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 of Nature | 關於自然,我們真的能「看」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GeoSanctuary by Georg Jagunov (Ph: Anders Sune Berg)

GeoSanctuary by Georg Jagunov (Ph: Anders Sune Berg)

關於丹麥有個鮮爲人知的事實:該國乃世界上耕作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然而,這些國土的總面積中,僅剩下 0.7% 的荒野!——這是透過丹麥建築中心(Danish Architecture Center)新一檔展覽《Age of Nature》(自然時代)所意識到的新知,亦證明了:關於自然,展覽仍是個可讓人長知識的地方。



展覽之源



Age of Nature (Ph: Anders Sune Berg)

Age of Nature (Ph: Anders Sune Berg)


適逢世界建築日(10月6日)上檔的「自然時代」展覽,旨在於聚焦於當今時代最迫切的挑戰之一:未來的建築如何兼顧人類與自然,並促進生物多樣性,造福全人類?每每在全球最宜居城市排行榜中總是名列前茅的丹麥,想來都熱愛擁抱大自然。他們睡在林間小屋裡,進行冰泳,徒步旅行,以恢復身心平衡和與自然的連結。

可是策展人卻質疑:但當危機來臨時,我們是否還會為大自然留出空間?意識到該國僅僅剩下 0.7% 荒野,卻對土地的需求卻仍不斷增長時,我們還會考慮將荒野用於綠色能源、城市發展和氣候基礎建設嗎?這樣的矛盾,是否有解?


Biohybrid  (Ph: Anders Sune Berg)

Biohybrid (Ph: Anders Sune Berg)


丹麥建築中心執行長兼建築師肯特·馬丁努森(Kent Martinussen)表示:「自然是我們生存的基石,但它正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幾個世紀以來,為了追求安全和繁榮,我們一直在改造自然景觀,卻忘記了我們自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所造成的這種壓力無法快速解決。透過『自然時代』項目,我們希望展現建築如何融入自然循環,並在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建立新的平衡。」



什麽好看



 Mushroom Tower (Ph: Anders Sune Berg)

Mushroom Tower (Ph: Anders Sune Berg)


「自然時代」的初衷,也就成了」重新構想自然」的新思考,匯集了丹麥及國際建築師、科學家和藝術家們的開創性項目,探索我們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而非與其對抗。

展覽的四大主題展現了對未來截然不同的視角,提出了許多難題,並指明了建築發展的新方向:我們能否建造更有利於物種多樣性的城市?例如,我們能否透過徹底反思糧食生產方式,騰出空間來保護更多荒野?我們能否利用科技來修復大自然?如果我們摒棄一些建築傳統,轉而向大自然學習,又能從中獲益多少?


Biohybrid  (Ph: Anders Sune Berg)

Biohybrid (Ph: Anders Sune Berg)


案例中,包括有荷蘭工作室 Ossidiana 設計的漂浮島嶼,實現了人類、動物和植物的共存。在「生物建築」展覽中,CITA(資訊科技與建築中心)的研究團隊展示如何將鰻草和樹皮編織成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結構構件,打造出一種旨在腐朽而非永存的建築。

該主題還展示了 Bas Smets 在巴黎聖母院的項目模型,該項目利用自然過程在巴黎市中心營造涼爽的微氣候,展現了自然本身如何為未來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另外,在與 CONCITO 合作開發的互動測試中,參觀者可以選擇丹麥三個富有遠見的土地利用規劃方案中的其中一項。



感官之旅



Lung Trees  (Ph: Anders Sune Berg)

Lung Trees (Ph: Anders Sune Berg)


與科普類的展覽不同,「自然時代」也以沉浸式的裝置來提供一場感官之旅。譬如開場就采用了人工智慧生成的森林——這片人造自然景觀反映了我們對正在失去之物的渴望。隨後,一條時間線帶領參觀者穿越兩個世紀的發展歷程:地球人口從 10 億增加到 80 億,而野生動物數量減少了一半,超過 70% 的生物多樣性消失。科學家稱此為全新世滅絕(Holocene)事件。曾經,小行星撞擊和冰河時期影響著地球上的生命,而如今,人類的生活方式才是造成改變的根源。

一條霓虹燈軌道引導參觀者繼續前進。途中,參觀者會看到名為「肺樹」的裝置作品:活樹被放置在塑膠帳篷內,連接氧氣機和人工照明。這所彰顯出,是大自然只能依靠生命維持系統苟延殘喘,體現了人造系統與自然生命力之間的脆弱平衡。展覽另外還聚焦於五個透明圓柱體,內部所揭露的是城市、住宅區、田野、森林和泥炭地的土壤層,揭示了平時難以察覺的生物多樣性。


