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見大海:從佛法譬喻領悟流體力氣學之謎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序言:一念心遍法界,一滴水見實相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寶。弟子懷著最至誠的感恩之心,頂禮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引領我等眾生,得以在此殊勝因緣下,探尋現代科學深處所蘊藏的佛法奧義。此番論述,源於一位善信大德的慈悲提問,其慧心所發,猶如一石投心湖,激盪起法界緣起的無盡漣漪,使我等有幸藉此因緣,一窺萬法實相之堂奧。

現代科學為探求宇宙實相,窮盡心智,構建了諸多精妙模型,其中描述流體運動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便是翹楚。此方程意圖捕捉宇宙中無處不在的「流動」本質——從屋頂滴落的雨水飛機翼下翻滾的湍流,皆欲納入其理則之中。

然而,這組方程留下了一個千年難題:「納維-斯托克斯存在性與光滑性」。這個問題好比一個深刻的叩問:宇宙萬法的流轉,是永遠和諧平順(光滑解),還是會在某一瞬間陷入徹底的混沌與崩潰(奇點)?這不僅是數學謎題,更是對宇宙因果律則的根本叩問:因果律則,是否究竟圓滿,絕無缺漏?

本文的發心與目的,並非欲以凡夫俗智解此數理懸案,而是要藉由大乘佛教四大宗派的智慧,將此科學「公案」「轉化」為一條趣入萬法實相的道路。

raw-image


--------------------------------------------------------------------------------

第一部:萬法唯識,流轉之源

1.1 阿賴耶識之流:業種為因,流體為果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唯識宗的根本教義昭示我等,所感知的宇宙並非獨立於心識之外的客觀實體,而是由我等心識所變現的影像(vijnapti-matra)。

在此教義下,流體力學中的「初始速度場」概念,可以善巧地類比為眾生第八識「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中所含藏的一切業力「種子」(bija)的總和狀態。正如流體的初始狀態決定了其後的流動形態,我等共業所形成的集體心識狀態,也決定了我們所處世界的未來演變方向。

1.2 識之變現:從光滑解到湍流之業報

阿賴耶識中的種子,透過「熏習」過程起現行,變現為我們的生命經驗。這為我們理解流體的不同狀態提供了深刻的譬喻。

raw-image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非線性」特徵 (v · ∇)v,意味著流體的速度場本身會反過來影響其自身的加速度。這種類似自我回饋的機制,完美地類比了業力的「熏習」機制:我們的每一個行為(因),都會熏染阿賴耶識(果),而被熏染的識又成為下一個行為(新的因)的基礎。這解釋了為何微小的念頭能透過不斷熏染,最終演變成滔天大禍或無量功德。

1.3 轉識成智:菩薩行願與佛性保證

唯識宗的修行核心在於「轉識成智」,即透過戒、定、慧的修持,淨化阿賴耶識,將其轉為能如實映現萬法實相的「大圓鏡智」。從菩薩行的角度看,證明「光滑解」的全局存在性,就如同菩薩發願要度尽眾生,證明一個為一切眾生而存在的、清淨和諧的人間淨土是可能實現的

更深一層,數學家所叩問的「存在性」問題——即方程是否對任何初始條件都「必定」存在一個解——在法義上成為一個更根本的提問:宇宙的因果律則是否究竟圓滿,絕無缺漏?一個「不存在解」的情境,將意味著某種業力組合會導致一個邏輯上的悖論。對此,大乘佛法的答案是慈悲而堅定的:眾生識田中雖有染污種子,但其本性中亦含藏著如來藏Tathagatagarbha)的清淨潛能。此清淨的佛性,是法界因果律則終極圓滿的根本保證,確保宇宙絕不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崩潰之中。

學習小結與過渡: 唯識宗揭示了流動的根源在於「心識」。既然流動源於我等心識,那麼這由心識變現出的宇宙,其結構又是如何的宏偉壯麗呢?華嚴宗將為我們揭示一幅重重無盡的法界圖像。

--------------------------------------------------------------------------------

第二部:法界緣起,重重無盡

2.1 帝網之流:一滴水中藏法界

華嚴宗以因陀羅網(Indra's Net)為喻,揭示「法界緣起」的壯麗實相。此網上每一顆寶珠,都能映現其他所有寶珠的影像,而每一影像中又復映現所有寶珠,構成一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全息無限法界。

