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股癌-Podcast-25.11.01
**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價格區間會引發完全不同的市場敘事與情緒,價格往往塑造共識而非純粹反映基本面。
*大家在價格高時容易集體相信公司的好,價格低時則傾向把同公司當作垃圾股賣光光。*若能拉出一個穩定的區間,形成共識與穩定的價格帶,對長期價值發現是最理想的情況。
**實務建議與作者的態度調整
*對於是否公開持股與言論,傾向謹慎,避免引來散戶無秩序的介入。
*在選股與持股上,逐漸從情緒驅動轉為以年度檢視、分散風險與長期觀察為主。
*對於市場上能夠點火的人,既佩服其能力,也認清自己資金與操作風格的限制,選擇與自身風格相符的操作路徑。
**市場兩極化現象與AI資金流動分析
*本週市場延續上週格局,主要由少數AI龍頭撐起指數。
*非AI族群如消費性、車用表現疲弱,反映中低收入族群消費下滑。
*部分人縱使市場獲利豐厚,仍選擇不消費、反而將資金持續投入市場,形成有錢但不花的現象。
*這使得市場出現明顯的貧富分化與資金集中效應。
*AI相關產業與資產階級享受資本利得,而其他群體則面臨消費疲軟與景氣壓力,導致指數繁榮與實體經濟感受落差。
*投資人不宜以傲慢態度評論他人盈虧,市場終究輪動,有盛也有衰。
**AWS供應鏈回溫與資金回流PCB板塊
*近期AWS供應鏈出現明顯轉強。
*過去遭市場放空或被傳利空的供應鏈如Cradle、Astera Labs與貿聯(3665)相繼反彈創高,顯示市場結構開始轉變。
*AWS財報表明資料中心電力擴充迅速,近12個月新增3.8GW,預計2027年翻倍,需求強勁打臉先前拉貨放緩謠言。
*AWS明確指出伺服器供不應求,推動伺服器、板材、光通訊及銅箔基板族群如高技(5439)、智邦、精成科、台光電、台燿、金像電等同步轉強。
*資金輪動由記憶體、被動元件回流至PCB,前期被市場拋棄的族群快速反攻,形同一次大規模的洗盤再上。
**AWS鏈先前暴跌令投資人普遍恐懼,許多人在低點不敢加碼而錯過反彈。
*隨著市場資歷增加,自信反而下降,因為環境變化難以預測。
*市場波動需以共存心態看待,短線殺盤常伴隨快速反彈,長線投資者不宜被短期震盪左右。
*避免因追高或被假消息影響而被修理。
**AI基礎建設與長線趨勢未歇
*AWS在earnings call中重申AI基礎建設的投資持續擴張,並強調自家Trainium晶片效能卓越。
*市場關注Trainium 3供應鏈分配,AL-CHIP與Marvell皆受矚目,認為AL-CHIP的機會較大。
*隨著AWS、Google、Microsoft等巨頭同步上修CapEx,AI基礎設施投資潮仍在持續,整體AI循環尚未結束。
*雖然最終可能形成泡沫,但泡沫生成期往往漫長,投資人不宜過早唱衰。
*策略上應持續跟蹤市場與法說會訊息,避免預設立場,以實際數據與趨勢為依歸。
**AI供應鏈現況與市場策略現象
*AI需求全面強勁,光通訊元件拉貨潮明顯。Nvidia採取策略性掃貨行動,包下市場上可得的產能。
*目的不僅是滿足自身需求,更是排擠競爭者。
*即使未必需要那麼多貨,也先行鎖產能,造成其他廠商無法接單。
*在TSMC端,Nvidia與Broadcom等客戶下單量翻倍,但台積不一定全數允許。
*因為過往景氣反轉時,這些大客戶常臨時砍單,工廠擴產後無法銷貨導致虧損。這形成典型的長鞭效應風險。
**產能卡位與競爭排擠策略
*TSMC的CoWoS產能有限,誰先包到誰就能壓制對手。
*這種卡產能的行為不僅見於光通訊與機械代工,記憶體、電力與土地也成為新戰場。