Age of Nature (Ph: Anders Sune Berg)

Age of Nature (Ph: Anders Sune Berg)


另外,兒童及其家人可以探索展覽中的幼兒探索區,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在這裡,他們可以在特設的感官裝置中與樹木一同呼吸,釋放想像力,繪製野生動物並為它們建造家園。年輕的參觀者還可以從「野生動物尋找棲身之所」裝置中汲取靈感,進行自己的實驗。



raw-image

展覽:Age of Nature (Ph: Anders Sune Berg)

展期:即日起至2026年5月17日

地點:Bryghuspladsen 10, 1473 Copenhagen

更多訊息:Danish Architecture Cente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賞物誌》的編輯主義
12會員
110內容數
我們正處在一個「後設計」時代裡:我們懂得體驗,卻只在乎打卡自拍;我們懂得設計,卻説不出美的用意;我們懂得生活,卻以逃離辦公至上——編輯一本設計雜誌的日常,即從「開箱」展覽、「開箱」創意展開。
2025/10/31
1925 年10月25日,巴黎:一場名爲「國際現代裝飾與工業藝術博覽會」的閉幕,開啓了法國設計業在「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上的創始地位。而百年後的今日,相仿這博覽會的「新室内設計師展」,又是否能再創新高?
Thumbnail
2025/10/31
1925 年10月25日,巴黎:一場名爲「國際現代裝飾與工業藝術博覽會」的閉幕,開啓了法國設計業在「裝飾藝術」(Art Deco)風格上的創始地位。而百年後的今日,相仿這博覽會的「新室内設計師展」,又是否能再創新高?
Thumbnail
2025/10/24
僅僅呈現四件概念性設計,爲何瓦隆-布魯塞爾建築文化學院(ICA)的第十一個「烏托邦」計畫會入駐到比利時 Grand-Hornu 創新與設計中心,供廣大市民探討?
Thumbnail
2025/10/24
僅僅呈現四件概念性設計,爲何瓦隆-布魯塞爾建築文化學院(ICA)的第十一個「烏托邦」計畫會入駐到比利時 Grand-Hornu 創新與設計中心,供廣大市民探討?
Thumbnail
2025/10/17
EcoLattice 是什麽?這項「環保格子」的科技,不僅將有效成爲泡棉的代替品,亦突破了3D打印技術在家具業中裹足不前的困境——設計師 Yash Shah 功不可沒!
Thumbnail
2025/10/17
EcoLattice 是什麽?這項「環保格子」的科技,不僅將有效成爲泡棉的代替品,亦突破了3D打印技術在家具業中裹足不前的困境——設計師 Yash Shah 功不可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鯨豚特展」以地質演變為起點,帶領觀眾了解臺灣島嶼的誕生與變遷💙 並探索獨有的化石寶庫與恆春半島生態。展區設有鯨豚清修實驗室與鯨骨展示,從歷史、人類學到現代保育議題,呈現人與海洋的深刻連結。最後以沉浸式投影體驗,讓觀眾感受生命的多樣與脆弱,喚起對海洋共生的思考🌊
Thumbnail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鯨豚特展」以地質演變為起點,帶領觀眾了解臺灣島嶼的誕生與變遷💙 並探索獨有的化石寶庫與恆春半島生態。展區設有鯨豚清修實驗室與鯨骨展示,從歷史、人類學到現代保育議題,呈現人與海洋的深刻連結。最後以沉浸式投影體驗,讓觀眾感受生命的多樣與脆弱,喚起對海洋共生的思考🌊
Thumbnail
上週參觀威廉・透納250週年特展,共有80件真跡畫作,橫跨透納的一生。早期的畫作中,山與城堡的輪廓清晰嚴謹,符合學院派的風格;但到了晚期作品中的威尼斯與瑞吉山,只剩光與霧的顫動。那種由「清晰」走向「模糊」的歷程,正是這場展覽最吸引我的地方。
Thumbnail
上週參觀威廉・透納250週年特展,共有80件真跡畫作,橫跨透納的一生。早期的畫作中,山與城堡的輪廓清晰嚴謹,符合學院派的風格;但到了晚期作品中的威尼斯與瑞吉山,只剩光與霧的顫動。那種由「清晰」走向「模糊」的歷程,正是這場展覽最吸引我的地方。
Thumbnail
