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央行信任危機及「貨幣貶值」策略的驅動下,貴金屬成為今年華爾街的「超級明星」。截至目前,黃金累計上漲逾 60%,表現遠超那斯達克 100 指數(19%)、標普 500 指數(14%)及輝達(34%)。這波漲勢始於 2022 年西方凍結俄羅斯資產後,多國央行加速減持美元、增持黃金,使黃金佔全球儲備資產比例達 1990 年代末期新高(24%),在全球債務高漲與通膨下被視為稀缺「硬資產」。在這股避險浪潮中,金融從業者凱爾·米切爾更斥資 25 萬美元囤積 500 萬枚鎳幣(總重近 30 噸),因其金屬價值(約 6 美分)已超過法定麵額(5 美分),且 2024 財年製造總成本高達 14 美分,潛在熔化價值約 29 萬美元,視為對沖法定貨幣貶值的「零下行風險」投資。然而,黃金與白銀周二遭遇重挫逾 5% 及 8% 的拋壓,被解讀為在市場混亂中,投資人因「爭搶現金」而被迫拋售流動性資產。
黃金的猛烈跌勢被前達拉斯聯準銀行顧問解讀為系統性「流動性危機」已全面爆發的警訊。她認為,聯準會(Fed)推行的「量化緊縮」(每月最多 950 億美元從金融體系抽離資金)可能迫使 Fed 中止抗通膨。危機核心指向規模超 1.7 兆美元、監管較鬆的私人信貸市場,因長期寬鬆承銷標準累積巨大風險,被與 2007 年次貸危機類比。美國銀行業對私人信貸業者曝險達 3,000 億美元。同時,實體經濟疲軟,美國家庭債務達 18.4 兆美元歷史新高,信用卡與汽車貸款拖欠率持續攀升。一旦關鍵指標抵押貸款債券(CLO)最高評級利差擴大,將引發信心崩塌。
在金融體系承壓的同時,AI 產業則面臨泡沫化警告。有分析師將 AI 熱潮與 1990 年代末網路泡沫相提並論,指出數兆美元資金湧入,與科技七巨頭僅產生數十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的回報嚴重脫節。為支撐龐大投資,科技巨頭尋求創新融資。Meta 與 Blue Owl 達成史上最大 270 億美元私人信貸交易案,合資建造 AI 資料中心園區,此結構允許 Meta 在無須預先全額支付興建費用的情況下,獲得更快速、靈活的融資。技術層面,博通宣布其第三代共同封裝光學(CPO)乙太網路交換器開始供貨,採用台積電技術使光學互連功耗降低 70%,實現 102.4 Tbps 的光學交換,滿足超大規模 AI 資料中心對能源效率的要求。此外,三星電子與 Google 聯手推出 Android XR 作業系統與 Galaxy XR 混合實境頭戴裝置,結合 Google Gemini AI 助手。
全球貿易政策正向地緣政治工具化轉變,引發供應鏈壓力。美國川普政府準備對貿易夥伴的藥品定價展開 301 條款調查,並威脅徵收關稅。此外,德銀警告鉑族金屬(鉑金與鈀金)因供應高度集中和美國進口依賴度高(鉑金 85%),可能被納入 232 條款關稅行動。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將「實體清單」企業持股逾 50% 子公司一併列入,引發美企不滿。中國方面則對美國進口相關模擬晶片啟動反傾銷調查作為反制。
在貿易協議方面,美韓貿易協議有望達成,涉及 3,500 億美元投資案,美方已不再堅持要求以股權形式「預先支付」投資金額。印度與美國傳將達成長期貿易協議,使美國對印度進口商品的關稅從 50% 降至 15% 到 16% 之間。此外,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審理限制總統根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單方面加徵關稅權力的訴訟,麥格理銀行警告,若裁決不利,可能使 2025 年至 2034 年聯邦預算收入減少約 2.3 兆美元,推高美債殖利率並壓縮股市估值。在地緣政治方面,美國則積極推動哈瑪斯解除武裝,並啟動由美軍領導的「軍民合作中心」協調加薩重建與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