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全國的勞工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這一輯的阿愷之聲。
這一輯,阿愷很高興邀請到台大城鄉所的同班同學洪向來到節目現場,和大家來談談「日常生活的馬克思」。在前幾輯的節目裡,阿愷談了許多關於鹿港的歷史與文化,這一輯阿愷之聲首度談思想。但是,為什麼是講馬克思?我們曉得「勞工們」是構成一個社會每日生產運作的重要角色,德國的思想家
馬克思(Karl Marx)窮極一生都在為勞工譜寫理論,這些理論至今仍頗具份量,值得生活在當今社會的我們重新思考。
洪向:
好!我們首先來談什麼是「勞工」。
在馬克思理論的概念裡,只要是在工作、受薪的人們都可以稱作勞工,這些沒有足夠資本額以擁有一家公司、或者是一個集團的人們,就是這個社會的勞工階層。所以,勞工階層可以說是構成這個社會的絕大多數。
那麼馬克思談的「無產階級」又是什麼呢?
無產階級指的就是沒有資產、或者只能賺讓自己「夠用」的資產,而無法透過這些資產去投資、去賺更多錢的人,這就是無產階級。所以,認識了構成這個社會絕大部份人們的身份後,我們再來談談什麼是「剝削」。
「剝削」這個概念,是源自於生活中我們偶爾覺得自己所賺的薪水太少、工時過長,或者勞動過程中造成身心俱疲的感覺等等。
2015年秋鬥,勞工運動-1。
阿愷:
「剝削」這個概念乍聽之下有點恐怖欸!一般來說,我們勞動儘管辛苦,但其實我們也都有獲得該得的薪資,這是勞方資方間的互動過程,彼此互不愧欠。但是為何馬克思要特別去強調「剝削」這個概念?這樣的強調對一位勞工而言的意義是什麼?
洪向:
其實剝削這個問題並不僅止於自己領的錢「夠或不夠」,或者是勞工在工作過程中有沒有自我滿足而已。剝削這個問題不應只是放在「個人」的層次去思考,而應放在「整個社會(咱大家)」的層面去談。當剝削不僅是個人的問題,而這成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之後,便成為馬克思想要去探究的問題。(註1)
阿愷:
前陣子台灣社會也剛發生了幾場罷工案,例如華航空服員罷工。阿愷很驚訝的是,「空姐、空少」是許多人欽羨的工作,為何他們要走上街頭抗爭?在過去的學校教育,或長輩們都常對我們說:「你們要好好念書,進到大學學習專業知識後,才能到大企業裡(企業愈大保障愈高),更努力工作點,以後的生活才會更好。」
這個社會告訴人們要好好的工作,替公司爭取業績榮譽,當然人們所獲得的回饋就是薪水,如是循環下去。然而,如果事情那麼單純的話,為何還會發生勞工上街頭抗爭?在抗爭背後,是否就是勞動時數過長、工資卻普遍低迷的結構性問題?但為何如此呢?
2015年秋鬥,勞工運動-2。
洪向:
馬克思認為這樣的現象必須回到歷史脈絡談起。
的確在過去的某段時期,例如60、70年代的台灣,「努力工作換取更好的生活」是沒有錯的,在那個早期資本主義的時代裏,資本家找了一些工人來為他生產;但是在更早時,別忘了台灣曾經是個農業社會,家戶務農,人們能夠透過在田裡的勞動直接獲得生活所需的糧食,如稻米、蔬果。
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逐漸取代傳統的農業型態,如今在台灣的發展脈絡中看起來是必要的。在資本主義逐漸發展的過程,資本家開始擁有機器(生產工具)以及愈來愈多的土地,這些東西能夠幫助資本家累積更多的資本,如此的生產方式逐漸讓整個社會富庶,人們也得以享受物質生活。
阿愷:
我的理解是,資本主義生產的關鍵,在於勞動力的集結。過去農業時代以家戶為個體生產,如果我們今天想要讓一個地方有更好的發展,從城鎮、城市進而成為一個國家的話,這時候資本主義就成為一種必然的生產模式了,因為大家(勞動力)能夠更團結地生產,讓整個社會得以進入更富庶的狀態。但是阿愷有一個疑問是:「延續上述討論,在資本主義的趨勢之下,那麼受到剝削的對象是誰?以及在這之中誰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
洪向:
阿愷提出的這個問題,對於當今的台灣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或許大家也會發現這樣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日益明顯。過去在80、90年代,台灣曾經出現「臺灣錢淹腳目」的社會榮景,但為何今日不再?
