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藍歷史】來自黑鬍子的傳奇海盜船 - 安妮女王復仇號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電影神鬼奇航裡的安妮女王號

電影神鬼奇航裡的安妮女王號

安妮女王復仇號(Queen Anne's Revenge)是一艘18世紀早期的船,最著名的是被愛德華·蒂奇(他的綽號是黑鬍子)用作旗艦。這艘船的建造日期和地點尚不確定,在1710年之前沒有她的行動記錄,當時她以協和號的身份作為法國私掠船。倖存的船體結構特徵強烈表明她是由法國造船廠建造的,基於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圖案的差異。在法國服役數年後,她既作為海軍護衛艦也作為商船,其中大部分時間作為奴隸船,於1717年被黑鬍子俘獲。黑鬍子使用了這艘船不到一年,但將其作為旗艦俘獲了許多戰利品。

1718年5月,黑鬍子將船擱淺在托普塞爾灣(現稱為博福特灣),位於今卡特雷特縣。擱淺後,船員和補給被轉移到較小的船隻上。1996年,一家名為Intersal Inc.的私人公司發現了一艘船隻的殘骸,後來被確定為安妮女王復仇號,該船被列入美國國家史蹟名錄。沉船是在北卡羅來納州博福特灣附近發現的。

▪︎ 船艦數據

載重噸位:200噸 船長:31.4米(103英尺) 型寬:7.1米(23英尺) 乘員:300以內 武器裝備:據稱有40門大炮

1736年出版的插圖

1736年出版的插圖

|歷史

這艘被稱為「安妮女王復仇號」的船是一艘200噸的船,據信建於1710年。她被交給了雷內·杜蓋-特魯安(René Duguay-Trouin),並在他的服務下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來被改裝成一艘奴隸船,由南特的奴隸販子管理者雷內·蒙托丹(René Montaudin)經營,直到1713年在秘魯或智利出售。1716年11月,法國海軍曾短暫地重新獲得她,但五個月後,她被賣到法國用於商業,再次被用作奴隸船。1717年11月28日,她在西印度群島的馬提尼克島附近被黑鬍子和他的海盜們捕獲。 在馬提尼克島賣掉奴隸後,黑鬍子將這艘船作為旗艦,加裝重型火砲,並將其改名為「安妮女王復仇號」。這個名字可能源自於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在美洲被稱為「安妮女王戰爭」),黑鬍子可能曾在這場戰爭中服役於皇家海軍,也可能源於他對詹姆斯黨事業的同情(安妮女王是斯圖亞特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黑鬍子駕駛這艘船從非洲西海岸駛向加勒比海,沿途襲擊了英國、荷蘭和葡萄牙的商船。 1718年5月封鎖查爾斯頓港後不久,黑鬍子拒絕接受州長羅伯特·約翰遜提出的國王赦免,於1718年6月10日將安妮女王復仇號駛入北卡羅來納州博福特灣時擱淺。單桅帆船冒險號前船長大衛·赫里奧特提供的證詞稱:「薩奇的船安妮女王復仇號在托普塞爾灣的沙洲處擱淺。」他還表示:冒險號「也在薩奇的船隻附近擱淺」。黑鬍子隨後解散了他的艦隊,透過將物資轉移到較小的冒險號上逃脫。他將幾名船員困在附近的小島上,後來他們被船長史蒂德·博內救起。有人認為黑鬍子故意擱淺是作為驅散船員的藉口。不久之後,他在北卡羅來納州巴斯向英國總督查爾斯·伊登投降,並接受了國王對他和剩餘船員的赦免。然而,黑鬍子於當年晚些時候重操舊業,並於1718年11月在戰鬥中陣亡。

