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raw-image
★你該用錢買「價值」,而非「價格」!


【衡量標準】

舉例來說,在咖啡店的櫃台點餐時,店員會先確認你想要的大小,接著才將你點的咖啡裝在大小合適的杯子裡端給你享用。

如果今天不管你點了什麼,店員端給你的都是裝滿一大啤酒杯的咖啡,你會做何感想呢?

在覺得店員是否將咖啡送錯人後,你的心裡是不是也產生了以下想法:「這麼大一杯咖啡,有誰喝得完啊,喝不完拿去倒掉不是很浪費嗎?」

若我們將上述的「咖啡」換成「金錢」,又會如何?

假設現在你的戶頭裡有一筆款項匯了進來,而且金額遠遠高過你本來預期會收的公司紅利數倍—對一般人來說,應該會覺得自己真是個幸運兒吧。

人們在點咖啡時,會自然地以自己想喝的量選擇大、中、小杯,可是許多人卻無法將這種觀念應用在金錢上。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雖然都知道自己目前想喝的咖啡量是多少,但在面對金錢時,卻會因缺乏衡量標準,不知道擁有多少錢才是自己的「適量」。

一個人只要能夠清楚什麼對自己是「適量」的,他就能夠感受到滿足、富裕和幸福。

很多人在面對金錢時,並不清楚自己適合的容量—也就是「金錢」和「幸福」的平衡。

你知道自己的「平衡」在哪裡嗎?


【你花錢是投資?還是浪費?】

能夠掙脫金錢枷鎖的自由人,其花錢方法會是讓花出去的錢,以增值的方式回到自己身邊。

如果把錢花在只有當下能享受的商品或服務上,就只是一種單純的消费和浪费。

相反地,如果把錢以「未來可能以金錢報酬回到自己身邊」的方式花费,就是一種投資。

了解這兩種花錢方式的差異後,下次當你打開皮包準備掏錢時,請先想一下這筆錢是「用在哪裡」,「有意識地檢視自己」這件事相當重要。

耐人尋味的是,越是知道如何賺錢的人,往往越不清楚這兩種花錢方式的差異,他們喜歡消费和浪費帶來的爽快,更因此使得自己的行為受到心情影響,而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金錢。


【金錢螺旋】

所謂「金錢的無限螺旋」,簡單來說所指的是選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把錢集中投入在這件事情上。

以此磨練謀生技能與賺錢技術,然後使其成果反映在收入增長上。

話雖如此,那些囿於一般金錢常識的人或許會嗤之以鼻地認為:「哪有那麼好康的事!」

他們不知道,能夠在「金錢」和「幸福」間建立穩定平衡、過著人人稱羨生活的人,大半都是在這個螺旋的延長線上站穩腳跟的。

金錢螺旋是個「當你把錢投資在喜歡的事物(興趣)上之後,就會為你生財」的機制。


【將「興趣所得收入」進行再投資的7個原則】

1.買經驗比買東西更重要。

2.購買「價值大於價格」的東西。

3.把錢花在買書上。

4.把錢用在別人身上。

5.把錢拿來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團隊。

6.為了減少麻煩事,花錢買時間。

7.把錢投入到能讓力量最大化的組合。


【不想做卻得做,怎麼辦?】

首先,我們可以將一天的時間大致分為「不做也可以的事」、「雖然必須做,但不想做的事」、「想做的事」三個部分。

當然「興趣」是包含在「想做的事」裡面。

這三個部分裡,最先要削除的是「不做也可以的事」。

如果先對生活現況做個調查,應該有不少人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不做也可以的事」上。

像是被朋友拉去參加既不有趣、又沒有任何收穫的喝酒聚會,就是最典型 的例子。

另外還有漫無目的地滑手機或看電視等,都算「不做也可以的事」。

如果我們能減少那些混跡在日常生活中,造成我們浪費時間的壞習慣,就能將節省下來的時間,用於「興趣的再投資」。

因此,在你要去做某件事情之前,請先試著問問自己:「這件事真的非做不可嗎?還是其實不做也沒有關係呢?」

如果你得到的答案是「不做也沒有關係」,那就算要花錢來解決,也得果斷地拿出錢來。

減少「不做也沒關係的事」之後,接著要來消除「雖然必須做,但不想做的事」。

既然名為「必須做的事」,就表示我們沒有迴避、不去處理它的理由。

對於這類的事項,「該如何盡早解決」才是關鍵。


~ Mentalist DaiGo/擅長解讀、操控人心的讀心術,日本唯一的讀心師。  活躍於企業研習活動、演講、諮詢服務等領域,擔任基因解析企業的顧問和大學特任教授。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啟動「金錢螺旋」,用錢愈多反而更有錢》

