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美國公共財政處於危險軌道,預計到 2030 年政府債務佔 GDP 達 143.4%,將超越義大利和希臘。美國的預算赤字預計在 2030 年前每年都將徘徊在 GDP 的 7% 以上,為富裕國家中最高。上週三,美國公共債務規模首次突破 38 兆美元大關,凸顯債務快速增長。相較之下,義大利和希臘的債務負擔預計將因嚴格預算控制而下降。
面對咖啡價格飆升超過 25% 導致的民怨,美國總統川普在外交政策上進行轉向,對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咖啡生產國巴西和越南釋出貿易善意,對咖啡等「美國不生產或不種植」的農產品實施新的關稅豁免。這兩國咖啡產量合計佔全球一半以上。然而,川普卻對全球第三大生產國哥倫比亞宣布新制裁,可能衝擊其咖啡產業。
在其他地區,英國央行預計在 11 月會議上將銀行利率維持在 4.00% 不變,打破近期降息慣例。儘管英國 9 月通膨率 3.8% 幾乎是目標的兩倍,但市場預期通膨將在未來一年下降。南韓經濟則表現強勁,第三季季成長率達 1.2%,財政部暗示今年經濟成長預期可能上修至 1%。這得益於民間消費(增長 1.3%)和設備投資(增長 2.4%)的帶動。
日元對美元匯率近日升破 152 關卡,結束連續跌勢。美國總統川普訪日及財長貝森特呼籲日本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向市場發出不樂見日元過快貶值的訊號,貝森特並指出日本核心通膨已連續三年多高於央行 2% 目標。川普訪日期間,美日確認了日本向美國項目注資 5500 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承諾,其中 4000 億美元將用於能源、AI 與關鍵礦物。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北韓外長會面,強調雙邊戰略夥伴關係「一切按計畫進行」,北韓持續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援。
產業方面,黃金市場持續樂觀,LBMA 調查預測明年 10 月金價將達 4980 美元(較目前漲 27%),南韓央行透露可能增購黃金,反映央行購金和聯準會降息預期是主要驅動力。歐洲汽車市場 9 月實現連三月成長,新車註冊量年增 11%,主要由電動車帶動,純電車增幅達 22%。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異軍突起,銷量年增 398%,市佔率升至 2%;相較之下,特斯拉銷量下滑 10%。
在地緣政治推動下,供應鏈重塑加速。客戶要求供應鏈獨立於中國與台灣之外,促使格羅方德在德國德勒斯登廠投資 11 億美元擴產。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則因前執行長計畫將生產技術轉移至中國,影響歐洲汽車晶片供應。記憶體產業中,三星電子推出 HBM3E 降價 30% 策略以爭奪市佔,因其良率落後於同業,但產業焦點已轉向下一代 HBM4,其單價預計將比 HBM3E 高出 60% 以上。
AI 發展對能源需求激增,推動核能投資。比爾·蓋茲指出,中國在核能研發上的投資規模「比全球其他國家總和的兩倍還多」。美國政府則宣布與 Cameco 及 Brookfield 合作,啟動 800 億美元計畫加速建設核反應爐,旨在縮小與中國的產能差距,並為 AI 資料中心提供穩定電力。
沙烏地阿拉伯正加速經濟多元化,投資部長法利赫表示目前沙國經濟已有 50.6% 與石油脫鉤,AI 被視為核心戰略,預計在 2030 年前可為沙國帶來超過 1350 億美元的經濟收益。同時,私人信貸市場規模已膨脹至 1.7 兆美元,摩根大通啟動 100 億美元戰略基金,首投關鍵礦產銻礦計畫,顯示華爾街大行對戰略資源的資本佈局。隨著美中關係緩和,美國稀土概念股價普遍下跌,但美國降低對中國稀土依賴的戰略不會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