|發現與挖掘

1996年11月21日,私人研究公司 Intersal Inc. 發現了據信是「安妮女王復仇號」的沉船。Intersal 的營運總監 Mike Daniel 參考了公司總裁 Phil Masters 和海洋考古學家 David Moore 提供的歷史研究資料,最終找到了沉船。沉船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大西洋海灘梅肯堡州立公園近海約 1 英里 (1.6公里) 深的28英尺 (8.5公尺) 處。1997年3月3日,北卡羅來納州州長Jim Hunt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北卡羅來納州正在努力保護該遺址,並將為此盡一切努力。我們期待有一天所有北卡羅來納人都能親眼看到這些令人興奮的文物。」迄今為止,已鑑定出 30 門大砲,並已回收超過 30 萬件文物。這些大砲來自不同的國家,包括瑞典和英國,尺寸也各不相同,這與殖民海盜船員的裝備相符。 2006年11月和2007年,更多文物在現場被發現並打撈上來。這些額外的文物似乎支持了沉船就是安妮女王復仇號的說法。支持這一理論的證據之一是,沉船中的大砲是裝滿彈藥的。此外,沉船中的大砲數量超出了這種尺寸船隻的預期,而且這些大砲的品牌也各不相同。在打撈出的船尾部分,深度標記表明它是根據法國英尺測量法製作的。在一門大砲和一口銅鐘上發現的標記刻有1718年之前的日期,進一步支持了沉船就是安妮女王復仇號的說法。

碧藍航線 安妮女王

碧藍航線 安妮女王

截至2007年底,約三分之一的沉船已完全挖掘。部分船體,包括大部分龍骨和部分船尾柱,倖存了下來。重達1500磅(680公斤)的船尾柱於2007年11月被打撈上來。NCDNCR建立了「安妮女王復仇號」網站,以激發大眾對沉船發現的濃厚興趣。2008年打撈出的文物包括鬆散的陶瓷和錫鑞碎片、鉛濾網碎片、一個嵌套重物、砲裙、壓艙石、一個劍護手和一枚硬幣。 2010年實地考察季的目標包括將船上最大的一門主甲板火砲移至現場的大型文物存放區,對進行原位腐蝕處理的錨和火砲進行腐蝕讀數,將鋁合金陽極連接到剩餘的錨和火砲上,以便開始進行原位腐蝕處理,並繼續進行現場挖掘。 2011年,這艘船重 0.9 噸的錨被打撈上來,同時被打撈上來的還有一系列臨時武器,包括霰彈槍。

2011年8月29日,國家地理學會報道稱,北卡羅來納州已確認沉船為『安妮女王復仇號』,推翻了之前因缺乏確鑿證據而做出的結論。支持這一結論的具體文物包括:一枚刻有英國安妮女王半身像的黃銅硬幣,鑄造於她​​統治時期(1702-1714年);一個裝飾有鑽石和微型浮雕王冠的酒杯杯腳,為紀念​​安妮女王的繼任者喬治一世國王1714年的加冕典禮而製作;一把法國獵刀的殘骸,其半身像與1715與1715年宣稱繼承法國王位的路易十五國王非常相似;以及一個用於治療性病的尿道注射器,其控制標記表明該注射器於1707年至1715年間在法國巴黎製造。 2013年6月21日,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報道從安妮女王復仇號上打撈出兩門大砲。幾個月後,10月28日,考古學家又從沉船中打撈出五門大砲。 2014年10月24日,在沉船現場發現的30門火砲中,第23門被打撈上來。這門火砲長約140公分(56吋),重逾140公斤,可能是先前打撈上來的瑞典火砲的姊妹砲。2014年的野外作業期間,還發現了九顆砲彈、一根鐵栓和一枚手榴彈。

