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需要,卻捨不得丟掉?如何真正的「斷捨離」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野綾子是個日本很著名的作家,雖然已經超過80歲,依然很有活力的創作不歇。

 

她主張「不動聲色地消聲匿跡,是一種美學,更是死者對這個社會最高的禮儀」。她認為葬禮可以免了,趁著肉體消失不見的機會,讓所有的存在都消失。因此她一有時間就開始整理東西,該扔的扔,可以送的就送走,甚至連相片都燒掉,打算只留下大約五十張。當然,財產也都趁早處理掉,她認為什麼財產都不留給孩子,對他們反而是最好的;若真的還剩有一點財產及遺物,一定要在死前清清楚楚地分配好。

 

她的這些觀點對我是個當頭棒喝。不免環顧自己四周,堆滿了許多東西,不是什麼貴重東西,所以送人也沒有人會要;但是真的要「斷捨離」,似乎又捨不得。

 

有時候捨不得丟,是因為想不出扔掉的好理由,畢竟這些都是自己當初慎重收下或花錢購買的;但是若我們反過來想,或許會容易一點——也就是真切體會到如今我們所擁有的每一樣財產,每一件自己珍視的收藏品,在我們逝世之後,最終也會失去。所以換個方式問自己,除非我們能想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證明它必須被留下來,並會被後人好好珍惜,否則現在就該丟掉。

 

raw-image

東西太多了,是丟不掉,還是不想丟掉?Photo source : wikipedia CC BY 2.0

 

或許因為這樣的體認,從很早以前至今,我從不收集或收藏任何古玩或小玩意。即便我喜歡看書,也收藏書,但那些書也是基於內容是自己喜歡看,會再看為著眼點,而不是收藏什麼版本,多珍貴、值多少錢為考量。

 

看到有些長輩耗費畢生心力收集某些物品,生前寶貝得不得了,死後子孫立刻當垃圾扔或當廢紙賣,所以我頗贊成某位前輩所說的,只要這類東西有專門的圖書館或機構單位在保存,自己就不收藏。有的人更極端,只要這本書或這個資料下次真的要用時還可以找得到或買得到,自己就完全不保留,扔掉或回收掉。

 

道理很簡單,但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捨不得丟棄?我想除了是對過去的執念之外,最主要還是來自於對未來的不安,無法從擁有中解脫。畢竟恐懼與貪念,是每一位如你我這般凡人的心性,也是我們人生牽牽絆絆的緣由吧。不要說什麼特殊癖好或收藏了,有些日常用品,或者是有的沒有的收了一大堆演講或參加活動時別人送的紀念品,一不小心就把家裡有限的空間堆滿了。

 

整理外在環境,重新認識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樣,每隔一段時間看到家裡或辦公室太雜亂太多東西,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整理,卻常常清理一陣子就半途而廢;好不容易整理得稍微清爽一點,過沒幾天又堆滿東西了。

 

許多專家建議,對於正在使用中的物品,整理是有方法的。首先是同一類文件資料就盡量用同一尺寸;再來是不要用太多收納盒,因為會找不到;第三個是若一件東西太久沒有用到,就不要留了;最後是物物有定位,用後立刻歸位。也有人提醒各類東西都有固定的限量,不管是衣服或書籍,只要購買一件新的,就逼自己淘汰一樣舊的。

 

整理前要先全盤想清楚,最好不要用「大搬家」式的,在興頭上時一舉將全部東西扔掉,因為這樣一定會後悔,或因以後會擔心是不是不小心扔錯不該扔的而記掛在心。最好的方法是藉由清理外在物品重新認識自己,並且面對自己的現在與未來,然後進一步將自己的工作內容、時間分配及人生做一番釐清。

 

之所以不要趁著興頭上,一鼓作氣將周遭的物品全都扔掉,因為真的身無長物,太乾淨太有秩序沒有任何雜物也令人心驚。畢竟只有太上才能忘情,其下不及於情,情之所衷,正在我輩。身無任何雜物不只是丟了自己人生的記憶,而且還會錯失與朋友的因緣及別人對你的期待。

 

前王品集團戴勝益董事長用的方法是,把每個月(或每季,可以依個人的人際關係往來數量而異)所有與人連結與往來的回憶全部裝入同一規格的大牛皮紙袋,紙袋上寫下年份月份(或者再多一些小備註也可),然後整袋歸檔,若老了以後想回憶,或有需要,可以非常容易一袋袋拿出使用。

 

整理是必要的,但也不要太過度,有點亂又不會太亂,整齊清爽但又不失去人味為大原則。這也是書架、書房、辦公桌的最佳理想狀態,我覺得保留一點點必要的小小混亂,是創新,好奇的來源,也是人生活得興高采烈的條件。

 


 

