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的秋天,全球電子商務戰場開始躍進到另一個維度,一場屬於AI世代的零售革命,已經在你我的指間展開。
鳴槍起跑點,來自於PayPal和OpenAI低調卻充滿野心的聯手,想像一下,前一刻你還在LINE裡和朋友閒聊,談到剛看到的新鞋,幾分鐘後,一筆訂單已悄悄完成,配送進度同步推送到你的AI助理旁。你沒開網頁、沒下載APP,只是講了一句:「幫我買這雙鞋size 10」,下單結帳同步完成。
PayPal Agentic Commerce Services的推出,正重構消費流程-Store Sync能把你的商品資料,一鍵同步到AI搜尋、比價、下單的介面,Agent Ready則伸手擁抱願意邁向未來的商家,硬體不用改,品牌不用重塑,串上協議,下一秒就能被千萬AI助手找到你的商品。這不止是「無人結帳」的進化,是消費體驗的顛覆。OpenAI的ChatGPT已經一馬當先,直接打通Etsy、Shopify的千萬商品,讓用戶直接在對話框下單付款,而這場角力賽不只PayPal和OpenAI在賽道上,Walmart也立即跟進宣布攜手ChatGPT,要把超市AI推薦向上昇華。
這背後的市場能量有多大?2025年7月,美國零售網站來自AI瀏覽器與聊天服務的流量,年增4700%,AI已經取代親友推薦,成為消費決策第二大來源,僅次於搜尋引擎。甚至有46%的消費者,現在「每次購物都會用AI協助」,而80%的人預期未來會更依賴它。你以為AI只是輔助?不,McKinsey最新預估:單是美國B2C零售,自動化AI交易2027年將貢獻上兆美金,2030年全球規模直接挑戰五兆美金。
但這片市場才連雛型都稱不上,目前只有46%消費者願意100%信任推薦,將近九成還是會再查資料,這也讓零售巨頭們繼續砸下資源,優化AI給的產品建議、商家資訊與物流體驗。不過也有近九成消費者都認同,AI幫他們發現過去根本沒想過的好東西,這就是AI commerce的最大魔力。
這場AI新零售革命,商家需要的不再是開設賣場,而是讓自家商品進入AI的「心智地圖」-下一個消費時代,每一家店,其實都在和AI爭寵,這裡也許就是未來商業競爭的主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