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存錢:前半個月不花,後半個月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Megumi看世界-avatar-img
發佈於桔子窩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P_202510280001

#桔子卡片盒 #文獻筆記

#《低成本生活》 #存錢



《低成本生活》的作者風野民說他原本以為「存錢是一件只有忍耐和克制的事」,但當他轉換念頭採取「前半個月不花錢,後半個月盡情揮霍」的做法後,就深刻的感受到「原來只要大概給自己一個花錢的時機,就能減少許多浪費,而且讓花錢變成更讓人期待。」(p60)


風野民提供的實際做法是,在前半個月裡,要將支出控制在只買基本所需的食材等東西,等到後半個月就可以把預算花在想花的地方。

他表示,這並不是他個人獨創的方法,而是從網路報導中看到後,再發展出自己做得到的形式。


第一週:把重心擺在工作、打掃、整理家務上,基本上都是靠家裡現有的東西來生活。

第二週:靠家裡現有的東西來生活,同時開始規劃接下來的後半個月要把錢花在什麼地方。

第三週:開始把錢花在想花的地方。

第四週: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風野民的做法,可說是一種利用延後滿足來達成的存錢效果。

前兩週,認真工作,整理個人與生活週遭,這些步驟可以幫助自己盤點現狀、覺察問題。如果現有的東西就可以解決問題,那就沒有必要新增無謂的開銷;但相對的,如果有什麼器物已經不堪使用了,那汰舊換新也是必要的行動之一。可以利用時間開始觀察有沒有合適的品項或消費的時機,說不定後兩週剛好有什麼折扣優惠,那就是最好的買點。

在風野民的規劃裡,有一個前提,就是每個月都要明確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可以花用,有多少必要開銷得預作準備,然後將這個月的錢分成三份:

1. 生活費(所有必要開銷)

2. 儲存(非必要不動)

3. 不時之需

先預留生活費,剩下的錢分別存入兩個帳戶,一個先不動,一個用來因應「不時之需」。

這個做法現在大概需要調整了,因為太過頻繁轉出或轉入、提領,會有帳戶被鎖的風險。使用拉鍊袋或收納夾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生活費付完了,如果還有開銷,就從「不時之需」裡拿取。最好限定自己一個月只能拿取一次,如果沒有用到,就可再轉入儲存的那一份。

換句話說,這筆留作「不時之需」的預算,如果在前兩週發現有什麼需求,就可以在後兩週裡充分運用。如果什麼都不需要花費,那給自己吃點甜頭,自我鼓勵一下也是行的。畢竟儲蓄的部分已經預留了,剩下的錢想花就花,想用就用,都是自由自在的。

很多時候,在想購物的衝動當下先停住,不行動,之後或許就會發現自己並不真的那麼需要購買,說不定現有的東西裡也有很多可以替代運用的。「忍兩週」跟「不能買」相比,前者顯然輕鬆許多。

由此可見,只要妥切利用「前兩週、後兩週」的分界,充分掌握自己的錢和需求,思考,按規律用錢,長期下來,曲線存錢應非難事。


-----

風野民(2025)。《低成本生活》(原書名:低コスト生活,賴郁婷譯。)台北市:春天出版。

ISBN:978-957-741-988-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gumi看世界的沙龍
17會員
530內容數
你好,我是小桔(Megumi看世界)。 是一個喜歡看書、看劇和努力書寫的人。 如果你喜歡看小桔寫的故事和文章,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金錢的演變、功能,賺錢的方式,以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缺點。透過深入瞭解金錢,我們能更好地規劃人生和了解世界,因此瞭解金錢的概念非常重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金錢的演變、功能,賺錢的方式,以及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優缺點。透過深入瞭解金錢,我們能更好地規劃人生和了解世界,因此瞭解金錢的概念非常重要。
Thumbnail
「甘之如飴」是近期生活消費的狀態。花多花少並非首要重點,當我選擇不同的消費程度,都能創造喜歡的生活型態時,換來的自由感使人身心舒暢。
Thumbnail
「甘之如飴」是近期生活消費的狀態。花多花少並非首要重點,當我選擇不同的消費程度,都能創造喜歡的生活型態時,換來的自由感使人身心舒暢。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一、前言 每個人都希望能夠存更多錢,為自己和家人建立更好的財務基礎。然而,很多人往往會產生一種誤解 - 想要存錢就必須大幅壓縮生活開支,犧牲生活品質。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採取一些簡單有效的省錢策略,你就能在不影響日常生活的情況下,穩紮穩打地累積財富。 儲蓄是實現各種財務目標的關鍵,不管是買房、投資
Thumbnail
別錯誤自己愛花錢的天性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記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依據記帳的結果,估計每個月應該可以只花三萬元,當然設想只要業外收入超過三萬元,就可以財富自由、順利退休。 所以,當時很著重於減少支出,總是想要挑戰自己,類似「一百元過一天」的挑戰,但省錢的策略總是宣告失敗,人生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別錯誤自己愛花錢的天性 我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記帳,還記得二十幾年前,依據記帳的結果,估計每個月應該可以只花三萬元,當然設想只要業外收入超過三萬元,就可以財富自由、順利退休。 所以,當時很著重於減少支出,總是想要挑戰自己,類似「一百元過一天」的挑戰,但省錢的策略總是宣告失敗,人生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面對低薪,為什麼大家選擇省錢來因應, 有的人三年後薪水翻了一倍,有的人仍然只能拿著相同的薪水生活?
Thumbnail
理財心法,到底什麼才是不變的致富原則?
Thumbnail
理財心法,到底什麼才是不變的致富原則?
Thumbnail
你沒有看錯,存錢沒有在裡面。 因為存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花錢。 買房子、車、吃頓好吃的、最新的手機、甚至「買份安全感」。 這些零零總總,都是為了花錢而存錢。
Thumbnail
你沒有看錯,存錢沒有在裡面。 因為存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花錢。 買房子、車、吃頓好吃的、最新的手機、甚至「買份安全感」。 這些零零總總,都是為了花錢而存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