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座村莊的力量:芹壁社區文化發展協會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撰文/廖品榕 照片提供/芹壁社區發展協會

初秋的馬祖北竿,石頭屋依山傍海而立,海風輕輕拍打著花崗岩。若不是耳邊傳來遊客的腳步與嘻笑聲,芹壁村彷彿還停留在數十年前的時光。這座被譽為「馬祖地中海」的聚落,二十多年來因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逐漸走出一條從保存、修復到再生的道路。

然而,這條路並不容易。協會曾因人力流失而停擺多年,直到 2023 年才在村民與返鄉青年的呼籲下重新組織起來。歐陽瑞蓮,一位來自台北、因地方創生而落腳馬祖的新移民,正是這次復會的推手之一,「協會能重新開始,是因為大家還想要把芹壁留下來。」他鄭重地說。

村民說自己的故事

芹壁社區發展協會最早的核心工作,是記錄口述歷史、保存廟宇文化。這些年來,協會不只留下故事,更努力培育說故事的人。「我們希望村民自己能說出芹壁的故事。」歐陽瑞蓮說。於是,一場場導覽員的培訓依次展開:邀請熟悉建築的王花地老師回村,重述當年推動文化保存的經歷;也請到前村長王好蓮,分享他三十多年前為社區爭取公共設施的故事。這些「在地老師」的回歸,讓年輕一輩看到,芹壁的未來並非遙不可及。

「以前大家都不太講話,悶悶的!」歐陽瑞蓮笑說。「現在開始有人天馬行空地提點子,想像芹壁能辦什麼活動,我想這就是一種改變。」明年即將由芹壁村主辦的「擺暝祭」,是北竿最重要的宗教慶典之一。村民們從今年開始主動排練京劇,甚至請國光劇團老師來指導唱腔、身段等細節;協會的大家也一起設計了京劇臉譜彩繪活動,讓遊客和孩子們在觀賞排練後,親手描繪臉譜,把宗教與藝術連結起來。恢復傳統不只是辦理一場演出,而是能被新的世代重新理解文化、走入文化。

保存與發展的平衡

保存與發展,始終是芹壁最難拿捏的課題。

從石頭屋開始,芹壁村這些依著花崗岩地形而建的老屋,沒有打地基,靠石縫間的水文自然滲流維持穩固,直到近年的一場大雨,村民開始感受到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

「水不是從外面淹進來,而是從牆壁裡滲出來。」歐陽瑞蓮回憶當時石縫間湧水直灌入屋的情景。隨著新建民宿的水泥化,原本的水路被封堵,聚落的排水系統失去平衡。保存石頭屋,不再只是維護外觀,更必須和防災、氣候適應一起思考。

社區協會開始與縣政府、專業團隊討論如何結合聚落保存與防災工程。歐陽瑞蓮直言:「如果沒有看到這些風險,三五年後再大的保存計畫都會白費。極端氣候下,村子真的有滅村的可能。」

近年,也曾有位返鄉青年想把倒塌的石屋改建成玻璃屋,既能保存老牆,也能提供遊客休憩空間。想法新穎,卻遭到文化單位否決。「目前的保存觀念,還停留在只能維持原貌。」歐陽瑞蓮無奈地說,「但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二、三十年後,如何在新的技術下延續聚落生命。」

「百大文化基地」後

2025 年,芹壁社區發展協會入選文化部「百大文化基地」,對他們來說,這不只是榮譽,也是一種新的使命。

「過去導覽只是當場聽過就結束了,現在我們希望把老師們的知識整理成教材,未來不管誰帶導覽,都能延續。」累積文化資料庫,讓口述歷史不再只停留在現場,同時,協會也計劃舉辦更多文化活動,讓芹壁不只是知名景點,而能成為「北竿的藝術之村」。

今年夏天,陳維軍理事長與馬祖國際藝術節合作,讓他民宿大廳化身攝影展場,。村民在口耳相傳下也時常走進展場,在這裡藝術之於在地居民不再遙遠,是能走進生活的日常。

芹壁村近幾年也開始引進數位平台,從歐陽瑞蓮創立的「馬祖 2845」平台出發,嘗試用數位科技整合在地店家與青年創業。「馬祖的數位化很初步,許多店家還不習慣線上支付。」歐陽瑞蓮分享道,平台先從最簡單的店家列表和網路商店開始,讓遊客透過掃 QR code 一目了然地認識在地店家,並延伸出新的旅遊路線。

從在地咖啡館、剉冰店等店家,再到百年石頭屋民宿一探美景,一條吃喝走讀的文化散步路線就此誕生。導覽員帶領遊客穿梭巷弄,聽石頭屋的故事,邊喝老酒邊認識聚落文化。「我們希望讓遊客不是只在村口拍照就走,而是可以進到村子裡,真正和人交流。」

