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賒帳本」到「塑膠卡」:信用卡這玩意兒,原來是怕欠人情才發明的?​​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走進咖啡廳,你習慣性掏出信用卡「滴」一聲;網購時,滑手機點「信用卡付款」——現在的「先享受後付款」,簡直像呼吸一樣自然。但你可能沒想過:幾十年前的人想賒帳,得看老闆臉色寫賬本;想出國消費,得帶一疊銀行匯票。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信用卡」的誕生史——這張小卡片,咋就成了現代人的「第二錢包」?裡頭藏著多少怕欠人情、怕丟臉的小心思?

​沒有信用卡的年代:賒帳靠「刷臉」,出國靠「扛匯票」​

想像你是1950年代的美國白領:下班想去高級餐廳吃牛排,兜裡只有5塊錢,但牛排要20塊。怎麼辦?

  • ​看老闆臉色​​:常去的餐廳老闆認識你,可能在賬本記「約翰欠15塊」,下次帶錢再還(但新餐廳絕對不理你)
  • ​扛匯票出國​​:想度假去歐洲?得提前去銀行買「旅行支票」,兌換時還要簽字畫押,丟了還得掛失(比現在丟手機還麻煩)
  • ​借錢怕丟臉​​:找朋友借?開口前得先想「他会不会覺得我窮酸?」,還錢時還得請喝咖啡「還人情」
這時候的「先消費後付款」,全靠「熟人信任」和「手寫賬本」——稍微跨點界,就變成「欠人情」或「丟錢包」的尷尬事!

​信用卡雛形:從「商店信用卡」到「旅行神器」,有人因為「賒帳丟臉」搞出大發明!​

信用卡的誕生,得感謝一個「死要面子」的紐約人——​​弗蘭克·麥諾瓦​​。1949年,他跟朋友去高級餐廳吃飯,掏錢時發現錢包空了,當場尷尬到腳趾摳地。朋友笑他:「你咋不早說?我們可以賒帳啊!」麥諾瓦卻惱了:「賒帳要記賬本,多沒面子!」

這事兒刺激了他:​​要是有一張卡,能在所有餐廳賒帳,還不用看老闆臉色多好?​​ 於是他拉了幾個朋友,搞出世界第一張「餐飲專用信用卡」——「Diners Club卡」!

卡片的「三大創舉」:把「面子」變成「生意」

  • ​跨店通用​​:在簽約餐廳都能刷,不用每家店記賬本(麥諾瓦親測:再也不用尷尬問「能賒嗎?」)
  • ​月底統一還款​​:不用每次賒帳都還錢,月底收到賬單一次結清(解決「賒一頓還一頓」的麻煩)
  • ​收年費賺錢​​:每張卡收5美元年費,商家抽成——原來信用卡從誕生就是門生意!

後來這張卡火到連美國運通都眼紅,1958年推出「美國運通卡」,主打「出國旅行不用扛匯票」。至此,信用卡從「餐飲小圈子」闖進「全球消費」大舞台!

​現代信用卡誕生:銀行搶灘,磁條卡取代「紙卡片」​

Diners Club和運通卡火了,但有个大問題:​​卡片是紙做的,丟了能補,偽造卻難防​​!加上只能記賬,沒法直接刷卡扣錢,用起來還是麻煩。

這時候,銀行跳出來搞事情了:

  • ​1959年,美洲銀行發行「BankAmericard」​​:第一張塑料信用卡!用硬質塑膠代替紙,還加了「凸印號碼」防偽(摸起來有凹凸感)。
  • ​1970年代,磁條卡問世​​:卡片背面加一條磁條,存儲持卡人資訊,刷卡機「唰」一聲就能讀取(再也不用手寫賬單!)
  • ​1990年代,晶片卡登場​​:磁條太容易被複製?換成加密晶片,盜刷難度飆升(現在的信用卡都這樣!)

銀行這波操作,把信用卡從「身份象徵」變成「全民支付工具」——普通人也能輕鬆擁有,還不用怕丟臉賒帳!

​信用卡的本質:從「怕欠人情」到「信任機器」,我們到底在買什麼?​

看完這段歷史,你會發現:信用卡的核心從不是「先消費後付款」,而是​​用機構信用替代個人信用​​。

  • 早期商店卡:靠「餐廳老闆認你」的個人信用;
  • Diners Club:靠「卡組織背書」的商業信用;
  • 現代信用卡:靠「銀行+卡組織」的雙重信用(就算你賴帳,銀行會先墊錢給商家)。

下次你刷信用卡買東西,別忘了:這張小卡片背後,是幾百年人類想「體面消費」的執念——從怕欠人情到信機構,我們用技術和制度,把「面子」變成了「便利」。

​結語:信用卡會消失嗎?或許它會變成你手機裡的「數位分身」​

有人說,移動支付會讓信用卡下崗。但不管形式怎麼變,信用卡的核心需求永遠在:我們需要一個「專業的第三方」,幫我們體面地「先享受後付款」,更幫我們管理消費、累積信用。