封面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BY 2.0

編輯:熊編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總是覺得一個有根的民族會活得比較安心,比較駕定。保留並記憶這些過往的事物,並不只是懷舊、滿足自己的鄉愁,而是一種感恩的心情,更是尊重前人們的努力。</p>
<p>我們人類是如何對待地球這個大地之母呢?在「駭客任務」這部電影中,電腦人就這麼控訴著人類:「人類是一種疾病,這個星球的癌症,你們是瘟疫,而我們是解藥。」</p>
<p>史賓塞從孩子五歲時,就教他做自然筆記,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畫畫,並且從日常生活中去感受,比如春夏秋冬的變化對孩子而言是最容易與有效的自然教材。</p>
<p>珍惜物品是好事,但是表現太過度的話,也許是來自於內心的不安全感。甚至是一直停在過去的歲月中,這種念舊會綁架我們的人生,無法再往前進,創造新的可能。</p>
<p>所謂的革命,通常是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然後會以強烈的態度指正別人;推到極致,甚至會以強大的壓力甚至暴力來達其所願。溫柔的革命剛好相反,是從自己改變做起,透過尊重與包容,讓周邊的人因為親眼所見而改變。</p>
<p>沒錯,面對似乎有規則,卻又常有例外的狀況,也就是一個無法掌控的不確定狀況時,連狗都會發瘋,何況是人呢?這是當下每個現代人共同面對的困境,不管從生理或精神的健康而言,我們必須找到可以舒解「不確定時代」所帶來的壓力。</p>
<p>總是覺得一個有根的民族會活得比較安心,比較駕定。保留並記憶這些過往的事物,並不只是懷舊、滿足自己的鄉愁,而是一種感恩的心情,更是尊重前人們的努力。</p>
<p>我們人類是如何對待地球這個大地之母呢?在「駭客任務」這部電影中,電腦人就這麼控訴著人類:「人類是一種疾病,這個星球的癌症,你們是瘟疫,而我們是解藥。」</p>
<p>史賓塞從孩子五歲時,就教他做自然筆記,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畫畫,並且從日常生活中去感受,比如春夏秋冬的變化對孩子而言是最容易與有效的自然教材。</p>
<p>珍惜物品是好事,但是表現太過度的話,也許是來自於內心的不安全感。甚至是一直停在過去的歲月中,這種念舊會綁架我們的人生,無法再往前進,創造新的可能。</p>
<p>所謂的革命,通常是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然後會以強烈的態度指正別人;推到極致,甚至會以強大的壓力甚至暴力來達其所願。溫柔的革命剛好相反,是從自己改變做起,透過尊重與包容,讓周邊的人因為親眼所見而改變。</p>
<p>沒錯,面對似乎有規則,卻又常有例外的狀況,也就是一個無法掌控的不確定狀況時,連狗都會發瘋,何況是人呢?這是當下每個現代人共同面對的困境,不管從生理或精神的健康而言,我們必須找到可以舒解「不確定時代」所帶來的壓力。</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去年開始練習近藤麻理惠的「心動練習」之後,我漸漸發現自己有開始有能力辨別哪些產品是商業創造出來的需求,哪些是我們真的需要買的東西。我現在幾乎買東西都是「精準購物」,幾乎不會去買一些自己買了卻不會用到的物品,加上自己最近也開始不用肥皂、洗髮精跟洗面乳之後,我發現這世界上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我們不一定
Thumbnail
願曾經年少的你,接受青春的缺憾,儘管依然像我們的十八歲, 不懂自己的心, 到底因為什麼而失去前進一步的勇氣,不懂想得到的,該稱作理想還是貪念,我們仍然要在生活的困頓中為自己再爭取一次。
Thumbnail
《82年生的金智英》從去年小說在韓國上市後即引起瘋狂的討論,無論是韓國的女性在成長過程、家庭、職場甚至婚後家務分工跟個人發展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引起了厭女情節的討論。這樣共感跟同理,在東亞文化中甚至是台灣似乎都看得到類似的影子。
Thumbnail
我們很少聽到有人遇到「東西很少而感到生活很不方便、很麻煩」的情況,但卻有「物品多到生活感到不方便、很麻煩」的情況,對吧! 擁有物品其實不是因為「生活不方便」而是「害怕沒有」! 不斷地在家中累積愈來愈多的物品,其實並不是因為「生活感到不方便」而購買,而是「害怕沒有」。 害怕著「如果沒有擁有某樣物品
Thumbnail
<p>我們想要做的,並不是一間非常巨大,甚麼東西都有的免費商店;我們想要做的,是在社會各個角落,成立無數個小小的,走路就能到的免費商店。</p>
Thumbnail
自從去年開始練習近藤麻理惠的「心動練習」之後,我漸漸發現自己有開始有能力辨別哪些產品是商業創造出來的需求,哪些是我們真的需要買的東西。我現在幾乎買東西都是「精準購物」,幾乎不會去買一些自己買了卻不會用到的物品,加上自己最近也開始不用肥皂、洗髮精跟洗面乳之後,我發現這世界上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我們不一定
Thumbnail
願曾經年少的你,接受青春的缺憾,儘管依然像我們的十八歲, 不懂自己的心, 到底因為什麼而失去前進一步的勇氣,不懂想得到的,該稱作理想還是貪念,我們仍然要在生活的困頓中為自己再爭取一次。
Thumbnail
《82年生的金智英》從去年小說在韓國上市後即引起瘋狂的討論,無論是韓國的女性在成長過程、家庭、職場甚至婚後家務分工跟個人發展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引起了厭女情節的討論。這樣共感跟同理,在東亞文化中甚至是台灣似乎都看得到類似的影子。
Thumbnail
我們很少聽到有人遇到「東西很少而感到生活很不方便、很麻煩」的情況,但卻有「物品多到生活感到不方便、很麻煩」的情況,對吧! 擁有物品其實不是因為「生活不方便」而是「害怕沒有」! 不斷地在家中累積愈來愈多的物品,其實並不是因為「生活感到不方便」而購買,而是「害怕沒有」。 害怕著「如果沒有擁有某樣物品
Thumbnail
<p>我們想要做的,並不是一間非常巨大,甚麼東西都有的免費商店;我們想要做的,是在社會各個角落,成立無數個小小的,走路就能到的免費商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