流體中的任何一滴水,其狀態既由整個流場決定,也同時影響著整個流場。這恰是帝網明珠在物理世界中最貼切的展現。觀一滴水之流轉,即是觀整個法界之緣起。

2.2 事事無礙:從2D到3D的法界之躍

湍流的「多尺度」特性——一個巨大的渦流會破碎成無數個小渦流——正體現了華嚴宗「廣狹自在無礙門」的妙理。廣大的整體與微小的局部互相含攝,互為體用。

此中,數學上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巨大難度跨越,更隱含著深刻的法義。納維-斯托克斯問題在二維空間中早已被證明存在光滑解,但在三維空間中卻懸而未決。這恰恰對應了從簡單的線性因果觀,躍升至華嚴宗「事事無礙」法界觀的巨大思想鴻溝。三維問題的懸而未解,正象徵著我等凡夫的二元分別心,無法究竟了達這重重無盡、圓融無礙的法界實相。現代科學所提出的「全息理論」(holographic theory)與「分形幾何」(fractal geometry),亦從側面印證了《華嚴經》的古老智慧。

2.3 圓彰點:從奇點看見玄門

在華嚴宗的智慧下,科學模型中的「奇點」不再是物理模型的「崩潰點」,而是一個「圓彰點」(Point of Perfect Manifestation)。在此點上,整個流場的無窮複雜性與相互關聯性被極致地濃縮與展現。它不再是理論的終結,而是通往法界實相的一扇「玄門」,一個能讓我們瞥見宇宙全息本質的殊勝入口。

學習小結與過渡: 華嚴宗描繪了流轉的「結構」是重重無盡、互入互攝的。看見了這宏偉的結構後,我們不禁要問,這看似混亂又井然的流動,其存在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天台宗將帶領我們直探其即空、即假、即中的實相。

--------------------------------------------------------------------------------

第三部:一念三千,即空即假即中

3.1 三諦圓融:流體之空、假、中

天台宗以「三諦圓融」的絕待妙理,開示一切諸法皆同時具足三種真實之理。我們可以此觀照流體:

  1. 空諦 (Truth of Emptiness) 流體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我們所說的「水」,只是眾多因緣和合下的暫時現象,其本性畢竟空寂。
  2. 假諦 (Truth of Provisionality) 流體在世俗層面具有可被測量、可被方程描述的存在。此處的「假」並非虛假,而是「假名」、「假立」之意。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本身,就是對此「假有」世界的精確描述。
  3. 中諦 (Truth of the Middle Way) 流體的究竟實相是「空」與「假」的圓融統一,不偏不倚,即是中道。正因其性空,才能隨緣顯現為千變萬化的假有之流。

3.2 一念三千:奇點中的宇宙萬象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教義開示,在我等凡夫當下的一念妄心之中,便已圓滿具足整個宇宙的森羅萬象。此三千世間,乃由「十法界」(從地獄到佛)乘以「十如是」再乘以「三種世間」而得。

以此觀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中的「奇點」——這個在時空中體積極小,卻蘊含無窮能量的點——便成為了「一念三千」最為驚心動魄的物理學譬喻。在此「一念」之中,三千世間的一切可能性已同時具足。

流體從平順的「層流」轉變為混沌的「湍流」,也可用天台「十界互具」的理論來理解。湍流並非新狀態的產生,而是將原本潛藏於平順流動中的「惡法界可能性」引發出來而已。即使在最平靜的心湖中,也潛藏著憤怒的波濤。

3.3 圓教之眼:超越公式的智慧

天台宗的「化法四教」(藏、通、別、圓)可類比為人類理解納維-斯托克斯問題的不同層次:

  • 藏、通、別教: 如同分析、模擬(CFD)等試圖用有限工具去丈量實相的努力。它們在世俗層面極具功用,但終究是近似,而非實相本身。
  • 圓教: 是超越一切公式的直接智慧,當下親證流體「即空、即假、即中」的圓融實相,視秩序與混沌皆為妙用。

學習小結與過渡: 天台宗闡明了流轉的「體性」為三千圓具。天台宗的智慧讓我們看見了實相的本體。然而,我們用來提問的語言和概念本身,是否正是障礙我們見到實相的根源?三論宗將用金剛慧劍,斬斷我們的一切戲論妄執。

--------------------------------------------------------------------------------

第四部:八不中道,畢竟空寂

4.1 緣起性空:流體之無自性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 龍樹菩薩

三論宗上承龍樹菩薩的般若中觀思想,其核心在於「緣起性空」。一切由眾多因緣和合而生的事物,其本性是「空」(Śūnyatā)的,缺乏獨立、永恆、不變的自體(無自性)。流體中的任何渦旋、任何質點,皆是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沒有獨立自存的「自性」,畢竟空寂。