我們曉得過去透過大量的勞動力聚集生產而形成這股經濟奇蹟,但後來卻隨著景氣日益蓬勃,工廠頭家(老闆)添購更多的機器以取代人力;於是,我們發現有愈來愈多人開始失業,但是對於一個勞工、一個無產階級而言,他們依舊會認為自己不夠努力、不夠具有競爭力,因為過去學校老師、周遭長輩這樣教過我們:「唯有努力才能出頭天。」
2015年秋鬥,勞工運動-3。
阿愷:
阿愷依舊覺得疑惑,一個生產日益蓬勃的時代,應該象徵著有更多的就業機會;但若如洪向所說,景氣愈好卻伴隨更多的失業人口;資本家在廣大的勞動力為他效勞與生產後累積了更多資本,於是購買更多的機器以取代人力——為何發達時代會造成這樣的傾斜?
洪向:
我們曉得,勞工之間本來就會競爭(搶)工作機會,而資本家也是。他們會透過合作的方式,讓企業更大,此外,他們也會彼此競爭,這時候每位勞工的薪資將成為所謂的生產成本,如果壓低每位員工的薪資,為資本家所帶來的理所當然會是在「資本家世界中」更大的競爭力,也因此能夠添購更多的生產機器。
所以資本家的存在就是為了拿到更多的生產利潤,於是勞工的薪資將會愈低。那我們回過頭來思考今日的低薪資時代,就不覺得意外了。(註2)
阿愷:
聽你這樣說,阿愷實在覺得不公平。資本家之間得以透過競爭、合作的方式讓自己或者彼此更加壯大,於是大者將會恆大,然而失業的人口將會愈來愈多,這也成為當今許多社會問題的來源。
阿愷曉得,馬克思在他的理論中曾提出了共產主義概念,共產主義要回應的當然就是上述所說資本主義社會所帶來的不公平現象;此外,馬克思也更進一步的提出「共產黨」概念。欸!光是差一個字,共產黨聽起來卻讓人驚恐。舉例而言,有時候我們生活中,人們會以:「你是阿共仔啊?你是共匪啊?」來貶損一位鴨霸的人。阿愷好奇,為何「共產黨」在這裡會成為一句負面的詞?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與共產黨概念,究竟是在講些什麼?
洪向:
我們先來釐清,為何會造成「驚恐」。我們會驚恐,是因為我們誤以為我們原有的東西、財產會讓共產黨給「搶走」;但是在馬克思的理論中,我們之所以會驚恐,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一般人民要很努力才能夠賺到錢、累積財產。
阿愷:
是啊,過去我們的長輩常告訴我們,要節儉,要將賺得的金錢做妥善的分配:儲蓄用、生活用、享樂用,然後一般大眾就這樣努力而殘喘地生活著。
洪向:
但是我們還是必須思考,為何會造成這樣的驚恐?在馬克思的理論裡,要「搶」的並不是一般人民的東西,而是針對那些資產階級所擁有的財產、生產工具與土地,因為這些資本家為何會擁有這些東西,其實都是廣大數目的勞工為他們努力掙來。所以並不是說「搶回」,馬克思要強調的就是「重新分配的正義」。
所以我們可以說,共產主義要重新分配的對象,就是對於那些已經累積許多資本,以錢滾錢生產出更多資本的資產階級;而「共產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共產主義的理念得以透過政治過程,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可以說,「共產的終極意義,就是分配上的正義。」
阿愷:
所以我來統整一下,馬克思所說的重新分配對象並不是一般民眾,而是那些資產階級。但是我想追問的是,重新分配後,然後呢?
洪向:
其實我自己也不曉得,但聽眾朋友也用不著失望,其實馬克思在他的理論中預示了未來理想社會的雛樣。一旦我們同意上述的討論,我們就會得到一個結論,也就是「今天的這個社會仍不夠好,不夠公平」,於是我們就會有個方向,值得再去努力。
阿愷:
阿愷認為這個社會不夠好的原因,依舊源自於它的不公平。聽眾朋友可別小看「不公平」這回事,今日許多社會議題、街頭抗爭會發生,背後原因就是因為各種不公平的累積。
今天洪向來到阿愷之聲給我們一個很棒的討論,這個討論在於認知到馬克思根本不是一個要來解答當今社會問題的答案,而是要我們去發現、去感受到這個社會的結構性問題;一旦我們個人覺醒後,我們就能集結更多和我們面臨相同處境的人,去討論、去培力,進而實踐,向政府、向工廠提出訴求,提出我們對於理想社會的形貌。
謝謝洪向今日來到節目,或許有聽眾朋友認為我們今天談的還不夠多,沒關係!歡迎各位朋友的call in,或者在底下留言,我們未來將可能策劃更多關於馬克思的專題節目。
洪向:
阿愷: 「同胞要團結,團結很有力!」是日治時期蔣渭水成立
「無力者大會」時所喊之口號,當時他們是對殖民政府、對資本家高喊,如今我們還是要對這社會的有力者(資本家)喊,喊出我們對於理想社會的想像與信念。
謝謝你收聽阿愷之聲,咱下回空中再相見!