*企業透過搶占瓶頸資源(bottleneck),確保自身AI伺服器部署優勢。
**HBM4與三星合作動態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期赴韓國綁樁,因HBM4在三星表現優異,預期三星將提升市佔。
*市場傳出相關合作消息後,資金湧入三星股票。
*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也曾訪亞,雖有募資考量,但同樣在尋找供應鏈關鍵節點。
**AI產業的瓶頸與資源爭奪
*記憶體成為AI發展瓶頸,缺乏高頻寬記憶體就無法進行高效訓練。
*美國科技巨頭更進一步搶奪電力與土地,確保伺服器有穩定供電。
*近期財報會議中,企業以GW(電力容量)作為伺服器擴張單位,凸顯電力資源的重要性。
**投資觀察與潛在機會
*光通、TSMC等領域交易擁擠,但只要出現新一輪綁樁或掃貨現象,就代表CSP(雲端服務供應商)發現新瓶頸,可能引發下一波供需反轉與漲價潮。
**通膨壓力與產業兩極化
*過去半年至三季觀察,供應鏈普遍漲價,從被動元件到銅箔板、伺服器整機皆上漲。
*AI與科技產業的致富效應推高成本,預示通膨回升。
*但同時,Amazon等巨頭裁員潮反映出實體經濟疲弱,部分產業出現失業與放無薪假現象,對通膨形成抵消。
**總經分析的侷限與產業觀察價值
*總經預測難度高,變數眾多,即便最強分析師也難以長期準確。
*相比之下,產業面分析更具實證性,能透過訂單、報價變化追蹤趨勢,如記憶體報價能直觀反映供需狀況。
**市場的不確定性與短期機會
*全球經濟朝越來越難看懂的方向前進。
*對投資者而言,雖無法預見長期能見度,但仍能把握短期變化,例如Amazon執行長Andy Jassy的最新發言所帶出的交易機會。
**市場操作難度提升與績效波動
*10月至11月的市場操作難度明顯提高,9月是爆擊月,績效表現出色,但進入10月後,雖然持股輪動仍跟得上節奏,但感受到市場結構的改變,行情主要由幾檔大型權值股帶動,而中小型股表現普遍疲弱。
*若投資人手中持有中小型股,近期常有踩地雷的感覺,容易遇到股價急跌或爆雷。
*市場呈現由大型權值股撐盤的結構,指數雖強但體感卻弱,這讓操作難度增加。
*回顧9月曾以指數部位操作獲利豐厚,但後來將資金轉回個股,雖然戰勝指數,但事後反思若持續留在指數可能更佳,顯示操作抉擇的難度與時機的重要性。
**強調未來會更著重於產業趨勢與實戰經驗的分享,而非單純公開持股。
*因為持股與題材操作往往具有階段性,不同時間、不同節奏下的決策結果差異極大。
*曾在旺宏題材中太早獲利了結,後續看似錯過漲停,但隨後股價回檔,回頭看反而慶幸提早出場。
*這顯示投資的節奏與週期性變化很難預測,短線漲跌未必代表操作錯誤。
**RFID產業趨勢與Impinj案例
*過去介紹過的美國RFID公司Impinj(NASDAQ: PI)。
*該公司技術應用於Uniqlo自助結帳系統,透過商品標籤內的RFID tag自動識別商品與價格,是全球市場的主要領導者之一。
*回憶當時看好這個新興產業趨勢,但公司股價從約60–70美元重挫,跌到爛掉。
*坦言自己並未持有,也沒有抱住這段趨勢,因此無法預測短期股價走向。
*此案例說明:即使掌握產業發展方向,也不代表能精準掌握股價節奏,投資應專注於產業長期發展與自身買賣點的紀律。
*整段談話核心在於操作難度與週期切換的體感。
*市場環境變化快速,短線操作容易受情緒與結構影響。
*與其執著於短線漲跌,不如聚焦長期產業趨勢、持續提升對產業的理解與進出點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