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鍬形蟲幼蟲飼養時,若在更換餌料(菌瓶或發酵木屑)時不慎破壞了蛹室,導致蛹或前蛹(化蛹前階段)暴露在外,
或是幼蟲在靠近表面的位置化蛹時,皆可透過製作「人工蛹室」進行緊急安置。


一、所需材料
準備的材料非常簡單:
- 園藝用花藝海綿(Oasis)
可於一般五金行或百元商店的園藝區購得。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與可塑性,是製作人工蛹室的理想材料。 - 小型飼育盒(Be ケース Mini)
具備防止小飛蟲入侵與減緩乾燥的功能,適合安置單隻蛹體。 - 工具
- 美工刀 - 一般湯匙 - 小茶匙(適合小型或雌蟲用) - 飼育用挖勺(轉移蛹體用)

二、製作步驟
1. 取出花藝海綿
將生花用海綿(Oasis)從包裝中取出,準備裁切。

2. 切割海綿
依飼育盒(Be ケース Mini)的尺寸,用美工刀將海綿切割成能放入盒內的大小。

3. 標示蛹室形狀
使用湯匙在海綿上依蛹的體型輕壓出輪廓,作為開挖的參考。
※ 後續加水後海綿會稍微膨脹,因此預留略小的尺寸無妨。
4. 挖出蛹室
沿著標示輪廓,用湯匙或小茶匙逐步挖掘出蛹室形狀。小型種或雌蟲可使用小茶匙操作。 底部可略挖深一些,即使雕刻痕跡粗糙也不影響使用。



5. 放入飼育盒
完成後,將雕好的海綿放入飼育盒中確認大小與穩定度。

6. 加水保濕
以礦泉水或過濾水均勻加水(避免使用含氯的自來水)。
讓海綿完全吸飽水分至底部略有滲水為止。 此步驟能提供穩定濕度,避免蛹體乾燥。

7. 安置蛹體
使用幼蟲飼育用湯匙,小心將蛹放入蛹室中。
加水後的海綿可用手輕壓微調形狀,使蛹體貼合度更高、支撐更穩。


8. 確認安置狀況
確認蛹體能自然橫臥於蛹室中,頭胸部位略高、腹部略低。
(圖示範例為小型鋸鍬形蟲,蛹室略顯寬大,實際製作時請依個體大小微調。)


9. 蓋上盒蓋靜置
完成後,蓋上飼育盒蓋以保持濕度與防塵,靜待羽化。
三、羽化觀察與注意事項
若在製作初期已讓海綿充分吸水,通常無須再額外加水即可順利羽化。
成功案例中,蛹體能在穩定濕度與支撐環境下安全羽化。
四、重要警告
本方法僅為緊急處理措施。
請勿在非必要情況下主動破壞天然蛹室或挖出蛹體。
人工干預可能導致死亡、羽化不全、蛹化失敗等嚴重後果。
本文內容部分整理、翻譯自:クワガタの人工蛹室の作り方
原文版權屬原作者所有,本文僅作知識分享與教育用途,若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將立即下架。中文整理:峰甲蟲CrazyBeetles
The original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respective authors.This article is for educational and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If any copyright infringement is found, please contact us and the content will be removed immediately. 峰甲蟲CrazyBeetles
編者註:這篇文章原文出自一位我非常敬佩的作者。為了讓更多人能更容易閱讀與理解,我重新整理、補上圖片與註解,並在部分內容中加入延伸說明。
請務必支持原創!原文連結與作者資訊已附在文末 🙏
Editor’s Note: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written by a creator I deeply respect. To make the knowledge easier to access and understand, I’ve re-edited the content, added images and notes, and included some contextual explanations.
Please make sure to follow and support the original author — credits and source links are listed belo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