就像有人愛用實體卡刷存在感,年輕人只用手機支付——變的是「信用卡的樣子」,不變的是我們對「消費自由」和「體面生活」的嚮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亦幻亦真百科
4會員
530內容數
虛幻與現實的交織,聊聊虛幻幻與現實的那些事
亦幻亦真百科的其他內容
2025/10/31
刷手機付款時,你指尖劃過的「」和「¥」,看起來像隨便畫的兩筆,實則藏著幾百年貨幣戰爭、殖民血淚,甚至海盜搶劫的歷史!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兩個「最熟悉的陌生符號」——美元的「」和人民幣的「¥」,到底是誰發明的?為啥長這樣?背後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奇葩故事? ​​$符號:從西班牙銀幣到美國國旗,海盜最愛
2025/10/31
刷手機付款時,你指尖劃過的「」和「¥」,看起來像隨便畫的兩筆,實則藏著幾百年貨幣戰爭、殖民血淚,甚至海盜搶劫的歷史!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兩個「最熟悉的陌生符號」——美元的「」和人民幣的「¥」,到底是誰發明的?為啥長這樣?背後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奇葩故事? ​​$符號:從西班牙銀幣到美國國旗,海盜最愛
2025/10/31
去銀行填單、簽合約,你一定見過「壹萬元整」「貳佰叄拾元」這種「放大版數字」。明明小寫「10000」「230」更省地方,為啥偏要寫成歪歪扭扭的「大寫」?難道是古人閒得慌搞藝術?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堆「看起來很麻煩」的金額大寫,到底咋「長」出來的?裡頭藏著多少古人防騙、防賊的血淚史? ​​沒有大寫
2025/10/31
去銀行填單、簽合約,你一定見過「壹萬元整」「貳佰叄拾元」這種「放大版數字」。明明小寫「10000」「230」更省地方,為啥偏要寫成歪歪扭扭的「大寫」?難道是古人閒得慌搞藝術?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這堆「看起來很麻煩」的金額大寫,到底咋「長」出來的?裡頭藏著多少古人防騙、防賊的血淚史? ​​沒有大寫
2025/10/31
走進巷口銀行,你習慣插卡提款、滑手機轉帳,看著餘額數字發呆。但你知道嗎?幾百年前的老祖宗想存錢,得把白銀埋進後花園;想借錢,得押房契給「錢莊老大」,利息高到一年翻倍。今天咱們就来扒一扒「銀行」這個現代金融心臟——它打哪兒來?為啥我們敢把血汗錢交給一個「機構」,而不是七大姑八大姨? ​​沒有銀行的年
2025/10/31
走進巷口銀行,你習慣插卡提款、滑手機轉帳,看著餘額數字發呆。但你知道嗎?幾百年前的老祖宗想存錢,得把白銀埋進後花園;想借錢,得押房契給「錢莊老大」,利息高到一年翻倍。今天咱們就来扒一扒「銀行」這個現代金融心臟——它打哪兒來?為啥我們敢把血汗錢交給一個「機構」,而不是七大姑八大姨? ​​沒有銀行的年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信用卡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付款方式,各家銀行為了推銷自己推出的信用卡、進而行銷自家其他產品,紛紛在首刷禮、刷卡優惠跟消費通路開始比拚。 而身為聰明的消費者,到底該怎麼挑選信用卡才好呢,讓阿旺提供你一些整理跟參考,讓你在選擇信用卡的道路上不迷惘! 挑選適合自己的回饋種類 現在市面上
Thumbnail
信用卡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付款方式,各家銀行為了推銷自己推出的信用卡、進而行銷自家其他產品,紛紛在首刷禮、刷卡優惠跟消費通路開始比拚。 而身為聰明的消費者,到底該怎麼挑選信用卡才好呢,讓阿旺提供你一些整理跟參考,讓你在選擇信用卡的道路上不迷惘! 挑選適合自己的回饋種類 現在市面上
Thumbnail
成功核卡後,收到實體信用卡最關注的應該就是「信用卡額度」了吧!你知道你的信用卡額度是怎麼給的嗎?額度多少算高呢?有些人會覺得只要有繳清卡費就好,刷好刷滿沒關係?其實你是在害你自己!本篇fincake帶你一次搞懂信用卡額度,不論是信用卡額度怎麼給、「信用卡額度使用率」怎麼算?額度怎麼查?帶你一次瞭解。
Thumbnail
