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人,為何要爬山?

最近有大學生到喜馬拉雅山健行罹難,在惋惜之餘相信應該也有不少家長心中或許會暗暗的想:「 為什麼要爬那麼危險的山!」
記得很多年前AB寶第一次爬高山後,在周記裏寫著:「登頂過程的艱辛與風景的秀麗成正比。汗涔涔地匍富在崎嶇的小徑上,不禁思索著:人,為何要爬山?為何忍受極大的危險與痛楚而爬山?我想是為了挑戰極限,享受征服自己的感覺吧!」
「為什麼要登山?」英國著名的登山家馬諾里攀登聖母峯後記者們問他這個問題時,他回答:「因為山在那裏!」或許孩子可以從肉體實際地挑戰中而有所體會吧!因為B寶在周記中也這麼寫著:「何苦要往前走?為的也許是捕捉瞬間體悟到的寧靜,也許只是發自內心對那一倏忽的美感到喜悅。一抬頭,我見到了真正的天空,以藍天為背景,烘托火紅的楓葉,讓我好想永遠珍藏這情景。」
古今中外,不管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的人,都知道教育下一代是確保家族國家或民族生存發展最重要的根本。或許每個時代所要求或訓練的重點不太一樣,但是讓孩子從最起碼能在未來世界生存,乃至於做出貢獻,擁有較好的生活條件,這大概是基本原則了。
「獨立」與「勇氣」,大概是孩子從溫暖的父母懷抱,跌跌撞撞進入陌生環境,必須一路成長一路學習的。
二百多年前,歐洲的青年盛行「壯遊」(grand tour),以為期數個月到一、二年的長途徒步旅行做為求學的一部份,這是一種類似成年禮的淬礪,事實上這也會成為青年人的生命啟蒙。
在台灣,這樣的風氣逐漸在漫延,但是限於家庭經濟或個人的條件,絕大部分的孩子是沒有機會如同米蘭昆德拉形容的:「人在無限大的土地上,一種幸福無所事事的冒險之旅。」
可是,這種透過與泥土、與大自然貼近的生活,一種靠自己的體力勞動,以雙手克服困難的能力,我總覺得這似乎才是教育的真諦。在大自然裏探險、沈思,這種看見「生命之美」的體驗,是學校裏上再多堂的音樂、文學或美術的課程所無法達到的。
可是,就算父母或老師瞭解,恐怕在台灣我們也沒有足夠的條件與環境來引導孩子走回大自然。而且,老實說,虛擬的電動玩具比又沒冷氣又會流汗的真實大自然來得有吸引力多了!同時,若提到「勇氣或獨立」這項能力,我反而擔心現在的孩子在電視綜藝節目的影響,或同伴的鼓譟之下,會以為敢做就是有勇氣,認為暴虎憑河式的奔撞或搞笑就是勇敢。
台灣其實有許多美好的環境可以讓孩子留下生命感動的經驗,只要我們願意關掉電視,走出家門,就有機會回歸人類心靈的原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