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的奇幻漂流》:神的意志與獸的雙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生死幽暗的邊界,人心擁有的一切都將被考驗:價值觀、自我定位、體能的極限、信仰和歸屬感。到那岸邊走一回,那經驗將永難忘卻,「殺不死你的讓你更強壯」的同時,「飢餓會改變你對自己的認知」。有多少故事都在藉由試煉,讓角色超脫,重新建立價值和歸屬。但如果那過程中,有什麼無法修補的東西碎裂了呢?

 

當一部分珍貴的自我墜落,像碎成雲彩的水晶球,滾滾掉落虛無,那「之後」要怎麼拼起自己,把未竟的塵緣路走下去?那可遠遠不是一部商業英雄片的收尾能夠涵括的了。

 

那需要一整個、或兩個以上的故事才能承載。2012年,李安以《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改編一個公認超難的題材,成一部又美又深的電影。四年後的現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上映在即,所有宣傳都集中在全新的攝影規格,但我更期待的還是故事——在一個已經有不少前人探索過的領域,李安想呈現什麼樣的衝突?

 

人生在世,永遠在面對角力和掙扎,被環境拉扯,被內心煎熬,在人與人的相處中醞釀風暴,在記憶和性格的左右之下,跟自己搏鬥。這種種碰撞,一直都是李安電影裡的主題,從他挑選改編題材的目光,和建構人物及透過人際表現的「戲」,都能看到他的關注從來就不是純淨的,單向的心理狀態。

 

然而回頭看他執導的十三部電影,最明顯地把巨大的煎熬和痛「藏」在形式之美底下,藉著滌洗心靈的視覺旅程,暗指自己和自己的斷裂重生的,又非《少年Pi》莫屬。

 

少年Pi在舉家度洋搬遷的航程中,因為貨輪遇難,千驚萬險地搭上一隻救生木筏,和船上幾隻(原屬於動物園的)動物們:斑馬、鬣狗、紅毛猩猩及孟加拉虎一同漂流。隨著時間過去,糧食漸少,動物們彼此內鬨,最後倖存下來的只有Pi和名為理查帕克的老虎。他們一同度過了半夢境似的七個月,維持著彼此對峙、又彼此陪伴的關係,在經歷許多讓人心醉神服的美景,以及更多絕望的時刻和無情的暴風雨,甚至造訪一座魔幻島嶼之後,終於靠岸獲救。

 

整個故事是在多年後,由Pi本人以倒敘的方式向一位作家說起的。後者前來討教,因為據說Pi的故事「會讓人相信神的存在」。歷程講完,意象豐滿又壯闊,動人的程度不在話下。但緊接著,Pi又給了第二版本的故事:沒有猩猩鬣狗老虎,只有同樣僥倖搭上救生艇的幾個船員和Pi的母親,而求生的衝動讓這些人都失去了人性,最後的情節是無法言說的慘絕,讓聽者失語,也讓觀眾震懾了。

 

至此,何者為真何者為假?其實不需要討論。需要討論的是人必須如何去認知,去詮釋,或「相信」世事?這樣的認知本身基於什麼意圖?帶來什麼效果?將我們對自己和對世界的理解「放回」一個怎樣的位子?又帶來什麼力量?

 

於是,這其實是李安在探討信仰的故事。但比起辯證信與不信,或神的存在本身,李安所做的更像是創造一個情境來驗證信仰的必要性,信仰的可能性。讓觀眾看到將人從最深的黑暗中拉返,並給予他力量,這件事就是「神性」。所以誕生自人心本身,讓人超越了理性和一般價值範疇,從而自我療癒的這點,正是神性。

 