碧藍航線 珍珠和安妮女王

碧藍航線 珍珠和安妮女王

2018年1月,人們從一門大砲內的污泥中找到了16片紙張碎片,這些碎片經過鑑定。這些碎片來自愛德華·庫克船長所寫的《1708、1709、1710 和 1711 年南海及環球航行記》一書,書中講述了庫克在伍茲·羅傑斯的指揮下航行的故事;這些紙張很可能是從書中撕下來用作大砲的填料。沉船中發現的部分物品和文物已被長期借給史密森尼博物館,並在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展出。此外,一些文物被借給了巴黎的國家海洋博物館。 總共有30門已知大砲,其中24門已被挖掘出來。其中,六門鑄鐵大砲有鑄造標記或證明標記,顯示特定原產國。一門1⁄2磅炮帶有英國證明標記,一門 4 磅炮帶有英國證明標記和東薩塞克斯郡希思菲爾德熔爐廠約翰·富勒少校(1652-1722年)的鑄造標記,四門 1 磅炮帶有瑞典索德曼蘭省Ehrendals工廠的 Jesper Eliaeson Ehrencreutz 的鑄造標記。其中兩門 Ehrendal 大砲還帶有清晰的1713年日期標記。雖然沉船中已知的大砲有 30 門,但據估計黑鬍子還增加了大約 40 門大砲,大小不一。

|國家史蹟名錄

安妮女王復仇號於2004年被列入國家史蹟名錄。參考編號為04000148。她被列為北卡羅來納州所有,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博福特灣以南,北卡羅來納州將該沉船地點編號為31CR314。

