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其一:銅鑼灣,我獨立後的家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我「離家出走」也至少有四年。上大學後搬到宿舍居住,貪圖上學方便,首半年都很規律地每個週未回家,與家人和小狗相聚。那時雖未「上莊」(編按:意指加入學生會/組織,成為幹部),但學校生活依然繁忙和纏人,花的心神精力比在東涌的家深和重。所以「回家」,常被母親嘲為「回旅館」,一兩天的吃飯相聚,沒有家庭活動和溝通,自顧自的整頓休息再出發。但宿舍也不像在家,那是半開放的空間,經常要與別人分享隱私的一面,無法對周圍環境掌握自如。這對沒甚安全感的我來說,也不是能完全放鬆、享受的地方。這半年像無根漂浮,屯門(嶺南大學的位置)和東涌兩處跑。我獨立後的家,讓我安心的地方,是在銅鑼灣,那已是三年後的事。

 

銅鑼灣的家在聖保祿醫院附近,靠近大坑,在天后或銅鑼灣地鐵站步行需時約十分鐘。走到大坑也很方便,約五分鐘,食肆繁多,但都不便宜。但我很愛吃大坑一所四川雞煲店,用多種香料佐料炒過的雞件香氣逼人,麻中帶辣,令人垂涎欲滴,停不下手。住在銅鑼灣,一個月總會光顧兩三次,結果腰纏沒有萬貫,多了層「車呔」(編按:即輪胎)。其餘晚餐,多是在辦工室叫外賣或是有約,不然就在樓下一檔麵店,吃它的大地魚湯底和幼麵,配雲吞或炸醬,三五分鐘就把麵團扒光,飽餐一頓。

 

自主生活後,最惱人是吃的問題,往常吃家裏的,母親煮甚麼都吃,吃得津津有味。但搬出來後,當然多了飯局邀約,除此之外我都草草吃過,除了陪女友,多是自己躲在一角,靜靜的吃,也沒甚要求。有要求時,都是約朋友用餐。我一直有個規條,就是多約政治圈外的朋友吃飯——不要讓生活由內到外都全面被政治包圍,要堅忍地守住自己私人空間的一條界線,恆常接觸政治氣壓外的氛圍。否則,人被煩惱和苦楚圍困,情緒就會鑽進牛角尖,性情容易變得偏狹和自負。話雖如此,要約他們吃飯也很困難,中學同學多住東涌,大學宿舍在屯門,天南地北,走勻已能飛一轉台北,我也不方便四圍巡迴吃飯。

 

raw-image

我與母親,和母親煮的年夜飯

 

結果多是留在辦工室吃外賣,最常叫KFC,貪其方便,也相對便宜。金鐘的餐廳太貴了。有幸早回家都在外解決,所以爐頭很少開,除了過時過節貪過癮和綽頭把弄一下,或是太餓煮即食麵果腹。

 

回過頭來看,在銅鑼灣邂逅的煩惱,都是好的煩惱,因為它的逝去,給了它新的意義。遷居銅鑼灣的小住所約莫一年,就被撤銷在立法會代表市民的資格,又因入獄而被逼搬離這個住所。我最終不能目睹它的別離,我困在鐵柵之後,它徐徐的被解體和運到可安身的地方。我再也不能在回家途中,興之所致,就花五分鐘走在大坑去,吃那四川風味的雞煲。

 

 


延伸閱讀:

「家」其二:美麗的巧合和意外

「家」其三:在新的環境,重新認識新的自我

 