有趣的是,李安呈現這神性的方式,又是由外而內的。從《綠巨人浩克》到最新的《比利林恩》,李安對於電影形式的好奇和企圖心,從來就很強烈,這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則體現在3D的運用上。當然敘事本身已經夠特別了:倒敘中藏著虛構,虛構後補上真實,開放式的後設的架構,讓觀眾自我探問……這是立體化原著的閱讀經驗。而在3D運用上,譬如用鐵柵欄轉場,或落難後那個投擲求生信的鏡頭,或一再出現的人物半身多向並置的構圖,活用Z維的錯開——這最後一招不同的視角並陳,當然又讓人想起《綠巨人浩克》的漫畫框格。

 

然上面說的神性呈現,集中在第二幕的漂流,尤其是那平靜得很超現實的水面,一下子是透鏡(lens),一下子是鏡面(mirror),既讓人「看向」大海與藍天(畢竟鏡頭不一定都在水面上),也反射自我和目光。而Pi則是一下子置身天堂,一下子在宇宙中心,一下看到發光的水母和鯨魚,一下又被竄起的水花戳破夢境。這片水面和鏡頭(視線)只有少數時間呈平行/垂直,多數時候是夾著某個角度,於是這角度帶來3D的趣味性,也帶來劇場的舞台感。

 

當然,一路說到這,還沒提到整部片的核心:那兩個故事和真相的交纏、詮釋。電影四年了,許多精闢的分析和拆解、轉譯的文章都有人寫,片中一再回扣的種種意象,動物角色和實際人物的對照,那座樹島與食母真相的連結,印度教毗濕奴(Vishnu)的傳說化身等等……再加上藉由隱藏的第三版故事講「遺忘」,由此連結到上面說的信仰價值,這些都有豐富的文本討論。

 

而在此我想談的,是理查帕克——那隻成年的孟加拉虎,全片最讓貓奴發癡的大貓。當然我們都知道了,理查帕克就是Pi的另一面,是他的生物本能、原始獸性,在他的理智因為廚子(鬣狗)殺害母親(猩猩)而斷裂的那一刻,衝出來代他尋仇,在接下來的旅程中讓吃素的他有個借代,得以把為了生存而食肉的那部分自己切割開來。「讓牠活下去的同時,也給了我生活目標」,人型的Pi是他的理智和道德價值的化身,這樣的自己一直和獸性的另一半對峙,他懼怕牠,又一方面照顧牠,更其實依賴牠、依靠牠。

 

至於那艘小船,則是他的整個人格。於是船難初期,受到驚嚇的Pi不得不把命運交由生物本能主導,自己(理智)則躲在意識之外,害怕的同時更插不上手。隨著處境漸漸穩定下來,理性也就試著去奪回一些地盤,但獸性不會輕易妥協。這終於他明瞭到:那部份的自己「無法被馴服,但可以被訓練」,從原本面對未知的懼怕(和輕賤),變成同理「牠」的價值——「牠和我一樣變成了孤兒,而且沒有多少現實經驗」——再到最後因為共患難而生出深深的愛,終於能夠擁抱牠,即使已來到生命盡頭。

 

在電影最後,當Pi憶起終於獲救那一刻,他是這麼說的:

 

「那當下我筋疲力竭,幾乎無法動彈了,於是理查帕克先走一步。牠伸了伸懶腰,沿著海岸走了一段,直到叢林的邊緣,牠才停下腳步。那一刻我好確定牠會回頭看我一眼,壓一下雙耳低吼一聲,為我們的情誼畫下句點。但牠就只是直直地盯進那樹林間。

然後,理查帕克,我那駭人的同伴,那幫助我活下來的可怕朋友,就這麼永遠從我的人生消失了。

幾個小時後,我被我的同類發現,他帶來幾個夥伴把我擔走,而我哭得像個小孩子一樣。我哭不是因為高興自己活了下來——這當然也有,但我哭是因為:理查帕克竟然就這樣完全無感地離開了我。那讓我好心碎。