神鬼奇航 安妮女王復仇號劇照

神鬼奇航 安妮女王復仇號劇照


(部分內容參考網路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異世界冒險者 傑洛斯
11.8K會員
1.3K內容數
最詳盡的船艦歷史資訊、二戰各類軍武詳解,立志分享各種船艦資訊大全,本沙龍收藏著來自各地的新奇物件,穿梭在各遊戲、小說、動漫、LARP領域,這裡提供我的生活發現、各類趣聞以及資訊知識分享。
2025/09/30
伊404號潛艇是日本帝國海軍一艘未完工的潛艇,為伊400級潛艇的第四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潛艇。在1960年代建造核彈道飛彈潛艇之前,此型一直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潛艇,日本帝國海軍稱這種潛艇為潛水特型潛水艦,是特型潛水艦的縮寫,她們是潛水艇航空母艦。
Thumbnail
2025/09/30
伊404號潛艇是日本帝國海軍一艘未完工的潛艇,為伊400級潛艇的第四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潛艇。在1960年代建造核彈道飛彈潛艇之前,此型一直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潛艇,日本帝國海軍稱這種潛艇為潛水特型潛水艦,是特型潛水艦的縮寫,她們是潛水艇航空母艦。
Thumbnail
2025/09/15
水無瀨號是川內級輕巡洋艦中因華盛頓海軍條約取消建造的船艦,是5500噸級的輕巡洋艦。5500噸級輕巡洋艦造艦計畫是依循八八艦隊案運作,然而1920年代過度擴軍且不產石油的日本,赫然發現全重油鍋爐軍艦雖然輸出動力大增,但重油成本非常高昂,日本國力平時消耗不起。
Thumbnail
2025/09/15
水無瀨號是川內級輕巡洋艦中因華盛頓海軍條約取消建造的船艦,是5500噸級的輕巡洋艦。5500噸級輕巡洋艦造艦計畫是依循八八艦隊案運作,然而1920年代過度擴軍且不產石油的日本,赫然發現全重油鍋爐軍艦雖然輸出動力大增,但重油成本非常高昂,日本國力平時消耗不起。
Thumbnail
2025/09/14
妙風號是二戰期間日本帝國海軍未建造的夕雲型驅逐艦之一,該級船艦日本海軍根據其計劃名稱將其稱為「A型驅逐艦(甲型駆逐艦)」。
Thumbnail
2025/09/14
妙風號是二戰期間日本帝國海軍未建造的夕雲型驅逐艦之一,該級船艦日本海軍根據其計劃名稱將其稱為「A型驅逐艦(甲型駆逐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愛丁堡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Edinburgh)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城級輕巡洋艦(Town-class),也是被稱為愛丁堡亞級(Edinburgh sub-class)的最後兩艘城級輕巡洋艦中的第一艘。愛丁堡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經歷了許多戰鬥,特別是在北海和北冰洋。
Thumbnail
愛丁堡號輕巡洋艦(英語:HMS Edinburgh)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艘城級輕巡洋艦(Town-class),也是被稱為愛丁堡亞級(Edinburgh sub-class)的最後兩艘城級輕巡洋艦中的第一艘。愛丁堡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經歷了許多戰鬥,特別是在北海和北冰洋。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圻號巡洋艦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後的艦隊重建計畫中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購置的防護巡洋艦(又稱穹甲快船),1896年下水,1898年服役,1937年9月25日為阻止日軍溯長江西進自沉長江江陰航道阻塞線上,1960年打撈出水後拆毀。
Thumbnail
海天號防護巡洋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為海天級防護巡洋艦(或稱海圻級)首艦。本艦為清朝在甲午戰爭後重建海軍時期擁有的大型軍艦之一,然並未來得及發揮太多作用,便在日俄戰爭之初觸礁沉沒,本艦艦名在西方著作中多按當時的拼音寫作Hai Tien。
Thumbnail
海天號防護巡洋艦是清朝末期訂購的一艘防護巡洋艦,為海天級防護巡洋艦(或稱海圻級)首艦。本艦為清朝在甲午戰爭後重建海軍時期擁有的大型軍艦之一,然並未來得及發揮太多作用,便在日俄戰爭之初觸礁沉沒,本艦艦名在西方著作中多按當時的拼音寫作Hai Tien。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鞍山(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1936年9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代號一九八廠)開始建造大部件,原名「匆忙」號(Поспешный)。
Thumbnail
金鹿號是英國探險家、著名海盜德雷克,在環球航行時,為紀念通過麥哲倫海峽剩下的最後一艘船,德瑞克將之改名為金鹿號(Golden Hind),因為此船贊助人海頓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隻金鹿,船型為大航海時代的蓋倫型三桅帆船,全船長約26米。
Thumbnail
金鹿號是英國探險家、著名海盜德雷克,在環球航行時,為紀念通過麥哲倫海峽剩下的最後一艘船,德瑞克將之改名為金鹿號(Golden Hind),因為此船贊助人海頓爵士的徽章盾牌上是一隻金鹿,船型為大航海時代的蓋倫型三桅帆船,全船長約26米。
Thumbnail
華甲(韋氏拼音:Hwa Chia)號水上飛機母艦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第二艘水上飛機母艦,前身是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二戰時被變為日本運輸艦「榆林丸」,原為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China),一戰爆發時遠東航線上的奧匈商船前往上海避難,但在1917年3月就被國民政府接管。
Thumbnail
華甲(韋氏拼音:Hwa Chia)號水上飛機母艦是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第二艘水上飛機母艦,前身是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二戰時被變為日本運輸艦「榆林丸」,原為奧匈帝國的商船「中國號」(China),一戰爆發時遠東航線上的奧匈商船前往上海避難,但在1917年3月就被國民政府接管。
Thumbnail
歷史上並沒有關於「皇家幸運號」的相關記載,卻有這麼一段歷史,是關於皇家辛運號船長的紀錄,而碧藍航線裡皇家幸運號的外觀就是以這位船長的模樣為原型。
Thumbnail
歷史上並沒有關於「皇家幸運號」的相關記載,卻有這麼一段歷史,是關於皇家辛運號船長的紀錄,而碧藍航線裡皇家幸運號的外觀就是以這位船長的模樣為原型。
Thumbnail
勝利號,英國海軍名艦,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第一次參戰即俘獲法國「獨立獸角號」巡航艦。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附近爆發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霍雷肖納爾遜勳爵指揮的英國艦隊一舉擊敗了由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確立了英國作為海上強國的霸主地位。
Thumbnail
勝利號,英國海軍名艦,這艘名艦於1759年開始建造,1778年開始服役,第一次參戰即俘獲法國「獨立獸角號」巡航艦。1805年在西班牙特拉法爾加角附近爆發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以霍雷肖納爾遜勳爵指揮的英國艦隊一舉擊敗了由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確立了英國作為海上強國的霸主地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