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多次與法國艦隊交戰 - 萊姆號戰艦(1695年)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碧藍航線 萊姆號

碧藍航線 萊姆號

萊姆號(HMS Lyme)是一艘32門砲的五級戰艦,由普利茅斯的弗林特先生於1694/95年建造。她服役期間主要在英國本土水域、地中海、北美和西印度群島執行反海盜巡邏和貿易保護任務。1720/21年,她被依照1719年的標準重建為六級戰艦。

自1654年在朴茨茅斯建造的一艘 52 門砲的船被命名為「萊姆號」以來,她是第四艘以「萊姆」命名的船隻。該船於1660年5月更名為「蒙塔古號」,1675年在查塔姆重建,1698年在伍爾維奇重建,1716年在朴茨茅斯重建,最後於1749年9月被拆解。

▪︎ 船艦特徵

類型:32門五級戰艦 排水量:384 62 ⁄ 94噸 :109英尺(33.22公尺)砲甲板,88英尺(26.82公尺)龍骨 :28英尺8英吋(8.74公尺) 吃水:10英尺6英吋(3.20公尺) 推進:帆 編制:145 / 110人 武器:已建成32門砲、4/4 × 半庫爾維林 (LD)、22/20 × 6磅炮(UD)、6/4 × 4磅炮(快速拆卸)

|建造

1694年2月16日,普利茅斯的弗林特先生受命建造這艘船。1695年4月20日,該船下水。其尺寸為:砲甲板長109英尺(33.22米),龍骨長88英尺(26.82米),船寬28英尺8英寸(8.74米),貨艙深度10英尺6英寸(3.20米),建造者計算的噸位為384.6294噸。 最初的火砲配置是下層甲板(LD)上的四門半加農炮,每側兩對。上層甲板(UD)的砲台將由二十至二十二門6磅炮組成,每側十至十一門。後甲板(QD)上的四門4磅炮,每側兩至三門,完善了砲台配置。

|服役

▪︎ 1695-1720

「萊姆號」於1695年4月服役,由威廉·考德威爾上校指揮,他於1695年3月15日根據海軍部命令被任命艦長。1695年5月27日,約翰·沃德上校接任指揮,加入柏克萊勳爵的艦隊,參與對法國沿海港口的攻擊。主要攻擊行動分別於7月在聖馬洛和8月在敦克爾克展開。艦隊於8月20日返回唐斯。1695/96年,該艦由瓦倫丁·鮑爾斯上校指揮,在英吉利海峽服役。1697年,托馬斯·克萊斯比上校指揮該艦前往紐芬蘭。 1698年,尼古拉斯·特雷瓦尼翁爵士指揮該艦在北美航行。1700年,該艦前往摩洛哥的索爾。大約在1701年1月,她由威廉·鮑爾船長指揮,1702年由埃德蒙·萊奇米爾船長接任。她分別於1702年7月9日和1703年8月22日俘獲了私掠船「拉瑪麗·德·卡約號」和「拉瑪麗號」。1704年1月15日,萊奇米爾船長在死人岬附近與一艘46門砲的私掠船交戰時負重傷,最後不治身亡。船上也傷亡慘重,36人陣亡,自身受損嚴重,以至於無法追擊脫離戰鬥的法國船隻。1704年1月19日,她由喬治·多爾曼船長指揮,直至1705年3月23日多爾曼船長陣亡。之後,她由羅伯特·科爾曼指揮官(1705年9月晉升為上校)指揮,於1706年在地中海和克勞茲利·肖維爾爵士的艦隊服役。 1708年12月,她隸屬於詹姆斯·岡曼船長麾下,在波羅的海服役。1710年,她護送一支船隊前往紐芬蘭。隨後,她於1711年在地中海執行任務。1711年3月23日,她在瓦多灣附近海域作戰,六人受傷。她於1713年前往巴貝多。在返回英國本土水域後,於1714年7月至11月在德普特福德進行了一次中等規模的維修。1717年2月23日,根據英國皇家海軍法令,她被降級為24門砲的六級戰艦。1717年3月,她在德普特福德完成了改建。她由埃利斯·布蘭德船長重新服役,在弗吉尼亞服役至1719年,之後返回英國本土水域。1720年2月,她在德普特福德被拆解,並計劃重建。

