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護城河的四大來源:無形資產、轉換成本、通路市占率、成本優勢
企業的競爭優勢(護城河)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無形資產、客戶轉換成本、產品通路市占率、成本優勢。以下分別說明其意義與代表案例。
一、無形資產
- 品牌形象:
企業銷售價值觀或理念給予客戶,舉凡像是Louis Vuitton、Apple皆是一方代表,但當客戶願意花費高價去享有時才會形成護城河優勢進而擁有定價權。大家賺了錢都想要有大房子與名車,而名車也是高價且附有社會地位象徵,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富有」的象徵。
- 專利權
此項技術或知識唯獨你知道且能夠變現,也因此成為了企業強大的底器。專利權的缺點在於有時效性,因此需要不斷的創新(innovation)才不會被其他競爭對手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如同鴻海擁有超過3萬項專利權,基本上能夠成為產業龍頭的相關企業皆有許多專利。
- 特別執照
特別執照,像是賭博產業或製作賭博機台等等需要相關執照,因此並沒有太多競爭對手。而最棒的是擁有許多小特許執照所搭建而成的特許護城河,原因在於如果最重要的那張執照被拔掉了,也可以宣告企業完蛋了。
二、轉換成本
我們也可以說高黏著性的產品
- 難以使用其他競爭對手之產品或服務:
舉個簡單的例子,微軟(Microsoft)的辦公室系統工具,如word、excel、powerpoint是不是用了就較難以使用其他系統呢?又或者是喜歡喝可口可樂(Coca-Cola)的人,是不是較不容易接受百事可樂(Pepsi)的味道呢?當客戶依賴了某樣的產品,此產品將會為公司帶來長久且豐厚的獲利來源。我們也可以發現這類商品好像可以從「生活」中去尋找,如果你能夠細細品味你的生活的話。
- 客戶依賴企業,成本考量:
一樣是依賴,客戶依賴企業的服務及產品,若要換一間公司,可能造成巨大的轉換成本,例如你家中的保全系統是不是有許多設備及軟體,那不同間公司的系統及設備會一樣嗎?在這樣的成本考量便會讓客戶難以去更換系統。
- 相關手續費成本:
當辛苦賺的錢存進了銀行,基本上我們都在固定的銀行配合,第一,銀行形成了某項的依賴感,第二,除非另一間銀行積極的推動某優惠或是較好的條件,否則要將幾百幾千萬轉換到另一間銀行是較為麻煩的事情,加上還需要附上「手續費」,一來一往下這並不會較划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