成功核卡後,收到實體信用卡最關注的應該就是「信用卡額度」了吧!你知道你的信用卡額度是怎麼給的嗎?額度多少算高呢?有些人會覺得只要有繳清卡費就好,刷好刷滿沒關係?其實你是在害你自己!本篇fincake帶你一次搞懂信用卡額度,不論是信用卡額度怎麼給、「信用卡額度使用率」怎麼算?額度怎麼查?帶你一次瞭解。
Thumbnail
大家在申辦銀行信用卡時,一定都有這種經驗,只看到信用卡偌大的回饋趴數,卻不小心忽略掉了注意事項中的一般消費定義,在實際刷卡後發現許多地方根本就吃不到回饋,別擔心!救星來了,本篇除了統整信用卡常見的非一般消費之外,還會教你特定信用卡的一般消費怎麼看喔!趕快跟著fincake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大家在申辦銀行信用卡時,一定都有這種經驗,只看到信用卡偌大的回饋趴數,卻不小心忽略掉了注意事項中的一般消費定義,在實際刷卡後發現許多地方根本就吃不到回饋,別擔心!救星來了,本篇除了統整信用卡常見的非一般消費之外,還會教你特定信用卡的一般消費怎麼看喔!趕快跟著fincake一起看下去吧~
Thumbnail
      你的手中有幾張信用卡?你對每張卡的繳費日都清楚嗎?
Thumbnail
      你的手中有幾張信用卡?你對每張卡的繳費日都清楚嗎?
Thumbnail
2024年許多銀行對於小資族使用「免費」機場接送、貴賓室的權益幾乎都是大大縮減,權益門檻相對高,例如以前只要機票團費刷該卡80%可以使用,現在可能新增規定要達NT$10,000或NT$20,000以上才能使用「免費」的服務;同時,除了門檻提高之外,「一般卡別」幾乎是沒有「免費使用」的權益,都剩下銀行
Thumbnail
2024年許多銀行對於小資族使用「免費」機場接送、貴賓室的權益幾乎都是大大縮減,權益門檻相對高,例如以前只要機票團費刷該卡80%可以使用,現在可能新增規定要達NT$10,000或NT$20,000以上才能使用「免費」的服務;同時,除了門檻提高之外,「一般卡別」幾乎是沒有「免費使用」的權益,都剩下銀行
Thumbnail
在兩年多前,我寫了想理財,更應該持有信用卡一文,除了自身也是信用卡狂熱擁抱者,同時,也是因為我不太認同部分教人理財的專家,總是教人不要辦信用卡為理財守則。 工具是中性的,是好是壞,端看使用的人是用什麼觀念去操作。 不改掉愛花錢的壞習慣,就算沒有辦信用卡,也是會亂花錢。 我老公有一個朋友G很堅持不辦信
Thumbnail
在兩年多前,我寫了想理財,更應該持有信用卡一文,除了自身也是信用卡狂熱擁抱者,同時,也是因為我不太認同部分教人理財的專家,總是教人不要辦信用卡為理財守則。 工具是中性的,是好是壞,端看使用的人是用什麼觀念去操作。 不改掉愛花錢的壞習慣,就算沒有辦信用卡,也是會亂花錢。 我老公有一個朋友G很堅持不辦信
Thumbnail
先買後付,越刷越多! 還記得每一筆刷卡消費嗎? 每次收到信用卡帳單的時候
總是發現買的東西怎麼好多
, 但怎麼都想不起來的那幾筆刷卡,,, "又超支了,就先繳的最低費用" 這些是不是你的心情寫照呢? 當你便利的使用信用卡消費時, 
如果不好好規劃和管理
非常有可能落入負債的風險! 
使用信用卡
Thumbnail
先買後付,越刷越多! 還記得每一筆刷卡消費嗎? 每次收到信用卡帳單的時候
總是發現買的東西怎麼好多
, 但怎麼都想不起來的那幾筆刷卡,,, "又超支了,就先繳的最低費用" 這些是不是你的心情寫照呢? 當你便利的使用信用卡消費時, 
如果不好好規劃和管理
非常有可能落入負債的風險! 
使用信用卡
Thumbnail
除了現金外,信用卡是近代最常使用工具,為何信用卡可以取代現金,可以追溯人本身的性用是有價值的,信用=價值,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而銀行為何要發信用卡?就是希望你跟銀行借用未來的錢,銀行來賺取手續費與利息。 重點一:錢的本質是信用 信用卡優點 1、不用隨身攜帶大筆現金。 重點二:成也信用,敗也信用
Thumbnail
除了現金外,信用卡是近代最常使用工具,為何信用卡可以取代現金,可以追溯人本身的性用是有價值的,信用=價值,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而銀行為何要發信用卡?就是希望你跟銀行借用未來的錢,銀行來賺取手續費與利息。 重點一:錢的本質是信用 信用卡優點 1、不用隨身攜帶大筆現金。 重點二:成也信用,敗也信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