~《「好き」を「お金」に変える心理学》


【博客來書店購買《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金石堂書店購買《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花錢

#財富 #賺錢 #金錢螺旋

#閱讀筆記 #閱讀 #讀書 #讀書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

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

354會員
2.0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現在開始,慢慢來,比較快! 練習寫出真正有效自我改變的日記。
★影響力,決定你是有價值的成員,還是只能遊走在邊緣。
★跳脫數字框架,認清慾望, 讓「金錢的減法」變成「心靈的加法」。
★在商場上,不管是老闆或客戶請吃飯, 你吃下去的不只是飯,更是生意的結果。  
★現在開始,慢慢來,比較快! 練習寫出真正有效自我改變的日記。
★影響力,決定你是有價值的成員,還是只能遊走在邊緣。
★跳脫數字框架,認清慾望, 讓「金錢的減法」變成「心靈的加法」。
★在商場上,不管是老闆或客戶請吃飯, 你吃下去的不只是飯,更是生意的結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時間純粹只是幻象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心智本身沒有問題 唯有當你試圖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 問題才會發生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我早就知道真實的人生也是一場沒有止境的通俗劇,蘊藏了多少待解的謎底。只是,我家的這場戲,並沒有圓滿的大結局。」──《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閱讀陳俊志導演的書,讀他的生命故事,也像在看劇,情節離奇卻真實上演。透過閱讀與他一起回到現場,看家族的起落以及哀傷的過往。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才知道小松易居然是日本第一位整理師(? 前一本作品為《這樣整理,天天都有好事發生!》 整理的四個基本動作是「取出」、「分類」、「減量」、「收納」 放在地上就代表「不重要」 歸零之後,只添加真正需要的東西 如果臥室什麼都沒有,你會放什麼東西呢? 書桌是用來做事的,不要放任何東西在上面 不整理只會越來
極簡主義 是有意提升我們最珍惜的事物,除去害我們分心的雜物。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時間純粹只是幻象 時間是負面性與痛苦的根源 心智本身沒有問題 唯有當你試圖在心智中追尋自我 並把它誤認為自己時 問題才會發生
Thumbnail
我們的存在是無限、永恆和無所不在的。 我們的存在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或形式的限制。 它是一種純粹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概念、信仰或道德觀念。     
Thumbnail
你認為自己是誰?作者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是他們的思想和情感,也就是說,他們相信自己是他們在頭腦中持有的思想和情感。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Thumbnail
「我早就知道真實的人生也是一場沒有止境的通俗劇,蘊藏了多少待解的謎底。只是,我家的這場戲,並沒有圓滿的大結局。」──《台北爸爸紐約媽媽》 閱讀陳俊志導演的書,讀他的生命故事,也像在看劇,情節離奇卻真實上演。透過閱讀與他一起回到現場,看家族的起落以及哀傷的過往。
Thumbnail
前言:我與台灣文學相識之路 上個月完成一個累人的案子後跑去台南浪流連幾天,第一次認真逛了臺灣文學館,深受感動之餘在館內販賣部翻到這本朱宥勳寫的《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被其幽默而真誠的文筆給吸引,後來就把它讀完了。 本書所提到的九位小說家,我原本只聽過三位:鍾肇政、鍾理和、葉石濤,其他完全沒聽過,而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才知道小松易居然是日本第一位整理師(? 前一本作品為《這樣整理,天天都有好事發生!》 整理的四個基本動作是「取出」、「分類」、「減量」、「收納」 放在地上就代表「不重要」 歸零之後,只添加真正需要的東西 如果臥室什麼都沒有,你會放什麼東西呢? 書桌是用來做事的,不要放任何東西在上面 不整理只會越來
極簡主義 是有意提升我們最珍惜的事物,除去害我們分心的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