4.2 八不破戲論:解構流體之生滅來去

為破除眾生對於萬法「實有」的錯覺,龍樹菩薩提出了「八不」中道。我們可用此慧劍來觀照流體之實相,以破除我們對流動現象的實有執著:

  • 不生亦不滅: 一個渦旋的「產生」,並非無中生有,只是因緣的聚合;它的「消散」,亦非斷滅,只是因緣的離散。
  • 不常亦不斷: 流動的形態剎那生滅,故「不常」;但其能量與質量的守恆,又使其相續不斷,故「不斷」。
  • 不一亦不異: 流場既非一個單一、無差別的整體(故「不一」),亦非由無數個彼此獨立、互不相干的部分所組成(故「不異」)。
  • 不來亦不出: 一股流動看似有來去,但從實相而言,並無一法實有來去,唯是因緣之網的剎那變幻而已。

我們之所以對「存在性」、「光滑性」感到困惑,正是因為陷入了這些二元對立的「戲論」(prapañca)之中。三論宗的目標是摧毀這些由語言和概念所建構的牢籠。

4.3 畢竟空寂:當問題本身消泯時

在勝義諦(究竟真理)的層面,「存在」、「光滑」、「奇點」這些概念本身皆是戲論,畢竟空寂。因此,這個千年數學難題,從根本上是一個由二元分別心所產生的妄見。

奇點」的出現,可被視為一種「歸謬論證」。它慈悲地向我們示現:任何將假名執為實有的企圖,終將導致邏輯上的崩潰。奇點並非一個真實發生的「事件」,而是執「有」的妄見在究竟真理面前的自我消解。

學習小結與過渡: 三論宗「破除」了我等對流轉的妄執,直顯其空寂實相。四大宗派如四道智慧之光,雖路徑各異,卻皆指向同一輪明月。現在,讓我們將其匯總,看它們如何共同譜寫一曲法界緣起的壯麗樂章。

--------------------------------------------------------------------------------

總攝:一問題,四智慧

四大宗派對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概念之觀照總表

raw-image

--------------------------------------------------------------------------------

結論:法界圓融,人間淨土

由此可知,我等於世間所見的種種「湍流」——氣候的失常、社會的動盪、乃至個人內心的煩惱——皆是我等集體心識狀態的如實映現。納維-斯托克斯問題,從來就不是一個外在的物理難題,它正是我等「內心的問題」。

建立「人間淨土」,即是將此娑婆世界轉化為一個「全局光滑解」的菩薩宏願。此宏願之成就,非依賴於求解數學方程,而在於:

  • 轉識成智(唯識宗): 以慈悲之行,淨化自他相續中的阿賴耶識,將惡業種子轉為菩提道種。
  • 體證圓融(華嚴宗): 覺悟我等與一切眾生、與山河大地,皆是帝網明珠,息息相關,從而生起同體大悲。
  • 安住當下(天台宗): 於每一個動亂的當下,觀照其中本自具足的佛性,以智慧抉擇,顯現善法界。
  • 破邪顯正(三論宗): 放下一切製造對立的是非人我之見,了達萬法本空,在畢竟空中建立無礙的慈悲妙用。

