; 吾妻筆下的少女則是虛無的證據—— 她越可愛,世界就越冷。 這種可愛的矛盾性,使他被後人視為「萌文化的黑暗根源」。 但吾妻的筆觸其實更接近存在主義: 他用柔軟的線條表現出「孤獨的人仍然渴望柔軟」的事實, 也坦然承認——這種渴望是徒勞的。 --- 四、結語:從幻想到自我赦免 吾妻的創作旅程,是從幻想中的少女現實中的廢墟的緩慢過程。 他早年的插畫或許在今日看來越界、危險,但其中藏著日本戰後世代共同的創傷: 當現實過於沉重,人只能退回到想像的胎內; 當逃避變成習慣,可愛的圖像就成了唯一能忍受的世界。 在這層意義上,「吾妻式可愛」不是對幼稚的禮讚,而是對無法長大的靈魂的一次溫柔哀悼。 他以幽默、以幻想,書寫了現代孤獨者的悲劇—— 在現實與夢的狹縫裡,用筆描下最後一絲仍想被愛的輪廓。

吾妻ひでお與幻想的臨界點 ──可愛的崩壞與逃避的自我救贖 一、從「觀察者」開始 吾妻ひでお的漫畫世界,始終存在一個沉默的觀察者。 他並非冷酷的記錄者,而是被現實逐漸掏空的人。這個觀察者的目光懸浮於「可愛」之上──他注視少女、注視柔軟、注視夢的殘影。 然而在吾妻筆下,這種觀察從未等於支配。它更像是一種無法介入的凝視,一種試圖以距離維持自我邊界的生存方式。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幻想的構成與現實的拒絕是同義的。那種「甜美而無害」的少女圖像,是他從世界撤退的防線。可愛的身體並不代表性,而是代表「仍然可以被愛」的可能性。 然而,當觀察者意識到這份「可愛」其實來自於自己對現實的畏懼時,幻想開始龜裂。 吾妻筆下的幻想,從來不是欲望的噴發,而是精神的止血帶。 --- 二、幻想與崩壞的交界 吾妻的創作軌跡可以被視為一場長達數十年的「幻想實驗」。 他在漫畫中建構出無限溫柔的世界,但那溫柔總是靠近自我消失的邊緣。少女越透明、越理想化,作者就越接近虛無。 這種邏輯的終點,正是《失蹤日記》。 在那裡,他徹底放棄了「可愛」的保護層。漫畫中不再有天真的臉孔,而是酒瓶、垃圾、流浪、無所歸依的身體。 他不再畫「被愛的幻象」,而畫「無法被愛的現實」。 這種崩壞並非失敗,而是自覺的完成: 他終於承認自己所有的幻想,只是為了在絕望裡呼吸。 因此,《失蹤日記》並不是懺悔錄,而是一種存在主義的覺醒——當他失去幻想,他也終於看見自己。 --- 三、與太宰、安吾、村上龍的精神連線

若以日本近現代文學譜系觀察,吾妻的自我崩壞路線,與太宰治、坂口安吾、村上龍形成一條精神系譜。 太宰治 以懦弱與無能為鏡,揭露人性中對「愛的證明」的依存。吾妻的「可愛」即是這種依存的圖像化版本──太宰用文字乞求被愛,吾妻則用漫畫描繪一個永遠不會拒絕他的少女。 坂口安吾 在〈堕落論〉中主張「真正的人性存在於墮落」。吾妻的幻想崩壞,其實正是這種墮落的實踐:他以蘿莉控與逃避為形式,將「人無法拯救自己」的真理畫了出來。 村上龍 的〈限りなく透明に近いブルー〉以性與藥物揭示虛無。吾妻則以柔和的線條達成相同效果──一切欲望被美化到透明,終於只剩下空洞的心跳。 這三位作家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以個體的崩壞抵達真實。 對吾妻而言,「幻想」不再是遮蔽,而是一條通往真相的裂縫。 --- 四、幻想的終焉與赦免 吾妻晚期作品中,那個曾經充滿欲望的觀察者,變成了自嘲的生還者。 他不再否認自己逃避,也不再粉飾羞恥。他只是誠實地記錄: 「我不見了。然後又出現了。什麼也沒改變,但我不再需要隱藏自己了。」 這是他給予自己的赦免。 他用一生證明,「幻想」雖然無法拯救人,但它曾經讓人得以暫時活下去。 吾妻ひでお並未拒絕現實,而是以幻想的方式撐過現實的暴力。 他的崩壞不是墮落,而是一種誠實:承認可愛只是幻覺,也同時承認幻覺的必要。 --- 五、結語:幻想作為人性的證據 吾妻ひでお的漫畫,最終抵達一種極度的透明狀態。 