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氛蠟燭製作流程解析:從原料選擇到香氣熟成的完整指南
一、選擇蠟材:質地與燃燒特性的關鍵
市場常見蠟材包括大豆蠟、蜂蠟、椰子蠟與礦物蠟。以大豆蠟最為普及,其來自植物來源,燃燒時煙味較低、質地柔軟,適合搭配香氛油。椰子蠟香味承載度佳,但相對軟;蜂蠟本身帶天然淡香,質地較硬;礦物蠟燃燒穩定,常用於混蠟。選擇蠟材時需依香氣表現、容器形式與品牌調性來定奪。
二、蠟芯配置:燃燒穩定的第一步
蠟芯分棉芯及木芯。棉芯燃燒穩定、火焰均衡,適合大多數容器蠟燭;木芯具輕微劈啪聲,氣氛感佳,但需升級蠟比例與測試大小。蠟芯的粗細與容器直徑相互對應,選錯可能導致隧道效應或火焰過高冒煙。製作前應先將蠟芯固定在容器中央,確保燃燒時蠟液均勻。
三、融蠟:精準掌握溫度
蠟材需加熱至約 70–80°C 完全融化,過高溫可能影響香氣穩定,過低則難以均勻混合。使用隔水加熱或專用融蠟壺皆可,但需謹慎控火,避免蠟材焦化。蠟融化後靜置降溫,是確保香味不被破壞的重要步驟。
四、添加香氛:香味比例與攪拌技巧
香氛油通常建議添加 6%–10%,精油揮發較快,建議控制 3%–6%。加入香氛時的理想溫度為 55–65°C,此時蠟分子較穩定,能更完整鎖住香味。倒入香氛後緩慢攪拌 1–2 分鐘,避免空氣大量混入,降低成品氣泡與凹洞的發生機率。
五、倒蠟與成型:影響外觀與質地
倒蠟時建議沿容器邊緣緩慢倒入,使蠟液自然流入中心,可減少空氣泡與表面裂痕。凝固期間避免風口、冷氣直吹與晃動容器。大豆蠟因其植物特性,有時會出現凹洞或霧面現象,屬正常狀況,若表面不平整可再少量補蠟修整。
六、熟成:成就完整香氣層次
蠟燭不是凝固後立即最佳狀態。一般建議靜置 3–7 天,讓香氣與蠟體融合,燃燒時會更均衡且香味擴散更佳。熟成期間避免強光與高溫環境,保持陰涼乾燥。
七、使用建議與安全提示
首次點燃需燃燒至表面完全融化,避免形成隧道。每次使用前修剪蠟芯至約 0.5–1 公分,可減少黑煙與碳花。使用時應遠離易燃物並置於平面,勿無人看管。
✨ 結語
香氛蠟燭製作是一門兼具科學與美感的手作工藝。選材、溫度、比例與熟成時間缺一不可,只要掌握正確流程,就能創作出香味純淨、燃燒穩定且充滿儀式感的蠟燭作品。無論是自用療癒還是創立品牌,每一步專注與耐心,都會在燭光閃動的那刻展現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