碧藍航線 萊姆

碧藍航線 萊姆

▪︎ 重建至1719年,於1720年下水

1718年11月4日,她奉命在德普特福德造船廠重建,由首席造船師理查德·斯泰西指導。1720年2月,她鋪設龍骨(舊船拆解),並於1720年11月8日下水。她的尺寸為:砲甲板長106英尺(32.31米),龍骨長87英尺3英寸(26.59米),船寬28英尺5.5英寸(8.67米),貨艙深度9英尺2英寸(2.79米)。她的建造者測量噸位為375.80 / 94噸。她的火砲裝備符合1719年六級戰艦的配置標準,配備20門火砲,包括位於上層甲板(UD)的20門6磅炮,並於1721年7月7日完工下水。

▪︎ 1721-1739

「萊姆號」於1721年5月服役,由維爾·博克萊克勳爵(Lord Vere Beauclerk)指揮(直至1727年)。 1727年,她隨查爾斯·韋格爵士(Sir Charles Wager)的艦隊在地中海航行。1727年8月至11月間,她在朴茨茅斯進行維修。1728年,她重新服役,由托馬斯·馬伍德(Thomas Marwood)上尉指揮,在新英格蘭水域服役。1730年,她返回英國,1730年6月至9月間,她在朴茨茅斯再次進行維修。之後,她於1731年駛往牙買加。馬伍德上尉於1731年9月5日去世。1731年9月,她由查爾斯·克勞福德(Charles Crauford)上尉指揮。她返回英國本土水域,並於1732年6月退役。同年,她由法蘭西斯·丹賽斯上尉指揮重新服役,在愛爾蘭水域服役。1734年,她由查爾斯·範肖上尉指揮,繼續駐守愛爾蘭海域。1735年,她調往北海。1736/37年,她回到英國本土水域。