未來三到五年,協會最想落實的,是培養更多文化種子,吸引青年回流,讓聚落不再只有年長者苦苦撐著。歐陽瑞蓮觀察,暑假來打工換宿的小幫手都是重要的「關係人口」,有些真的會再回來。「這就是可能性。如果願意留下來,芹壁就能有新血。」

日常與未來

石頭屋的擋風牆、呼吸的牆縫,是先民智慧;夏季的藍眼淚與星沙,讓村民習慣在夜晚關掉路燈,保護自然;禁漁期後的「牽罟」更是全村總動員,共襄盛舉。芹壁社區在馬祖一角,凝聚出屬於自己的里海日常。

從口述歷史到社區走讀,從保存石頭屋到嘗試數位平台,芹壁的故事正持續書寫,保存不是停留,而是要能延續。「雖然平常大家吵吵鬧鬧,但在這些時候,村子就會凝聚起來。」歐陽瑞蓮笑道。她相信芹壁的未來不只是保存舊時光,而是能在傳統與創新的交會中持續找尋新路徑。

石頭屋與海風見證的,不只是芹壁的過去,更是前往未來的勇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木容的沙龍
2會員
41內容數
放文章的地方啦
廖木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8
在基隆市中心的商場一角,電扶梯的喧囂聲與街道上的潮濕氣息交織,走進見書店,心卻突然平靜了下來,木質書架上陳列著與海洋、人文、歷史相關的書籍,簡潔挑高的空間蘊含著海的意象,正中央的斗大的長桌似是敞開雙臂,擁抱每一個喜愛海洋的讀者。
2025/10/28
在基隆市中心的商場一角,電扶梯的喧囂聲與街道上的潮濕氣息交織,走進見書店,心卻突然平靜了下來,木質書架上陳列著與海洋、人文、歷史相關的書籍,簡潔挑高的空間蘊含著海的意象,正中央的斗大的長桌似是敞開雙臂,擁抱每一個喜愛海洋的讀者。
2025/10/28
「疫情前,我們在全國跑活動、辦營隊、推廣文化教育;疫情後,卻意外開啟了一趟返鄉之旅,從繁華轉向山林,從推廣者變成地方的陪伴者。」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邱慧珠回顧這段有點無心插柳的返鄉歷程,語句中卻滿是堅定。
Thumbnail
2025/10/28
「疫情前,我們在全國跑活動、辦營隊、推廣文化教育;疫情後,卻意外開啟了一趟返鄉之旅,從繁華轉向山林,從推廣者變成地方的陪伴者。」鄭福田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邱慧珠回顧這段有點無心插柳的返鄉歷程,語句中卻滿是堅定。
Thumbnail
2025/10/28
2025年,日本大阪悄悄展開一場尋寶遊戲。 不只是博覽會會場,連電車上、街頭巷弄,甚至某個人的家裡,人們總能在不經意的時刻,遇見大阪・關西世博吉祥物「脈脈」(ミャクミャク)。那不是刻意安排的觀光行程,而是一種滲透進日常的可愛、怪趣與城市記憶。 就像1970年大阪人第一次抬頭望見太陽
2025/10/28
2025年,日本大阪悄悄展開一場尋寶遊戲。 不只是博覽會會場,連電車上、街頭巷弄,甚至某個人的家裡,人們總能在不經意的時刻,遇見大阪・關西世博吉祥物「脈脈」(ミャクミャク)。那不是刻意安排的觀光行程,而是一種滲透進日常的可愛、怪趣與城市記憶。 就像1970年大阪人第一次抬頭望見太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海濱村在大海島的南方,大海島東方是個大沼澤、西面是石鐘山,北面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中部是經常被大霧圍繞的霧之國。霧之國四周有一片雲霧包圍,無論那一方都看不清遠處。 海濱村是一處自給自足的小天地,村民有接近一百人,分佈在海灣各處角落約二十多間平房中。此村有一條長長的土城牆包圍著 它的東、北、西
Thumbnail
海濱村在大海島的南方,大海島東方是個大沼澤、西面是石鐘山,北面是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公路,中部是經常被大霧圍繞的霧之國。霧之國四周有一片雲霧包圍,無論那一方都看不清遠處。 海濱村是一處自給自足的小天地,村民有接近一百人,分佈在海灣各處角落約二十多間平房中。此村有一條長長的土城牆包圍著 它的東、北、西
Thumbnail
