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邀請到關鍵礦物學會(CMI)聯合主席傑克·利夫頓,他被公認為是全球頂尖的關鍵礦物專家,來探討美中貿易僵局中一個令人震驚的進展,美國總統川普突然決定不出席即將在韓國舉行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晤。利夫頓認為,川普取消會晤是出於形象和戰略考量,他想避免讓美國顯得處於劣勢。在這場貿易戰的核心稀土元素爭奪戰中,中國仍掌握著主動權。
中國加強對稀土的控制
北京已採取果斷行動,在任何高級別會談之前增強自身影響力。10月初中國宣布對稀土元素實施新的出口管制,大幅擴大現有的技術出口禁令。鈥、鉺、銩、銪和鐿這五種稀土金屬被列入中國出口限制清單,使受管制的稀土元素總數達到12種(共17種),這些材料(以及相關的加工技術和設備)未經特殊許可不得再從中國自由出口。此舉並非巧合,這些規定在計劃舉行的川普-習近平峰會前幾週公佈,顯示北京此舉旨在提升談判籌碼。這些聽起來晦澀難懂的元素為何如此重要?每一種新近被限制開採的稀土元素都有其獨特的、至關重要的高科技用途,它們正是先進工業乃至軍方賴以生存的原料。簡而言之,這5種金屬及其主要應用包括:1.鈥(Ho):用於製造超強磁鐵以及某些半導體和核子技術。钬可以增強永久磁鐵的磁力,而永磁體在從電動機到武器系統等各個領域都至關重要。
2.鉺(Er):對光纖通訊網路和紅外線雷射設備至關重要。摻鉺光纖實現互聯網的長途數據傳輸,其紅外線應用具有商業和軍事價值(夜視、雷射測距儀等)。
3.銩(Tm):用於便攜式X光機和雷射設備。铥在紫外光照射下會發出螢光,因此也可用於防偽技術。它是最稀有的稀土元素之一,因此很少被提及,就連利夫頓也開玩笑說他得再查查它的用途。
4.銪(Eu):一種螢光元素,用於製造LED照明和顯示器的紅色和藍色螢光化合物,以及核反應器的控制棒。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銪在螢幕和照明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並且具有潛在的軍事應用價值(例如特殊雷射或瞄準系統)。
5.鐿(Yb):用作X射線設備和核子醫學中的輻射源,並在量子計算和精密合金領域展現出新的應用前景。鐿還可以作為某些化學反應的催化劑。雖然目前鐿不如其他元素那麼廣為人知,但隨著尖端技術的發展,其重要性可能會日益突顯。艸
中國官方對這些出口限制的理由是國家安全,稀土材料被視為「兩用」材料,既是民用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先進軍事裝備的關鍵部件。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指出,某些外國實體一直在取得中國的稀土及相關技術,然後用於軍事用途,北京則稱這威脅到其國家安全。換句話說,中國實際上是在對西方出口禁令進行對等回應。(回想一下,美國及其盟友最近禁止中國購買尖端半導體晶片和設備,正是為阻止北京推進其人工智慧和武器計劃,正如利夫頓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習近平主席現在收緊稀土出口,意在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中國不會繼續以犧牲自身利益為代價,為西方產業或軍事提供支持。根據新規,西方公司實際上被切斷與中國稀土技術和原材料的聯繫。專用稀土提煉設備的出口已被禁止,自12月1日起,任何中國公民或實體未經政府批准不得協助外國公司進行稀土加工。任何在其供應鏈中仍使用中國產稀土材料或機械的外國公司,都必須獲得北京的許可才能出口其最終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最終產品不涉及任何中國公司,這些規定也適用,這明顯體現域外控制,類似於美國對晶片的管控措施。)北京還宣布,將斷然拒絕向國防領域的海外最終用戶發放許可證。簡而言之,中國正在拉起吊橋。在作為世界稀土工廠數十年後,如今正嚴厲打擊任何外國建立與之競爭的供應鏈的企圖。肅
「光說不做」:西方稀土困境