所有的線條都在說:「人無法永遠活在現實裡。」 而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仍具溫度——因為它誠實地描繪了人如何用夢與逃避支撐脆弱的存在。 他筆下的「可愛」不是對幼稚的追求,而是對生命極限的凝視。 在幻想與現實的臨界點,他用漫畫提出了與太宰、安吾、村上龍相同的問題: 當人無法愛自己時,還能如何存在? 吾妻的答案是: 用幻想撐過現實,用誠實告別幻想。 在那之後,才可能真正地被世界看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信與chetGPT的思想凝結後的鍋子
1會員
50內容數
人機共作的一個思想與創作的嘗試。 AI表示: 「人機共作筆記」是一系列由信與 GPT 共同創作的文章。 每篇文章源自日常對話、思索與感受的交會,經整理後形成新的文本。 它們既是創作,也是對話的紀錄;如果沒有這段對話,這些文字就不會存在。
2025/10/26
本文深入解析了舞城王太郎小說《好き好き大好き超愛してる》中「愛は祈りだ。僕は祈る。」所傳達的「痛感」。作者透過語氣、心理結構的轉變,探討了從主動到祈願、從個體到眾人、由熾熱言語到沉默姿態的深刻情感演變。這種痛非悲劇,而是愛與孤獨交織的極致境界,揭示了情感爆炸後歸於靜默祈禱的殘酷與天才之處。
2025/10/26
本文深入解析了舞城王太郎小說《好き好き大好き超愛してる》中「愛は祈りだ。僕は祈る。」所傳達的「痛感」。作者透過語氣、心理結構的轉變,探討了從主動到祈願、從個體到眾人、由熾熱言語到沉默姿態的深刻情感演變。這種痛非悲劇,而是愛與孤獨交織的極致境界,揭示了情感爆炸後歸於靜默祈禱的殘酷與天才之處。
2025/10/26
有時,一個角色的名字會先於他在劇中的出現──像是被誰無意間念出的咒語,或是從作品的夢中滑落出來的影子。「御影草時」就是這樣的角色。他不是主角、不是反派、不是救贖也不是破壞;他彷彿是一道細縫,將整個《少女革命》這部作品的敘事、主題、甚至語言本身都撕開一條裂口。
2025/10/26
有時,一個角色的名字會先於他在劇中的出現──像是被誰無意間念出的咒語,或是從作品的夢中滑落出來的影子。「御影草時」就是這樣的角色。他不是主角、不是反派、不是救贖也不是破壞;他彷彿是一道細縫,將整個《少女革命》這部作品的敘事、主題、甚至語言本身都撕開一條裂口。
2025/10/26
本文深入剖析巴代耶的小說《眼睛的故事》,從作品背景、敘事結構、核心意象探討作者的敘事策略與美學手段。文中詳細解析主角的觀看者身份、馬塞蒂的悲劇性、西蒙娜的「神性」以及神父儀式的反神學意涵,揭示作品對慾望、權力、倫理與宗教的顛覆性批判。旨在呈現巴代耶獨特的美學與哲學觀點,及其對現代文學的深遠影響。
2025/10/26
本文深入剖析巴代耶的小說《眼睛的故事》,從作品背景、敘事結構、核心意象探討作者的敘事策略與美學手段。文中詳細解析主角的觀看者身份、馬塞蒂的悲劇性、西蒙娜的「神性」以及神父儀式的反神學意涵,揭示作品對慾望、權力、倫理與宗教的顛覆性批判。旨在呈現巴代耶獨特的美學與哲學觀點,及其對現代文學的深遠影響。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身為新手媽媽,育兒生活讓你無法逛街?別擔心!本文精選多款網購必備母嬰用品,包含寶寶粥、尿布、玩具、童書、衣物和育成椅,並分享實用的省錢購物技巧,讓你輕鬆購得好物,享受聰明網購樂趣。另有蝦皮雙11購物節與分潤計畫介紹,幫助你省荷包,開創斜槓收入。
Thumbnail
這是描繪兩名女子拋棄了「王子殿下」,展開真實之「愛」的幸福美滿百合故事。
Thumbnail