你知道嗎?我父親是對的。理查帕克從來沒有把我當朋友。我們共同經歷了那麼多,牠卻連回頭看我一眼都沒有。但我必須相信在那雙眼睛裡,不只有我自己的倒影——我很清楚,我感覺得到,我只是完全無法證明。你知道嗎,我丟下了那麼多:我的家人,那座動物園,印度,阿南蒂……我想到頭來,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放手吧,但最讓我受傷的往往是:沒有能夠好好地道別。我永遠無法向我父親道謝,沒有他教我的一切,我根本不可能活下來。我知道理查帕克只是一隻老虎,但我多麼希望自己曾經對牠說:一切都結束了,我們活下來了。謝謝你救了我的命。我愛你,理查帕克,我會永遠地記得你,願神與你同在。」

 

上面這段話很長,但一字一句打下來,我完全捨不得刪掉任何一點。是呀,道別總是最難,面對變了調或戛然而止的人際,我們最需要的往往是個收尾,我們總希望能像電影裡瀟灑的主角,說出會在彼此記憶中烙成一行美麗文字的話。但事實是:會需要道別這本身,就是因為太多的無法說、無能為力、失語和不得不。於是最痛的是根本沒有機會,而一段緣份的末尾就這麼懸在那,獨待風化成灰。

 

但是別忘了,這裡的理查帕克不只是同伴,還是Pi另一部份的自己。所以這段話又該怎麼解讀?父親在小時候告訴他:「別想跟一隻老虎做朋友。」亦即上面說的,你不可能馴服自己的獸性,要懂得恐懼那一面,否則受傷的會是自己。但在整個漂流過程,他和那個原始自我共處,最後達到了某種平衡,是這樣的平衡救了他一命。最後牠離開了,而他念茲在茲希望能有個道別,他想藉此證明什麼?

 

他相信牠的存在不只是獸性,還有某種更高層次的意義。理性與獸性無法溝通,但「我想要相信那裡面不只有我自己的倒影」——所以在人與獸之外還存在的,就只能是神了。我想相信自己可以活下來,不只因為本能,還有神的意志,是那樣的意志驅策/驅動著我(們),以各種常理之外或超越常理的方式求生。那是神的意旨,是神的諭示,所以也消解了我的罪惡感,給了我繼續活下去的信心,以及這趟旅程本身意義。

 

再加上,《少年Pi》最精彩的暗語在於「道別」這件事的隱身。不論是被說出的「沒有機會」與父親道別,「忘記」與阿南蒂道別的內容,理查帕克的「不道別」,或關於母親終局的「隱而不說」——沒有、無法,或(因為非理性的篩選而)把道別刻意忘記,這是片中談論人生一再閃現的意象。而那刻意的忘記,緊緊纏繞著前述的神性本身,於是人心最強大的自癒能力之一「遺忘」,也就連結上了神。

 

而所謂信仰這件事,即是人把無法理解,無法言說,甚至無法接受的那部分自己切割出去,畏懼祂的力量同時又敬拜祂,甚至深愛祂。不論神是否存在,祂給予人的力量,都從人心而來。

 

當夢漸甦醒,現實回填心海,理查帕克的離開也就意謂著「我」不再需要依靠了。但那人/獸/神三位一體的經驗如此震撼,讓Pi終其一生都在試著尋找解讀。人生路總有些段落,是自己無法完全掌舵的,但事後看,那其實也是一部份的自己。不論是恐懼、懦弱、盲從、或失去理性,學習和那部分的自己共處,甚至和解,這則是長大必經的過程了。

 


編輯:蔡宜蒨

封面圖片來源:pixaby

 