傑克·利夫頓毫不掩飾西方的困境:「我們一直在談論將稀土磁鐵產業遷回美國和歐洲,或者重建稀土磁體產業,但我們實際上並沒有做到。」過去30年,中國有條不紊地投資於稀土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從採礦和提煉到冶金合金和磁體製造,而西方國家卻大多放棄這些產業,其結果是能力上的巨大差距。如今中國佔全球稀土礦產量的約70%,加工能力的約90%,以及高性能稀土磁鐵產量的90%以上。相較之下,美國和歐洲現在才開始爭相重啟幾十年前就已經關閉的計畫。雖然有一些非中國公司仍在生產稀土,但它們加起來也只能滿足全球需求的個位數百分比。從電動車電機到戰鬥機零件,西方經濟體仍然嚴重依賴中國的稀土產品。至關重要的是,西方國家的技術和人力資本也嚴重衰退。「過去20年,任何涉足稀土加工領域的企業都只能購買中國產的機器、中國產的說明書,並聘請中國工程師來指導操作,」利夫頓解釋道。在北美和歐洲,將稀土加工成金屬、合金和磁鐵方面幾乎沒有任何持續的專業技術,這些技能隨著產業轉移到中國。如今北京禁止出口這些機器和技術援助,西方「確保自身供應」的計畫面臨巨大的障礙。這就像輔助輪突然被拔掉,西方必須獨自騎著稀土這輛「自行車」前進。利夫頓直言不諱地指出時間表,美國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甚至一、兩年內,就神奇地重建起完整的稀土磁鐵供應鏈,估計需要5到10年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自給自足。儘管美國政府(包括五角大廈、能源部等)推出撥款和指令,旨在推動國內稀土生產,但進展仍然緩慢。新的礦山、精煉廠和磁鐵工廠距離大規模生產仍需數年時間。最近的一項評估指出,美國稀土供應鏈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能全面建成並投入營運,「甚至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在此期間,西方企業仍容易受到供應中斷的影響。即使到2025 年底,除動用庫存或為稀少的非中國供應支付極高的溢價之外,美國電動車製造商和國防承包商幾乎沒有其他替代中國材料的選擇。這種脆弱性並非紙上談兵,而是直接影響國家安全。稀土元素對現代軍隊至關重要,它們被用於製造精確導引飛彈、無人機、戰鬥機引擎、反潛感測器等等。美國國防部的一項研究發現,一架F-35戰鬥機大約需要920磅稀土,而一艘維吉尼亞級潛艦就需要超過4噸的稀土,由釹、釤、鏑和铽製成的磁鐵為先進武器系統中的致動器和馬達提供動力。如果中國切斷磁鐵供應,一旦現有庫存耗盡,飛彈和飛機的組裝線就可能陷入停滯。事實上研究人員最近估計,中國加強對稀土的管控可能會影響美國四分之三以上的國防供應鏈。這是一種驚人的戰略依賴,中國領導人對此心知肚明。北京方面一直在為這種脫鉤做準備,過去二十年來,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在亞洲、非洲和中東地區培育一個龐大的替代市場網絡,這些市場為中國的高科技出口和基礎設施提供新的客戶。正如利夫頓所指出的,中國可以將稀土產品轉向滿足國內需求以及出口到這些夥伴國家,而幾乎不會受到失去美國訂單的影響。中國生產的稀土大約80%在中國國內消費(用於滿足其蓬勃發展的電子、汽車、綠色能源和國防工業的需求),美國僅佔中國稀土出口的一小部分,利夫頓估計中國磁鐵產量中只有大約5%出口到美國。事實上最近的貿易數據也證實這一點,儘管中國稀土磁鐵出口總量創下歷史新高,但對美國的出口量卻一直在下降(缺口被其他買家填補)。從經濟角度來看,如果稀土供應遭到封鎖,北京的損失遠小於華盛頓。蕭
形象與影響力:川普為何離開
面對這個現實,川普總統選擇不與習近平舉行面對面會晤,而不是空手而歸。兩位領導人原定於10月下旬在韓國舉行高峰會(這將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會晤),但在中國稀土戰略博弈之後,川普在社群媒體上宣布「現在看來沒有理由」與習近平會面。針對中國擴大對稀土材料的出口限制,川普總統宣布計劃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的新關稅,該關稅將於11月1日生效。他還暗示即將對美國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包括部分銷往中國的軟體、半導體和航空零件。川普政府似乎不打算重啟對話,而是執意加大貿易壓力,意在展現其面對中國日益收緊對關鍵礦產資源控制的決心。此舉反映出一種策略,其根源既在於政策考量,也在於輿論操控,在北京對稀土的限制突顯西方先進製造業供應鏈脆弱性之際,展現實力。利夫頓認為,目前的局勢與其說是解決方案,不如說是一種高風險的平衡。放棄高峰會並非對抗的終結,而是長期博弈中的又一步,最終決定力量平衡的將是戰略物資的獲取,而不僅僅是關稅。
BY Jack Lift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