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留下來陪我」 - 讀後小記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本書是由林靜芸醫師所著,內容可概分為兩部分:

前半段書寫林芳郁與林靜芸兩位醫師的成長、相識、相戀過程以及林芳郁院長在醫、政界的過往經歷,依作者自身對丈夫的了解對其前半生進行側寫,同時交錯兩人親友、舊識、學生等撰文的內容,讓人對林院長的生平為人有更多一點的了解。

後半段則透過靜芸醫師從一開始面對失智症的來襲到她幾至崩潰,而後因緣巧合找到她書中暱稱二女兒的外籍看護阿迪後,慢慢轉變角色方從深淵走出,患者及兩位照護者一路走來所經歷的點滴。

我看完後轉頭第一句對妻所說的是:這應該是作者想為林芳郁院長的人生留下足跡所寫的吧,書中常寫到林院長一生信奉的是對的事情就去做,寫回憶錄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實無必要,但因為失智症的緣故,或許林院長已經遺忘部分的自己了,而靜芸醫師不希望其他人隨著歲月流逝也忘記他。因此透過回憶以及從其他人的口中,拼湊出林芳郁院長的前半生軌跡,記錄下過去與現在。

認真說在之前我對林芳郁院長的印象實為薄弱,只知道他是名醫、當過官、兒子是林之晨,僅只而已。讀完此書之後,對於如何創造出他這些外在身分的內在有了較多的了解,他是一個我兒時所受教育中那種老派的讀書人,這裡的老派並非貶抑之意,相較於現今社會功利導向、利益交錯乃至於接近是非道德淪喪的氛圍,溫文儒雅、盡忠職守、堅毅不拔乃至於堅持不收紅包、杜絕紅包文化的醫者父母心這樣的老派風骨更讓人覺得難能可貴。

書中有幾句外人對林院長的評語,例如:OOO沒有朋友、林芳郁沒有敵人。但我印象最深的是裡面有一句柯文哲對於林芳郁的評語:為人處世完美。能讓心高氣傲的柯文哲這樣說,想來品性人格真的令人佩服。

至於兩位林醫師之間鶼鰈情深的部分,我覺得我跟妻目前大概只有時間比他們少(沒辦法,畢竟他們比我們早出生早相識相戀很多年),我有自信感情方面不下他們,所以對這部分的書寫內容感覺反而沒那麼深。

而後半段是作者提到院長罹患失智症的可能遠因、發生後的情形以及家人的心路歷程,這部分因為每家的個別狀況不同,方法參考即可,但作者願意自我揭露所遇到的困境與心情,或許能讓同樣處境的人心裡有個出口,遇到這樣的問題沒有誰對誰錯,沒有命好命差,千萬不要因此而自我否定。