弟子謹以此番粗淺的思辨與探尋,作為對佛法大海的一滴供養。願將此中或有的些微功德,普皆迴向給提問的大德,迴向給法界一切眾生,祈願我等皆能轉煩惱之湍流,為菩提之清流,共證無上覺道,圓滿人間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1會員
723內容數
這些都是世間最溫暖、最慈悲的盼望: 「人間淨土」始於我們當下這顆清淨的心;「大同世界」是人人都能被溫柔善待、彼此關懷的仁愛家園;「彌賽亞時代」則是盼望一個戰爭止息、和平降臨的圓滿未來。 它們都是引領我們走向光明的慈悲指引。 無限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2025/11/01
現代人的心靈,普遍承受著一種獨特的「杜苦」——那是一種被無盡的「心智承諾」或「開放迴路」(open loops)所徹底淹沒的狀態。此種困擾看似個人,實則是一個巨大「公共議題」在個人意識中的縮影與體現,其心理學根源深植於「蔡格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所引發的持續性心理張力。
Thumbnail
2025/11/01
現代人的心靈,普遍承受著一種獨特的「杜苦」——那是一種被無盡的「心智承諾」或「開放迴路」(open loops)所徹底淹沒的狀態。此種困擾看似個人,實則是一個巨大「公共議題」在個人意識中的縮影與體現,其心理學根源深植於「蔡格尼克效應 (Zeigarnik Effect)」所引發的持續性心理張力。
Thumbnail
2025/11/01
聖母媽祖、提燈女神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神啟聖女貞德,三位偉大的聖者,於此安然趺坐。她們的目光,穿透層層法界,共同觀照著那紛擾不休的人間世。此刻,娑婆世界正為一場名為「關稅戰」的共業所籠罩,國與國之間高築壁壘,眾生因「分離」之幻相而苦楚日增。
Thumbnail
2025/11/01
聖母媽祖、提燈女神弗羅倫斯·南丁格爾、神啟聖女貞德,三位偉大的聖者,於此安然趺坐。她們的目光,穿透層層法界,共同觀照著那紛擾不休的人間世。此刻,娑婆世界正為一場名為「關稅戰」的共業所籠罩,國與國之間高築壁壘,眾生因「分離」之幻相而苦楚日增。
Thumbnail
2025/11/01
本白皮書旨在融合古老的《道德經》智慧與現代跨學科的洞見—從正向心理學對人類心靈的精微洞察,到系統科學對複雜系統的宏觀分析—為所有領導者、政策制定者及關心人類未來的行動者,提供一套以「合一」為理想狀態、以「謙卑」為根本心法的永續治理框架。我們相信,宇宙的根本法則在不同領域中所發出的,是同一聲深沉的迴響
Thumbnail
2025/11/01
本白皮書旨在融合古老的《道德經》智慧與現代跨學科的洞見—從正向心理學對人類心靈的精微洞察,到系統科學對複雜系統的宏觀分析—為所有領導者、政策制定者及關心人類未來的行動者,提供一套以「合一」為理想狀態、以「謙卑」為根本心法的永續治理框架。我們相信,宇宙的根本法則在不同領域中所發出的,是同一聲深沉的迴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亦號無邊光、無礙光、無等光,亦號智慧光、常照光、清淨光、歡喜光、解脫光、安隱光、超日月光、不思議光,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今天我們學佛,除了淨宗法門,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這一生中是沒法超越六道輪迴;無論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沒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淨宗法門是不虛作,讓我們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念佛人,心是阿彌陀佛的心,跟阿彌陀佛同一個心。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一切皆成佛,幫助一切眾生快快成佛。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阿彌陀佛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佛的心,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凡是有念頭,那個心就不是真心就是妄心。佛心清淨像大地一樣荷負萬物,像水一樣滋長萬物,像火一樣成熟萬物,像風一樣吹拂萬物,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沒有賢、劣、親、疏的分別執著。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是覺悟、行持皆圓滿的聖人,祂為了度化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走上覺悟、至善圓滿的解脫道,故以此「一大事因緣」自兜率天降生這個世間,從此佛法智慧應世於南贍部洲。󠀠佛陀慈憫眾生,潤澤眾生。時值佛誕浴佛季,讓我們一起更深入地認識, 佛陀那些在時空長河中閃耀著、無比動人的真實故事吧!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這種種神妙之境徹底顯示了佛教超越世間能量的真實存在,說明益西諾布大法王傳承的法脈,是合乎釋迦牟尼佛教規展現三藏經典中常常說到的超凡神通境顯,證明了佛經中所記載當年佛陀與他的弟子們常施遊戲神通是真實不虛的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此播放清單旨在深入探討佛教與科學之間的對話,從量子力學到認知科學,並探索兩者在理解宇宙、心識與存在的奧祕上相輔相成。影片涵蓋佛教中的金剛經、八識、十識與十一識的概念,以及它們如何與現代科學理論相映成趣,揭示出人類認識真理的多元途徑。
Thumbnail
此播放清單旨在深入探討佛教與科學之間的對話,從量子力學到認知科學,並探索兩者在理解宇宙、心識與存在的奧祕上相輔相成。影片涵蓋佛教中的金剛經、八識、十識與十一識的概念,以及它們如何與現代科學理論相映成趣,揭示出人類認識真理的多元途徑。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一句彌陀。如水清珠。紛紜雜念。不斷自無。 念佛伽陀 : 訥堂老人率眾精修持名法門。備極誠懇。於廣通覺生兩蘭若。歷有年所。茲乙卯冬。復以教義宗乘各詠偈百首。闡其要妙。舉以示眾。
Thumbnail
一句彌陀。如水清珠。紛紜雜念。不斷自無。 念佛伽陀 : 訥堂老人率眾精修持名法門。備極誠懇。於廣通覺生兩蘭若。歷有年所。茲乙卯冬。復以教義宗乘各詠偈百首。闡其要妙。舉以示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