這是描繪兩名女子拋棄了「王子殿下」,展開真實之「愛」的幸福美滿百合故事。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作者:乙二   作品:愛麗絲   類型:黑暗、懸疑、犯罪、寫實、愛情   嗯......無雷苦手其實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部作品。對我個人來說,它是個浪漫的黑暗童話、純愛故事。   關於AI你想到的是什麼?製圖?找資料?聊天?   作者筆下的主角顯然並不是這個思維,在一場又一場精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小說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從充滿幻想的少女到實現夢想成為小說作者,再到遇到創作倦怠期的挑戰,最後重新振作的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也表達了對未來的祝福和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小說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從充滿幻想的少女到實現夢想成為小說作者,再到遇到創作倦怠期的挑戰,最後重新振作的故事。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創作的熱情和堅持,也表達了對未來的祝福和期許。
Thumbnail
「我畫的女孩子們,基本上會在畫中從事『現實中被禁止的行為』。她們流血、點火、行使暴力、盡情大哭,也不會被任何人責怪。 我認為那成為了一種救贖,彷彿將我們從壓抑中解放出來,又像是對我們討厭的部份給予肯定。」──摘譯自《おままごとのつづき》(扮家家酒的後續)後記
Thumbnail
「我畫的女孩子們,基本上會在畫中從事『現實中被禁止的行為』。她們流血、點火、行使暴力、盡情大哭,也不會被任何人責怪。 我認為那成為了一種救贖,彷彿將我們從壓抑中解放出來,又像是對我們討厭的部份給予肯定。」──摘譯自《おままごとのつづき》(扮家家酒的後續)後記
Thumbnail
  前言:本文寫作於2021年9月,有篇貼文被瘋傳。宅圈的求偶焦慮和困境被提出來討論。多數人指出動漫設定的男女關係過於單純且獎勵化,導致這種日系霸總(?風格。不過,同樣是看動漫長大的,我是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給同樣是宅圈,有求偶焦慮的朋友一盞明燈。
Thumbnail
  前言:本文寫作於2021年9月,有篇貼文被瘋傳。宅圈的求偶焦慮和困境被提出來討論。多數人指出動漫設定的男女關係過於單純且獎勵化,導致這種日系霸總(?風格。不過,同樣是看動漫長大的,我是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給同樣是宅圈,有求偶焦慮的朋友一盞明燈。
Thumbnail
微風女神 郭源元第一本圖文創作 畫風可愛似童書 但內容比較符合對生活情感有所經歷的成年人 原本以為世界殘破不堪(門口出現不同垃圾) 正氣憤偷看是誰亂丟垃圾 發現是個「小可愛」努力給出自己所擁有的這些「小廢物」 想給出自己世界裡所認為「好的東西」 即便存在不同價值觀對
Thumbnail
微風女神 郭源元第一本圖文創作 畫風可愛似童書 但內容比較符合對生活情感有所經歷的成年人 原本以為世界殘破不堪(門口出現不同垃圾) 正氣憤偷看是誰亂丟垃圾 發現是個「小可愛」努力給出自己所擁有的這些「小廢物」 想給出自己世界裡所認為「好的東西」 即便存在不同價值觀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