avatar-img
888會員
43內容數
<p>一篇真正好的影評,關於一部真正值得的電影,需要的是沈澱。看完後的沈澱,寫完到發表之間的沈澱。前者甚至不是一天兩天,一週兩週,而是一年兩年三五年的生命累積。</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硯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窮小子追到富家女,而是一個受困心靈枷鎖的女孩,如何被啟發、帶領、扶持彼此,最後掌握人生。《鐵達尼號》真正的主角是蘿絲,這是個女性的成長寓言,即使這樣的視角不完全是新的,但卡麥隆不是個只「懂」男性觀眾的導演。這才是這部片票房達到普世性高點的,最關鍵成功因素。</p>
<p>《美麗境界》的原題直譯是「美麗心靈」,但現在想想,當年的中譯翻成「境界」,其實擴展了故事的格局。真正重要的不是數學可以被「發明」或「發現」到哪裡,而是「看待」數學的眼光可以提升到什麼境界。</p>
<p>這裡的關,不只是物理上關住牠們的身體,限制自由,更在生命意義上關住牠們的驅動(繁衍),牠們的野性,牠們的「出路」。《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其實就是自然力量的化身,既是巨大的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是演化異變主宰地球之力。於是史匹柏,及其背後真正貢獻這題材的作家麥可克里奇頓也許不知道,但他們碰觸的思考,和當時正準備結束連載十二年的《風之谷》漫畫的宮崎駿,是相通的。</p>
<p>故事難以轉述,甚至連看的過程都不容易界定真假,這是《藍色恐懼》最大的進入障礙,但也是在拋掉了「一定要跟上」的執著、退一步純粹跟著情緒走之後,魅力泉湧的關鍵。</p>
<p>音樂在此,唱出了某種真實,不只是「相信」或「夢想」這樣的大詞彙,而是理解,是懂。關鍵不在藝術能有多大的感染力,從哪個角度觸及接收者的心靈缺口,而是「創作」本身,用藝術的形式表達自我、表達溝通,表達理解和疼惜,這真的太動人。這也是我相信的,人類文明中存在的最美好的東西。</p>
<p>《我最親愛的(あなたへ)》是日本殿堂級導演降旗康男,與國寶級影帝高倉健第二十次合作。兩人從降旗執導的第一部片開始,到高倉演出的最後一部片,美好的緣分跨越了四十七年。在這部高倉健的遺作中,加起來一百六十歲的導演與主角,以「爐火純青」來形容他們的表現都不為過。永遠的銀幕硬漢演技,與精準而不落俗套的大師手筆,讓電影抓到了不浮誇、不過甜,卻動人滿滿的平衡感。</p>
<p>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窮小子追到富家女,而是一個受困心靈枷鎖的女孩,如何被啟發、帶領、扶持彼此,最後掌握人生。《鐵達尼號》真正的主角是蘿絲,這是個女性的成長寓言,即使這樣的視角不完全是新的,但卡麥隆不是個只「懂」男性觀眾的導演。這才是這部片票房達到普世性高點的,最關鍵成功因素。</p>
<p>《美麗境界》的原題直譯是「美麗心靈」,但現在想想,當年的中譯翻成「境界」,其實擴展了故事的格局。真正重要的不是數學可以被「發明」或「發現」到哪裡,而是「看待」數學的眼光可以提升到什麼境界。</p>
<p>這裡的關,不只是物理上關住牠們的身體,限制自由,更在生命意義上關住牠們的驅動(繁衍),牠們的野性,牠們的「出路」。《侏羅紀公園》裡的恐龍,其實就是自然力量的化身,既是巨大的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是演化異變主宰地球之力。於是史匹柏,及其背後真正貢獻這題材的作家麥可克里奇頓也許不知道,但他們碰觸的思考,和當時正準備結束連載十二年的《風之谷》漫畫的宮崎駿,是相通的。</p>
<p>故事難以轉述,甚至連看的過程都不容易界定真假,這是《藍色恐懼》最大的進入障礙,但也是在拋掉了「一定要跟上」的執著、退一步純粹跟著情緒走之後,魅力泉湧的關鍵。</p>
<p>音樂在此,唱出了某種真實,不只是「相信」或「夢想」這樣的大詞彙,而是理解,是懂。關鍵不在藝術能有多大的感染力,從哪個角度觸及接收者的心靈缺口,而是「創作」本身,用藝術的形式表達自我、表達溝通,表達理解和疼惜,這真的太動人。這也是我相信的,人類文明中存在的最美好的東西。</p>