而我認為書中提到最重要的一點是:對抗疾病、照護患者是長期抗戰,千萬不要因為不想讓外人知道、或者是不放心他人照顧品質而堅持親力親為,這樣只會拖垮自己。至於要用甚麼方法,總是能找到對應的資源。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上次在醫院遇到的那位婆婆(即使忘了全世界,我也不會忘記妳。)臺灣已是高齡化社會,長照的急迫性越來越高,不知道未來會遇到甚麼事情,但我會努力的讓自己成為臨終前頂多臥床兩周的老人,或者該這樣說,我會讓自己維持強壯,能照顧妻到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不是阿極的沙龍
3會員
18內容數
2025/10/29
那一日傍晚,結束拜訪客戶行程後的歸心似箭,從大坪林要回到永春的路好遠。 心裡盤算著要到西門換車,但身體卻反射式的去古亭、去東門、去忠孝新生連續換車,只為了心理上的距離,總覺得到了忠孝新生就快到家了。 車廂裡尚未擠滿下班或放學的人潮,深吸了一口氣正想戴上耳機,身旁傳來一個小朋友不停唉唉叫的聲音。
2025/10/29
那一日傍晚,結束拜訪客戶行程後的歸心似箭,從大坪林要回到永春的路好遠。 心裡盤算著要到西門換車,但身體卻反射式的去古亭、去東門、去忠孝新生連續換車,只為了心理上的距離,總覺得到了忠孝新生就快到家了。 車廂裡尚未擠滿下班或放學的人潮,深吸了一口氣正想戴上耳機,身旁傳來一個小朋友不停唉唉叫的聲音。
2025/10/26
前幾天突然收到一封信,原來是Mobile01傳來的一封私訊通知,發訊息來的人竟然是看到我2017年發文的內容,而他最近也遇到同樣的困境,因此發訊息給我想要尋求一點諮詢協助。 故事有點長,簡單來說跟房子漏水有關,有興趣知道故事過程的人可以參考當年我發的文。 或者是覺得字太小的話請移駕去當年那一樓看
2025/10/26
前幾天突然收到一封信,原來是Mobile01傳來的一封私訊通知,發訊息來的人竟然是看到我2017年發文的內容,而他最近也遇到同樣的困境,因此發訊息給我想要尋求一點諮詢協助。 故事有點長,簡單來說跟房子漏水有關,有興趣知道故事過程的人可以參考當年我發的文。 或者是覺得字太小的話請移駕去當年那一樓看
2025/10/24
這本書是前田裕二先生所著,這個筆記方法的起源跟他的過去經歷有關,這邊我不贅述,有興趣的人可以閱讀本書。 今天先整理前田筆記法的三個項目:事實記錄,抽象思考,轉化應用。這三個項目個別的重點如下。 事實記錄:提升語言力、以精煉的語言紀錄當下的想法、事情的重點與觀察到的現象 抽象思考:抽象思考最重要
2025/10/24
這本書是前田裕二先生所著,這個筆記方法的起源跟他的過去經歷有關,這邊我不贅述,有興趣的人可以閱讀本書。 今天先整理前田筆記法的三個項目:事實記錄,抽象思考,轉化應用。這三個項目個別的重點如下。 事實記錄:提升語言力、以精煉的語言紀錄當下的想法、事情的重點與觀察到的現象 抽象思考:抽象思考最重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我己見,積極態度》 話說林立蓮是位退休教官,民國 48 年 (1959 年) 生。早期爸爸媽媽從大陸安徽跟隨撤退過來。在台灣戒嚴時期,父親是軍職生涯,官階不小。定戶在台灣省台北,所以從小在優渥環境中成長,做事嚴謹,話少不容易近人。 在她世界裡,孤身寂寞是規律,言笑輕浮是不端。標準軍人儀態,來
Thumbnail
《自我己見,積極態度》 話說林立蓮是位退休教官,民國 48 年 (1959 年) 生。早期爸爸媽媽從大陸安徽跟隨撤退過來。在台灣戒嚴時期,父親是軍職生涯,官階不小。定戶在台灣省台北,所以從小在優渥環境中成長,做事嚴謹,話少不容易近人。 在她世界裡,孤身寂寞是規律,言笑輕浮是不端。標準軍人儀態,來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作者劉宗瑀 Lisa Liu長庚醫學院畢,長庚醫院外科訓練,現任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與老公蜜蜂先生為國小同學,兩個女兒及三隻狗狗的媽媽,她也是「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的原型主角。   摘錄自內容簡介 這本書裡的所見所聞,是作者親身體驗,融合了求學、北中南不下五間醫院的所有經歷。
Thumbnail
作者劉宗瑀 Lisa Liu長庚醫學院畢,長庚醫院外科訓練,現任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與老公蜜蜂先生為國小同學,兩個女兒及三隻狗狗的媽媽,她也是「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的原型主角。   摘錄自內容簡介 這本書裡的所見所聞,是作者親身體驗,融合了求學、北中南不下五間醫院的所有經歷。
Thumbnail
芳療師媽媽在負離子團隊盛會上,分享與靜宜老師的感人相遇和成長故事,以及對直銷制度的反思和感悟。這是一篇充滿正能量與感動的分享,帶給人們對生活意義與助人事業的思考。
Thumbnail
芳療師媽媽在負離子團隊盛會上,分享與靜宜老師的感人相遇和成長故事,以及對直銷制度的反思和感悟。這是一篇充滿正能量與感動的分享,帶給人們對生活意義與助人事業的思考。
Thumbnail
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林燃老師的新頻道"林燃故事屋"正式開播了。作為一位資深的故事家和暢銷作家,林燃老師一直以來都在用她獨特的方式,將知識和智慧傳遞給大家。現在,通過這個全新的平台,她將能夠更好地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常常忽視了生活中最簡
Thumbnail
親愛的朋友們: 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林燃老師的新頻道"林燃故事屋"正式開播了。作為一位資深的故事家和暢銷作家,林燃老師一直以來都在用她獨特的方式,將知識和智慧傳遞給大家。現在,通過這個全新的平台,她將能夠更好地與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見解。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常常忽視了生活中最簡
Thumbnail
〈追憶〉(改編自林子祥〈追憶〉,原作詞者為林振強)
Thumbnail
〈追憶〉(改編自林子祥〈追憶〉,原作詞者為林振強)
Thumbnail
這本是我很支持的BL小說作家林落老師的新書,入手之後利用年假期間讀完了。《歌手的職業素養》描述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小歌手蘇奕找上大老闆任陌非,嘗試用自己的身體換取資源;一開始是純粹的肉體關係,但是隨著時間過去,糾纏漸深,兩人逐漸克服各種問題,面對彼此、也面對自己的真心。
Thumbnail
這本是我很支持的BL小說作家林落老師的新書,入手之後利用年假期間讀完了。《歌手的職業素養》描述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小歌手蘇奕找上大老闆任陌非,嘗試用自己的身體換取資源;一開始是純粹的肉體關係,但是隨著時間過去,糾纏漸深,兩人逐漸克服各種問題,面對彼此、也面對自己的真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