英國浪漫主義畫家威廉·透納特展,展出80幅真跡及30件現代藝術作品,在中正紀念堂展出。本文以旅行者的角度,細細品味透納筆下的光影世界,從英國田園到瑞士山峰、威尼斯水都,感受跨越時空的藝術共鳴。展覽推薦給所有喜愛風景畫的藝術愛好者。
Thumbnail
英國浪漫主義畫家威廉·透納特展,展出80幅真跡及30件現代藝術作品,在中正紀念堂展出。本文以旅行者的角度,細細品味透納筆下的光影世界,從英國田園到瑞士山峰、威尼斯水都,感受跨越時空的藝術共鳴。展覽推薦給所有喜愛風景畫的藝術愛好者。
Thumbnail
原本,拍煙火那天,大約中午過去,想說看完展後 , 晚上無縫接軌拍煙火,人算不如天算,那天居然人數大爆滿, 需要等待約2小時才能進場, 只好再擇日造訪新北美術館,這次一併介紹, 先放4月27號那天的煙火與光雕秀照片。 新北市美術館 於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幕,成為新北市首座公立當代美
Thumbnail
原本,拍煙火那天,大約中午過去,想說看完展後 , 晚上無縫接軌拍煙火,人算不如天算,那天居然人數大爆滿, 需要等待約2小時才能進場, 只好再擇日造訪新北美術館,這次一併介紹, 先放4月27號那天的煙火與光雕秀照片。 新北市美術館 於2025年4月25日正式開幕,成為新北市首座公立當代美
Thumbnail
過去我從事服裝行銷與實體快閃店的企劃推廣, 生活圍繞著「銷售」展開。但漸漸地,我開始感受到某種違和。身邊充滿了資訊與物品,許多並不是我內心真正想選擇的,卻悄悄地堆積在生活裡。 也許是那時起,我不再留戀於“賣得好不好”, 而是被「為什麼這畫面留在我心中?」這樣的問題吸引。
Thumbnail
過去我從事服裝行銷與實體快閃店的企劃推廣, 生活圍繞著「銷售」展開。但漸漸地,我開始感受到某種違和。身邊充滿了資訊與物品,許多並不是我內心真正想選擇的,卻悄悄地堆積在生活裡。 也許是那時起,我不再留戀於“賣得好不好”, 而是被「為什麼這畫面留在我心中?」這樣的問題吸引。
Thumbnail
2025年,毛孩家長又有全新選擇!《蟲伏木石・跨域DIY特展》打破傳統寵物展框架,打造融合自然、教育與手作的親子嘉年華,不只適合喵皇、汪星人家庭,更適合想要深度體驗自然與互動樂趣的你。這場盛大展覽由多家台灣在地品牌與國際職人聯手策劃,現場也設有寵物用品試用區與免費體驗活動,絕對讓大小朋友玩得盡興。
Thumbnail
2025年,毛孩家長又有全新選擇!《蟲伏木石・跨域DIY特展》打破傳統寵物展框架,打造融合自然、教育與手作的親子嘉年華,不只適合喵皇、汪星人家庭,更適合想要深度體驗自然與互動樂趣的你。這場盛大展覽由多家台灣在地品牌與國際職人聯手策劃,現場也設有寵物用品試用區與免費體驗活動,絕對讓大小朋友玩得盡興。
Thumbnail
沒想到去濟洲島會有博物館行程 然後還成爲最喜歡的行程之一😍 建築由安藤忠雄設計的本態博物館 本態意思為「本來的形態」 追求自然之美 除了可看到他的理念 作品和冥想室外 也有其他展區像是濟洲傳統文化 & 草間彌生展 有自然與建築的結合 也有現代與傳統元素 可說是多個願望一次
Thumbnail
沒想到去濟洲島會有博物館行程 然後還成爲最喜歡的行程之一😍 建築由安藤忠雄設計的本態博物館 本態意思為「本來的形態」 追求自然之美 除了可看到他的理念 作品和冥想室外 也有其他展區像是濟洲傳統文化 & 草間彌生展 有自然與建築的結合 也有現代與傳統元素 可說是多個願望一次
Thumbnail
【聽見自然】 以海芋花朵的線條轉換成我們的耳朵,主要表達在城市這片草原上,我們用視覺看見自然,與家人同遊在此休憩玩耍,讓我們聽見彼此的話語與笑聲,同時也是因為大自然的魅力,透過聲音的傳遞留下這片刻美好,創造出人與人共同珍貴的記憶。 藝術家:黃美惠 作品材質: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植物、石頭
Thumbnail
【聽見自然】 以海芋花朵的線條轉換成我們的耳朵,主要表達在城市這片草原上,我們用視覺看見自然,與家人同遊在此休憩玩耍,讓我們聽見彼此的話語與笑聲,同時也是因為大自然的魅力,透過聲音的傳遞留下這片刻美好,創造出人與人共同珍貴的記憶。 藝術家:黃美惠 作品材質: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植物、石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