--
【作者註—馬克思的台語怎麼說?】
「馬克思(Marx)」的台語該怎麼說?
這的確是阿愷錄製節目一剛開始所碰到的難題,然而我忽然想起之前曾經看過侯孝賢導演著名的電影
《悲情城市》中,朋友來拜訪文清(梁朝偉飾)時,一夥人看著放在屋中一旁的房子,有人拿起書說:「看馬克思喔?很進步喔。」於是,阿愷就明白馬克思的台語發音怎麼說了。
截圖自Youtube。
「馬克思」在悲情城市電影中的發音仍是源自於日文翻音,這很能夠想像,因為這部電影演的是國民政府剛接收台灣到
二二八事件的時空背景,當時候台灣的知識份子多半受日本教育。經歷過日治時代的台籍知識份子,能透過日文翻譯的書籍來接觸西歐的重要思想,其中當然包括馬克思主義。
阿愷一直很感興趣的是,日治時期台灣的左翼思想是相當蓬勃的,無論在文學、攝影表現、甚至在文化行動上,當時接觸社會主義對一位知識份子而言絕非偶然,當然這樣的現象到40年代後皇民化運動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就受到壓迫了。但我們依舊能夠思考的是,台灣曾經有段時間左翼力量是豐沛的,這群知識份子關注社會底層、在乎分配正義、懷有台灣意識......然而,侯孝賢這部《悲情城市》,演的即是新政權來台後展開的思想肅殺,文清後來也是死於思想清算,這部電影開啟了台灣50年代思想慘澹的扉頁。
總之,阿愷推薦各位看《悲情城市》,透過電影學台語、讀曾經隱沒的台灣庶民歷史、看上海幫買辦在戰亂期間在台灣的猖獗行為、看台籍知識份子在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掙扎等。
--
註1:這個部分可參考馬克思與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例如其中一個段落提到:「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鬥爭,但是他們在當前的運動中同時代表運動的未來。」
註2:這個部分可以參考,馬克思的《1844年哲學與經濟學手稿》,其中一個段落提到:「社會在什麼時候才處於財富日益增盡的狀態呢?那就是一國的資本和收入增長的時候。」但是,這只有由於下述情況才可能:
- 大量勞動累積起來,因為資本是累積的勞動;就是說,工人的勞動產品越來越多地從他手中被剝奪了,工人自己的勞動越來越作為別人的財產同他相對立,而他的生存資料和活動資料越來越多地集中在資本家的手中。
- 資本的積累擴大分工,而分工則增加工人的人數;反過來,工人人數的增加擴大分工,而分工又擴大資本的積累。一方面隨著分工的擴大,另一方面隨著資本的積累,工人日益完全依賴於勞動,依賴於一定的、極其片面的、機器般的勞動。隨著工人在精神上和在肉體上被貶低為機器,隨著人變成抽象的活動和胃,工人越來越依賴于市場價格的一切波動,依賴於資本的運用和富人的興致。同時,由於單靠勞動為生者階級的人數增加。工人之間的競爭加劇了,因而他們的價格也降低了。在工廠制度下,工人的這種狀況達到了頂點。
- 在福利增長的社會中,只有最富有的人才能靠貨幣利息生活。其餘的人都不得不用自己的資本經營某種行業,或者把自己的資本投入商業。這樣一來,資本家之間的競爭就會加劇,資本家的積聚就會增強,大資本家使小資本家陷於破產,一部分先前的資本家就淪為工人階級,而工人階級則由於這種增加,部分地又要經受工資降低之苦,同時更加依賴于少數大資本家。資本家由於人數減少,他們為爭奪工人而進行的競爭幾乎不再存在;而工人由於人數增加,彼此間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反常和帶有強制性。正像一部分中等資本家必然淪為工人等級一樣。
由此可見,即使在對工人最有利的社會狀態中,工人的結局也必然是:過度勞動和早死,淪為機器,淪為資本家的奴隸(資本的積累作為某種有危險的東西而與他相對立),發生新的競爭以及一部分工人餓死或行乞。」
註3:同樣地,在《1844年哲學與經濟學手稿》其中一個段落提到:「資本是對勞動及其產品的支配權。資本家擁有這種權力並不是由於他個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於他是資本的所有者。什麼是資本? 『一定量的積累的和儲存的勞動。』(斯密,第 2 卷第 312 頁)資本就是積累的勞動。」
延伸閱讀:
所有圖片來源:王麒愷
編輯:葉菀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