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前提醒,本文涉及劇透。
看完《鬼滅之刃·無限城篇》的朋友,想必不少都被猗窩座這個反派深深打動。
在電影院裡,我聽見有觀眾在哭,雖然很悲傷,但沉浸在這種情緒中,也是一份美好和難忘的體驗。這種感情,年輕時候的我也曾經歷過。 看完電影,我和夫人討論了許多,為什麼猗窩座這個角色設計得如此出色?
猗窩座作為上弦三,有自己清晰的原則:他崇尚堂堂正正的強者對決,厭惡弱者,不殺女人也不吃女人。上弦二童磨和他簡直是鮮明對照。
想要設計一個讓人喜歡,或者說恨不起來的反派,如果只是添加一些有人味的細節,比如愛護花花草草,充其量只能算是在漆黑的煤堆上面放一朵小白花。 反派想真正被觀眾接受,得讓他行為的底層邏輯就不討人厭,比如說作惡的動機是保護家人、復活愛人。觀眾共情不了被拳頭轟斷老腰的疼痛,但可太能共情對家人的樸素感情了。這是一種常見套路。 不過這一招放在猗窩座身上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他本身就是無慘的奴隸,是沒有活著的家人可以守護的。
小說《恐妻家》的主角是個殺手,他不可能堅持正義,只能退而求其次,堅持公平,以盡可能公平的方式殺死目標。
毫無疑問,堅持公平是最討喜、最加分的一種反派人格特質。猗窩座正是如此。 當然這其中也有低期望值帶來的優勢,觀眾對反派的期望本身就是負數,一旦發現反派身上有一種值得尊敬的品質,就會狂加分。反過來,如果一個正派人士做事十分公平,可他悄悄做壞事,妥妥偽君子,呸,垃圾!
一般來說,罪惡集團的內部,終極BOSS需要考慮很多,性格往往是複雜、陰暗、多疑的。無慘除了長得帥,人設基本是個屑,不知道多少觀眾盼著把他拉到太陽底下暴曬!
真正讓人尊敬的反派往往不是最終BOSS,而是最終BOSS座下的執行者或忠誠追隨者。 這個位置的反派首先足夠強,人類是慕強的,喜歡強大的角色。 其次是他們的角色定位是不需要考慮太多,幹就完事了。 最後他們不管多強,註定是失敗的,既然要失敗,何不讓觀眾產生一絲惋惜之情呢?而這種惋惜也是可以清算到最終BOSS頭上的——你這個垃圾,把這麼好的人變成這樣! 比如JOJO中的卡茲和瓦姆烏,火影中的大蛇丸和君麻呂,死神中的藍染和烏爾奇奧拉。都是這兩種反派人設的典型代表。
一部作品,無論戰鬥再燃,畫面再棒,都比不上人類最樸素的情感帶來的衝擊和震撼,感情是托住一部作品的基柱。
製作組希望你看完這一部,期待下一部,就得用強烈的情緒鉤住你。 我沒看過鬼滅漫畫,但是我可以肯定,後面上弦二、上弦一的戰鬥,一定也會有濃墨重彩的回憶和情緒渲染。 但是,等到無慘的時候就不需要這種套路了!因為旅程已經到終點了,最終BOSS不需要人性,最終BOSS只需要被暴打。主角團要把一路累積的所有的負能量通通抵消掉,最終那股強烈的情緒一定會落在主角身上。
打敗猗窩座的這段劇情設置了一個巧妙的轉折。
炭治郎砍斷猗窩座的脖子,就已經取得了實質上的勝利,在這裡就可以結束了,可是會顯得很單薄。 這時候,劇情逆轉一下,猗窩座失去了頭,但還可以戰鬥。 然後開始了猗窩座大段回憶,講述他是怎麼一步步變成今天這樣的。我非常佩服製作組把控節奏的自信,在那麼緊張的戰鬥中突然慢下來,花很大篇幅講猗窩座的過去,從容不迫地把情緒渲染到位。 猗窩座有著一段悲傷的往事,他厭惡弱者實際上厭惡不能保護他人的自己,他堂堂正正的戰鬥方式背後的邏輯就是不欺凌弱者。 回憶結束,必然要對正在進行的戰鬥產生影響。於是最終,對自己充滿厭棄的猗窩座選擇了自我了斷。
這樣一來,觀眾既不會覺得主角很弱,同時反派的人格也得到了昇華。
猗窩座是從炭治郎身上看到自己師父的影子,勾起回憶的。不過劇情上並沒有讓炭治郎對猗窩座產生共鳴,畢竟二人的經歷還是差太遠,況且猗窩座的實力遠遠凌駕於炭治郎之上,所謂的「無我境界」其實就是偷襲!
我從來不嫌棄套路,不是說沒有套路就好,有套路就不好。
套路和熱情從來也不衝突。 我作為一名創作者,分析這些套路,不代表我有多高明。我知道畫面、視效、配音、音樂等環節,這些元素只有當它們做得不足的時候,觀眾才會感到突兀,做得好的時候,往往渾然天成。 這部電影真的是日漫工業化水準的一次集大成的展示,真的太厲害了,優點太多,誇不過來。 沒看的朋友,請趕緊去看。
當然,我並不會思考「為什麼中國不能拍出這樣的……」之類的問題,我年輕的時候確實思考過,後來釋然了。
文化產品是從多樣性的土壤中誕生的,就像許多條上下波動前進的曲線,曲線一時下落一時上升又如何呢?沒必要糾結優秀作品非得產自哪裡。
因為它們打動的,從來都是萬千個體中的同一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