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以後,習近平的統治進入「新時代」,「新時代」有什麼新的政策和做法,是外界比較關注的。當然,即使有新的做法,也需要時間才能逐漸呈現出來。不過,有一個方面的政策,已經出現了引人注意的重大調整,那就是外交政策。 眾所週知,習近平在「十八大」之後,推翻了鄧小平確立的「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採取了四面出擊、四面樹敵的強硬立場,在南海爭議、中日關係、中美貿易爭端等問題上都是火力全開,擺出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態度。其目的,無非是樹立「強國」的國際形象,營造習近平的「維護國家利益」的政治光環。這樣做的結果,其實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畢竟,以今天中國的實力,固然非昔日可比,但是四面樹敵,仍舊是中共不可承受之重。 「十九大」之後,中國的外交活動相當頻繁,似乎有意釋放信號——這個信號,就是要改變過去咄咄逼人的態度,致力於改善與週邊國家的關係,以建設性的姿態介入國際事務。 以中日關係為例,這是最為牽動中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外交議題。過去幾年,中外雙方交惡,習近平四次與日本首相安倍見面,都是板著一副面孔,那臉色是給日本人看的,也是給中國人看的。但是11月中旬,亞太經合組織(APEC)在越南舉行時,安倍和習近平舉行了正式的雙邊會談,習近平是帶著微笑與安倍握手合照的。日本富士電視台就認為,這是一項徵兆,顯示雙方關係回暖。中國認識到與日本化敵為友,更能在環太平洋地區發揮影響力。 再有,就是對緬甸問題的處理。中國與緬甸政府和軍方最近頻繁互動。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11月19日在緬甸首都奈比多提出了解決難民危機的「三步走」方案,這種主動干預,顯示「不干涉別國內政」原則的外交路線已經有所調整,改為積極介入。外界也有傳言,說這一次非洲辛巴威的政變,背後也有中國的影子。中共在外交上轉守為攻,不僅是為了改變過去在國際社會上那種無所作為的形象,也為了顯示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是可以依靠的負責任盟友,希望藉此進一步拉攏各國,尤其是東南亞的週邊國家。 在歐洲方面,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11月26日前往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開啓歐洲之行。此行被認為是要將深耕中東歐、聯動歐亞,因為這將有利於促進「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展。李克強將參加「第六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匈牙利進行正式訪問,然後出席在俄羅斯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首腦理事會第16次會議。對於李克強來說,很久沒有這樣活躍在國際舞台上了,這也顯示出中共要加強在外交領域的工作力度。 為甚麼中共會做出這樣的調整?這樣的調整是一時的,還是戰略性的長期目標?目前我們下結論也許還太早。但是有兩點還是值得指出: 第一,在美國逐漸退出國際舞台主導者的角色的大背景下,中共見獵心喜,想成為美國的替代者,這是毫無疑問的。中共應當也知道,想成為國際社會的領導者,就不能像個鬥雞一樣、四面出擊,四面樹敵,而必須展現出大國的氣度;第二,從中共外交領域的人事佈局來看,現在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委員楊潔篪,是外交系統中溫和派的代表,也不能排除他的外教思路對習近平產生了一定影響。 所有圖片來源:wikipedia CC BY 4.0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