<p>《我最親愛的(あなたへ)》是日本殿堂級導演降旗康男,與國寶級影帝高倉健第二十次合作。兩人從降旗執導的第一部片開始,到高倉演出的最後一部片,美好的緣分跨越了四十七年。在這部高倉健的遺作中,加起來一百六十歲的導演與主角,以「爐火純青」來形容他們的表現都不為過。永遠的銀幕硬漢演技,與精準而不落俗套的大師手筆,讓電影抓到了不浮誇、不過甜,卻動人滿滿的平衡感。</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12/12/04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來到香港還沒看過電影,12月1日晚間,與詠恩到青衣城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   這是一部由「台灣之光」李安所導演的3D新片,從2012年11月21日起就已經在全球各城市同步上映。在片中一位印度人PI向加拿大作家講述自己少年時期遭遇海難的故
Thumbnail
在巴拿馬大小城市路邊店家(從高級超市到小雜貨店)很容易看見一種糊得很粗糙的紙箱娃娃。 這些是拉美童年回憶少不了的皮納塔(Piñata)。
Thumbnail
著名華人導演李安在2012年底推出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不僅全球票房大賣,還成為今年奧斯卡獲獎熱門。 這部電影其實叫做《Life of PI》,中文翻成現在的名字,大概出於商業因素。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畫面精緻如油畫;這也是一部難懂的電影,影片看到最後,才知道這個電影絕非中文翻譯中的什麼
Thumbnail
圖片摘自博客來    這部2012年由李安導演推出的電影,在上映之後獲得了廣大的迴響,其中以故事有二個版本所組成,經由主人公“pi“在組成家庭之後,由作家訪問之後所撰寫而成。這本小說在我幾年前做生意時所購入,於結束生意乃至上班這些年都沒有機會好好認真的看書,尤其是小說類的部份,我幾乎是只有稍微回顧一
Thumbnail
「我有一個故事會讓你相信神真的存在。」   作者僅僅用了一句話,就激起了我閱讀的慾望。我一直對於以宗教為題材的小說深感興趣。「我想我永遠都不會有宗教信仰,但我會花上一輩子去思考宗教、生命和死亡與人類的
Thumbnail
    2012/12/04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來到香港還沒看過電影,12月1日晚間,與詠恩到青衣城觀賞《少年PI的奇幻漂流》。   這是一部由「台灣之光」李安所導演的3D新片,從2012年11月21日起就已經在全球各城市同步上映。在片中一位印度人PI向加拿大作家講述自己少年時期遭遇海難的故
Thumbnail
在巴拿馬大小城市路邊店家(從高級超市到小雜貨店)很容易看見一種糊得很粗糙的紙箱娃娃。 這些是拉美童年回憶少不了的皮納塔(Piñata)。
Thumbnail
著名華人導演李安在2012年底推出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不僅全球票房大賣,還成為今年奧斯卡獲獎熱門。 這部電影其實叫做《Life of PI》,中文翻成現在的名字,大概出於商業因素。這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畫面精緻如油畫;這也是一部難懂的電影,影片看到最後,才知道這個電影絕非中文翻譯中的什麼
Thumbnail
圖片摘自博客來    這部2012年由李安導演推出的電影,在上映之後獲得了廣大的迴響,其中以故事有二個版本所組成,經由主人公“pi“在組成家庭之後,由作家訪問之後所撰寫而成。這本小說在我幾年前做生意時所購入,於結束生意乃至上班這些年都沒有機會好好認真的看書,尤其是小說類的部份,我幾乎是只有稍微回顧一
Thumbnail
「我有一個故事會讓你相信神真的存在。」   作者僅僅用了一句話,就激起了我閱讀的慾望。我一直對於以宗教為題材的小說深感興趣。「我想我永遠都不會有宗教信仰,但我會花上一輩子去思考宗教、生命和死亡與人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