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的任期將於明年五月屆滿,屆時他可選擇離任或以理事身分任職至2028年。市場正關注接班人選,目前已縮減至五位,包括現任理事華勒(Christopher Waller)、鮑曼(Michelle Bowman)、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前理事華許(Kevin Warsh)以及貝萊德資深主管瑞德(Philip Ryed)。預計川普將於今年底正式宣布接班人選。若鮑爾卸任,川普在理事會中將擁有四名自家任命的成員,進一步影響Fed決策。
在本週舉行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利率決策會議上,市場普遍預期Fed將於29日再次降息25個基點,使基準利率區間下調至3.75%至4.00%,這將是今年的第二次降息。降息預期使美債殖利率小幅上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升至4.02%,2年期升至3.50%,30年期升至4.61%。投資人對長天期債券需求下降,JPM調查顯示,長天期部位持有比例降至8月底以來最低,短期配置上升。資產管理公司指出,儘管降息有利債價,但殖利率已回落,估值吸引力減弱。
Fed會後焦點將轉向鮑爾對縮表(QT)計畫的表態。鮑爾曾暗示縮表接近尾聲,市場揣測可能在本次會議結束QT或公布退場時程。縮表結束將減少公債供給、推高價格、壓低殖利率,並有助於降低美國財政部的融資壓力。然而,德意志銀行認為Fed內部意見分歧,鮑爾可能不會明確指引後續路徑,將更多討論資產負債表與金融穩定性。
在地緣政治與貿易方面,中美關係趨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David Kressant)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在吉隆坡舉行了第五輪貿易談判,雙方就海事物流、301措施、關稅暫停期、芬太尼稅與農產品貿易等議題達成共識,為即將舉行的「川習會」鋪路。川普計畫於APEC峰會期間在慶州與習近平會面,討論農業、芬太尼、稀土等議題,並期待達成全面協議。雙方亦在貿易休兵期限(11月10日)上持續協商。此外,貝森特宣布與中國達成最終協議,將美國版TikTok以約140億美元估值轉讓給新所有者,約65%股權由美國投資者持有。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也在吉隆坡與川普會談,雙方同意立即啟動關稅談判,暫停對巴西產品的高額關稅。
受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影響,亞洲股市表現強勁。日經225指數突破5萬點,漲幅逾2%;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首次突破4000點。在大量外資買入半導體與藍籌股推動下,韓國KOSPI自去年底以來累計上漲64.27%(約1542點),外資本月淨買入5.2兆韓元(約36億美元)。日本股市在日經突破5萬點與TOPIX創新高之際,除了受惠於美國降息預期與AI市場擴張等因素外,高市早苗內閣的高支持率(74%)也對市場有刺激作用,防衛相關股亦受惠。
在科技與產業競爭方面,AI算力競爭激烈。谷歌(Google)與Anthropic簽署多億美元合作,提供TPU算力支援Claude模型,預計每年為谷歌雲貢獻90至130億美元收入,對AWS形成壓力。高通(Qualcomm)宣布AI200與AI250加速晶片,將於2026至2027年進軍資料中心,定位於推論階段,定位於推論階段,功耗與成本優於GPU,預計在2030年前全球資料中心AI晶片資本支出將達6.7兆美元。中國軍方也在加速AI應用,採用DeepSeek模型與部分NVIDIA晶片,研發無人車、無人機蜂群與AI驅動的戰場規劃。儘管美國禁售A100與H100,預計2025年仍有使用案例。然而,NVIDIA面臨分析師警告,Seaport Global的Goldberg給予「賣出」評級,目標價100美元,認為AI熱潮可能形成泡沫,類似2000年網路泡沫。在個人電腦市場方面,微軟(Microsoft)於10月14日停止支援Windows 10,導致部分用戶轉向Mac,Mac出貨量季增14.9%,成為PC市場的「黑馬」。
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凸顯,德國企業因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已提交供應鏈資料以獲取六個月許可。在汽車產業,福特執行長Farley指出關稅成本高達70%,額外20億美元,佔全球利潤約20%,認為中國車廠是美國汽車業的主要威脅。
此外,美國政府停擺已持續26天,導致超過4,100萬人無法領取食品援助(SNAP),每戶四口平均每月失去715美元補貼,約合每日每人6美元。農業部稱資金已耗盡,11月1日起將不再發放任何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