2022年8月13至15,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選擇前往馬祖,探訪相當有特色的北竿島。遊記將分享馬祖港、天后宮、蝦寮食堂、枕戈待旦、北海坑道、大漢據點、津沙聚落以及馬祖港夜景等旅遊景點。同時也分享了一些值得品嚐的美食、觀光熱點以及遊玩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2022年8月13至15,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國,選擇前往馬祖,探訪相當有特色的北竿島。遊記將分享馬祖港、天后宮、蝦寮食堂、枕戈待旦、北海坑道、大漢據點、津沙聚落以及馬祖港夜景等旅遊景點。同時也分享了一些值得品嚐的美食、觀光熱點以及遊玩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芹壁是馬祖群島的一個美麗聚落,以石頭堆砌而成,錯落有致。推薦遊客順道拜訪當地有名的芹沃咖啡烘焙館,欣賞夕陽到夜景,並享受道地的美食。提供豐富的旅遊資訊,包括營業時間、費用、停留時間和交通方式。
Thumbnail
芹壁是馬祖群島的一個美麗聚落,以石頭堆砌而成,錯落有致。推薦遊客順道拜訪當地有名的芹沃咖啡烘焙館,欣賞夕陽到夜景,並享受道地的美食。提供豐富的旅遊資訊,包括營業時間、費用、停留時間和交通方式。
Thumbnail
馬祖梅石位於南竿島西北方,是一處海拔約200公尺的小山丘,因其地形狀似一顆梅子而得名。梅石的海岸線以奇岩怪石聞名。是由一些巨岩所組成,因形似蜿蜒而得名,是馬祖著名的軍事要塞。 從梅石遠眺,可以欣賞到壯闊的海景,以及對岸的中國大陸。天氣晴朗時,還可以看到遠處的福州平潭島。梅石位於東海之濱,因此可以欣
Thumbnail
馬祖梅石位於南竿島西北方,是一處海拔約200公尺的小山丘,因其地形狀似一顆梅子而得名。梅石的海岸線以奇岩怪石聞名。是由一些巨岩所組成,因形似蜿蜒而得名,是馬祖著名的軍事要塞。 從梅石遠眺,可以欣賞到壯闊的海景,以及對岸的中國大陸。天氣晴朗時,還可以看到遠處的福州平潭島。梅石位於東海之濱,因此可以欣
Thumbnail
梅石位於馬祖南竿島的東部,是一處以海蝕地形聞名的景點。這裡的海岸線由花崗岩構成,經過長年累月的海蝕作用,形成了奇特而壯觀的岩岸景觀。 從圖中可以看到,梅石的海岸線十分崎嶇,高聳的岩壁上布滿了大小不一的洞穴,有的洞穴甚至深達數十米。在岩壁的下方,則是波濤洶湧的海浪,不斷地拍打著岸邊的岩石,發出震耳欲
Thumbnail
梅石位於馬祖南竿島的東部,是一處以海蝕地形聞名的景點。這裡的海岸線由花崗岩構成,經過長年累月的海蝕作用,形成了奇特而壯觀的岩岸景觀。 從圖中可以看到,梅石的海岸線十分崎嶇,高聳的岩壁上布滿了大小不一的洞穴,有的洞穴甚至深達數十米。在岩壁的下方,則是波濤洶湧的海浪,不斷地拍打著岸邊的岩石,發出震耳欲
Thumbnail
強勁海風不停銷蝕容顏,不過上島幾個小時,她覺得自己被吹乾了好幾歲。眼前似曾相似,卻又有物換星移之感,多年經緯度不變,卻恍如隔世,認也認不出。她極力在枯石蒼海間搜索回憶,幸好地貌雖有些相異,曲折海岸倒與從前一樣。 不認得的建築一棟棟興起,那時候還未如斯繁華,說繁榮是和往日記憶相比,否則這片風土怎
Thumbnail
強勁海風不停銷蝕容顏,不過上島幾個小時,她覺得自己被吹乾了好幾歲。眼前似曾相似,卻又有物換星移之感,多年經緯度不變,卻恍如隔世,認也認不出。她極力在枯石蒼海間搜索回憶,幸好地貌雖有些相異,曲折海岸倒與從前一樣。 不認得的建築一棟棟興起,那時候還未如斯繁華,說繁榮是和往日記憶相比,否則這片風土怎
Thumbnail
跟一群人一道到馬祖旅遊,第一站就是孤立海中的鐵堡,凸出在海中的小島,嚴格説是礁石而已,利用地形穿鑿出小小坑道,有崗哨,中山堂,集合場,廚本,廁所,彈藥庫,居所,槍眼,一小世界,大家拼命拍照,嬉鬧喧嘩,覺得有趣,直説風景好好。 想想當初駐守在此的官兵,整日無止境的排班站哨,防範敵人來犯,白天還罷了,
Thumbnail
跟一群人一道到馬祖旅遊,第一站就是孤立海中的鐵堡,凸出在海中的小島,嚴格説是礁石而已,利用地形穿鑿出小小坑道,有崗哨,中山堂,集合場,廚本,廁所,彈藥庫,居所,槍眼,一小世界,大家拼命拍照,嬉鬧喧嘩,覺得有趣,直説風景好好。 想想當初駐守在此的官兵,整日無止境的排班站哨,防範敵人來犯,白天還罷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