|服役結束

她的破拆工作於1738年12月19日在德普特福德完成,並於1739年1月完成。

碧藍航線 萊姆 同人創作

碧藍航線 萊姆 同人創作


(部分內容參考於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1.9K會員
1.3K內容數
最詳盡的船艦歷史資訊、二戰各類軍武詳解,立志分享各種船艦資訊大全,本沙龍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以及資訊知識分享。
2025/10/31
珍珠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42門砲的五級戰艦,她參與了1718年對黑鬍子的追捕行動。
Thumbnail
2025/10/31
珍珠號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42門砲的五級戰艦,她參與了1718年對黑鬍子的追捕行動。
Thumbnail
2025/10/19
安妮女王復仇號是一艘18世紀早期的船,最著名的是被愛德華·蒂奇(他的綽號是黑鬍子)用作旗艦。這艘船的建造日期和地點尚不確定,在1710年之前沒有她的行動記錄,當時她以協和號的身份作為法國私掠船。
Thumbnail
2025/10/19
安妮女王復仇號是一艘18世紀早期的船,最著名的是被愛德華·蒂奇(他的綽號是黑鬍子)用作旗艦。這艘船的建造日期和地點尚不確定,在1710年之前沒有她的行動記錄,當時她以協和號的身份作為法國私掠船。
Thumbnail
2025/07/22
發現號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艦艇,於1789年下水,以喬治·溫哥華在其著名的1791-1795年探險隊中探索北美西海岸的領航艦而聞名。1798年,她被改裝為炮艦,並參與了哥本哈根戰役。此後,她先後擔任醫療船和監獄船,直至1831年。
Thumbnail
2025/07/22
發現號是一艘英國皇家海軍艦艇,於1789年下水,以喬治·溫哥華在其著名的1791-1795年探險隊中探索北美西海岸的領航艦而聞名。1798年,她被改裝為炮艦,並參與了哥本哈根戰役。此後,她先後擔任醫療船和監獄船,直至1831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加斯科涅號戰艦是法國海軍黎胥留級戰艦的4號艦,該艦的命名來自法國西南部行省加斯科涅,該艦的建造計劃出自法國海軍1938年補充計劃:由於1937年義大利再度追加了兩艘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艦的建造計劃,法國決定採取對等措施,追加兩艘黎胥留級戰艦的建造以保證地中海的軍事存在平衡。
Thumbnail
加斯科涅號戰艦是法國海軍黎胥留級戰艦的4號艦,該艦的命名來自法國西南部行省加斯科涅,該艦的建造計劃出自法國海軍1938年補充計劃:由於1937年義大利再度追加了兩艘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艦的建造計劃,法國決定採取對等措施,追加兩艘黎胥留級戰艦的建造以保證地中海的軍事存在平衡。
Thumbnail
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是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城級輕巡洋艦,她現在永久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由帝國戰爭博物館運營,貝爾法斯特號建造於1936年12月,為皇家海軍第一艘以北愛爾蘭首府命名的船艦。她於1938年3月17日下水,於1939年8月初開始服役。
Thumbnail
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是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城級輕巡洋艦,她現在永久停泊在倫敦泰晤士河上,由帝國戰爭博物館運營,貝爾法斯特號建造於1936年12月,為皇家海軍第一艘以北愛爾蘭首府命名的船艦。她於1938年3月17日下水,於1939年8月初開始服役。
Thumbnail
塔爾圖號大型驅逐艦(MNF Tartu)是法國海軍在1930年建造的6艘沃克蘭級大型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之一,依設計案排列為4號艦。其艦名取自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時法國海軍著名將領,也是大革命時期法國的國民英雄。
Thumbnail
塔爾圖號大型驅逐艦(MNF Tartu)是法國海軍在1930年建造的6艘沃克蘭級大型驅逐艦(contre-torpilleur)之一,依設計案排列為4號艦。其艦名取自美國獨立戰爭與法國大革命時法國海軍著名將領,也是大革命時期法國的國民英雄。
Thumbnail
一艘配備強大火砲和魚雷武器的高速戰艦。該艦以 1910 年代製定的項目為基礎,繼承了許多古老的特徵,包括在砲台中安裝反水雷砲,這艘戰艦的特點是其數量不多但精確的主砲,她擁有四座410毫米主炮及射程優良的魚雷發射器。
Thumbnail
一艘配備強大火砲和魚雷武器的高速戰艦。該艦以 1910 年代製定的項目為基礎,繼承了許多古老的特徵,包括在砲台中安裝反水雷砲,這艘戰艦的特點是其數量不多但精確的主砲,她擁有四座410毫米主炮及射程優良的魚雷發射器。
Thumbnail
勒馬爾號驅逐艦(Le Mars)是法國海軍靈巧級驅逐艦12號艦,於1928年完工,在1942年11月27日的法國艦隊土倫自沉事件中為防止落入納粹德國手中自行鑿沉。
Thumbnail
勒馬爾號驅逐艦(Le Mars)是法國海軍靈巧級驅逐艦12號艦,於1928年完工,在1942年11月27日的法國艦隊土倫自沉事件中為防止落入納粹德國手中自行鑿沉。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上,西歐上德國法西斯所向無敵,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國和德國對抗,德國海軍出動潛艇攻擊了英國海上運輸船隊,使英國運輸船損失慘重,影響了英國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力量,英國急需護航力量來保護海上生命線。
Thumbnail
二次大戰歐洲戰場上,西歐上德國法西斯所向無敵,只有隔海相望的英國和德國對抗,德國海軍出動潛艇攻擊了英國海上運輸船隊,使英國運輸船損失慘重,影響了英國繼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力量,英國急需護航力量來保護海上生命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