【鋼索上的不安世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冠聰的沙龍
49會員
68內容數
<p>從學運領袖、到政黨主席、再到立法會議員,後被剝奪資格,再成階下囚,過去數年我過著曲折卻精彩的生活。牢獄讓我重新回看過去幾年的體悟,決定在此寫下這些年來屬於羅冠聰及香港的故事。</p>
羅冠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28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2019/09/28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2019/09/22
【💪接力遊說:下週出席參議院聽證 持續提升香港議題關注】 面對各位手足在香港面對濫捕毆打、槍林彈雨之際,散落在各地的香港人總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為運動帶來一點幫助。自從到了耶魯修讀後,除了一開始面對來自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和宣傳,甚至有死亡恐嚇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從海外協助香港的運動,
Thumbnail
2019/09/22
【💪接力遊說:下週出席參議院聽證 持續提升香港議題關注】 面對各位手足在香港面對濫捕毆打、槍林彈雨之際,散落在各地的香港人總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為運動帶來一點幫助。自從到了耶魯修讀後,除了一開始面對來自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和宣傳,甚至有死亡恐嚇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從海外協助香港的運動,
Thumbnail
2019/08/17
一整天我的fb和ig都給中國翻牆的網友炸開了,用一堆只會對牆內網民有共鳴的灌水式攻擊來試圖離間和抹黑。結果我發現,原來是官媒(央視微博)在背後推動,並成功令我留學的新聞推到了微博熱搜。 到底為何他們要如此高調攻擊我呢? 先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國輿論現時的節奏以及目標。自機場事件後,中共已強烈動
Thumbnail
2019/08/17
一整天我的fb和ig都給中國翻牆的網友炸開了,用一堆只會對牆內網民有共鳴的灌水式攻擊來試圖離間和抹黑。結果我發現,原來是官媒(央視微博)在背後推動,並成功令我留學的新聞推到了微博熱搜。 到底為何他們要如此高調攻擊我呢? 先讓大家了解一下中國輿論現時的節奏以及目標。自機場事件後,中共已強烈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二十天的探親旅途-時光交錯
Thumbnail
二十天的探親旅途-時光交錯
Thumbnail
某日為了加入職業工會投保跑流程之故,意外來到25年前租屋處的附近,沒想到經過了四分之一世紀再回到昔日的租屋處,周遭景物似乎變化不大,街口的早餐店一樣開著,但不知店主是否已換人經營。循著往日覓食的路線,我安步當車沿途張望,懷念那段剛入社會的過往,當年新鮮的肝也有段青春時光。
Thumbnail
某日為了加入職業工會投保跑流程之故,意外來到25年前租屋處的附近,沒想到經過了四分之一世紀再回到昔日的租屋處,周遭景物似乎變化不大,街口的早餐店一樣開著,但不知店主是否已換人經營。循著往日覓食的路線,我安步當車沿途張望,懷念那段剛入社會的過往,當年新鮮的肝也有段青春時光。
Thumbnail
「台北橋還叫台北橋嗎?」我坐在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這麼想,因為已經很多年沒回台灣了。我變了,台灣好像也變很多,台北縣改成新北市了,但過去青少年時期在台北縣市間穿梭的青黃歲月,卻烙印在我記憶裡。 我們家搬到新莊前,父母先是帶著姊姊和弟弟在台北市復興北路附近的興安國宅頂了一開餐館,賣客家菜……
Thumbnail
「台北橋還叫台北橋嗎?」我坐在電腦前一邊打字一邊這麼想,因為已經很多年沒回台灣了。我變了,台灣好像也變很多,台北縣改成新北市了,但過去青少年時期在台北縣市間穿梭的青黃歲月,卻烙印在我記憶裡。 我們家搬到新莊前,父母先是帶著姊姊和弟弟在台北市復興北路附近的興安國宅頂了一開餐館,賣客家菜……
Thumbnail
1996年通過《國軍眷村改建條例》,我的「眷村生涯」正式結束。之後偶爾經過童年生長的巷弄,我拼命地尋找證明自己曾經在此生活過的蛛絲馬跡,但芭樂樹和梔子花都已不在,紅磚牆已成了鋼鐵柵欄,唯有夏日的知了,一聲一聲提醒著,舊日時光一去不復返。
Thumbnail
1996年通過《國軍眷村改建條例》,我的「眷村生涯」正式結束。之後偶爾經過童年生長的巷弄,我拼命地尋找證明自己曾經在此生活過的蛛絲馬跡,但芭樂樹和梔子花都已不在,紅磚牆已成了鋼鐵柵欄,唯有夏日的知了,一聲一聲提醒著,舊日時光一去不復返。
Thumbnail
最早有印象的居住地就在南榮路,大概是3歲左右時住的地方,因為參加基隆市社區營造的審查與輔導工作,這兩年才知道原來那裡就是誠仁里,也就是基隆人俗稱「白磚厝」的後面,我小學四年級以前,在那附近就換過三間房子,如果以南榮路為基準,從白磚厝到南榮路派出所約300米的後面一條巷子,小四以前總共搬了三次家。
Thumbnail
最早有印象的居住地就在南榮路,大概是3歲左右時住的地方,因為參加基隆市社區營造的審查與輔導工作,這兩年才知道原來那裡就是誠仁里,也就是基隆人俗稱「白磚厝」的後面,我小學四年級以前,在那附近就換過三間房子,如果以南榮路為基準,從白磚厝到南榮路派出所約300米的後面一條巷子,小四以前總共搬了三次家。
Thumbnail
三個仔女的寒假開始,大約三至四星期的假期,渡過農曆新年及隔開上下學期。假期開始,台灣父母都安排興趣班讓孩子消磨時間,也有部份送仔女到長輩家中「安親」,解決照顧煩惱。以往寒假,我們會返回香港或澳門探訪親友,歡渡新歲。但疫情與國安法關係,我們已經有家歸不得,所以選擇從新竹回到台南,那是我們在台灣的家鄉。
Thumbnail
三個仔女的寒假開始,大約三至四星期的假期,渡過農曆新年及隔開上下學期。假期開始,台灣父母都安排興趣班讓孩子消磨時間,也有部份送仔女到長輩家中「安親」,解決照顧煩惱。以往寒假,我們會返回香港或澳門探訪親友,歡渡新歲。但疫情與國安法關係,我們已經有家歸不得,所以選擇從新竹回到台南,那是我們在台灣的家鄉。
Thumbnail
煲底是香港立法會暱稱,因建築外型像一只煲著老火的鍋子,也是過往許多集會的地點。煲一鍋湯,對我來說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對港人的意義或許更似一種歸屬,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住家味」,端給「屋企人」共享,而在這非常的時刻,面對這一鍋湯汁四濺的辣燙嗆喉,手足們念想的住家味無非是昔時濃淡皆宜的煲湯味道。
Thumbnail
煲底是香港立法會暱稱,因建築外型像一只煲著老火的鍋子,也是過往許多集會的地點。煲一鍋湯,對我來說是一種心靈上的慰藉,對港人的意義或許更似一種歸屬,每一家都有自己的「住家味」,端給「屋企人」共享,而在這非常的時刻,面對這一鍋湯汁四濺的辣燙嗆喉,手足們念想的住家味無非是昔時濃淡皆宜的煲湯味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