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其一:銅鑼灣,我獨立後的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離家出走」也至少有四年。上大學後搬到宿舍居住,貪圖上學方便,首半年都很規律地每個週未回家,與家人和小狗相聚。那時雖未「上莊」(編按:意指加入學生會/組織,成為幹部),但學校生活依然繁忙和纏人,花的心神精力比在東涌的家深和重。所以「回家」,常被母親嘲為「回旅館」,一兩天的吃飯相聚,沒有家庭活動和溝通,自顧自的整頓休息再出發。但宿舍也不像在家,那是半開放的空間,經常要與別人分享隱私的一面,無法對周圍環境掌握自如。這對沒甚安全感的我來說,也不是能完全放鬆、享受的地方。這半年像無根漂浮,屯門(嶺南大學的位置)和東涌兩處跑。我獨立後的家,讓我安心的地方,是在銅鑼灣,那已是三年後的事。

 

銅鑼灣的家在聖保祿醫院附近,靠近大坑,在天后或銅鑼灣地鐵站步行需時約十分鐘。走到大坑也很方便,約五分鐘,食肆繁多,但都不便宜。但我很愛吃大坑一所四川雞煲店,用多種香料佐料炒過的雞件香氣逼人,麻中帶辣,令人垂涎欲滴,停不下手。住在銅鑼灣,一個月總會光顧兩三次,結果腰纏沒有萬貫,多了層「車呔」(編按:即輪胎)。其餘晚餐,多是在辦工室叫外賣或是有約,不然就在樓下一檔麵店,吃它的大地魚湯底和幼麵,配雲吞或炸醬,三五分鐘就把麵團扒光,飽餐一頓。

 

自主生活後,最惱人是吃的問題,往常吃家裏的,母親煮甚麼都吃,吃得津津有味。但搬出來後,當然多了飯局邀約,除此之外我都草草吃過,除了陪女友,多是自己躲在一角,靜靜的吃,也沒甚要求。有要求時,都是約朋友用餐。我一直有個規條,就是多約政治圈外的朋友吃飯——不要讓生活由內到外都全面被政治包圍,要堅忍地守住自己私人空間的一條界線,恆常接觸政治氣壓外的氛圍。否則,人被煩惱和苦楚圍困,情緒就會鑽進牛角尖,性情容易變得偏狹和自負。話雖如此,要約他們吃飯也很困難,中學同學多住東涌,大學宿舍在屯門,天南地北,走勻已能飛一轉台北,我也不方便四圍巡迴吃飯。

 

raw-image

我與母親,和母親煮的年夜飯

 

結果多是留在辦工室吃外賣,最常叫KFC,貪其方便,也相對便宜。金鐘的餐廳太貴了。有幸早回家都在外解決,所以爐頭很少開,除了過時過節貪過癮和綽頭把弄一下,或是太餓煮即食麵果腹。

 

回過頭來看,在銅鑼灣邂逅的煩惱,都是好的煩惱,因為它的逝去,給了它新的意義。遷居銅鑼灣的小住所約莫一年,就被撤銷在立法會代表市民的資格,又因入獄而被逼搬離這個住所。我最終不能目睹它的別離,我困在鐵柵之後,它徐徐的被解體和運到可安身的地方。我再也不能在回家途中,興之所致,就花五分鐘走在大坑去,吃那四川風味的雞煲。

 

 


延伸閱讀:

「家」其二:美麗的巧合和意外

「家」其三:在新的環境,重新認識新的自我

 


【鋼索上的不安世代】

raw-image

avatar-img
49會員
68內容數
<p>從學運領袖、到政黨主席、再到立法會議員,後被剝奪資格,再成階下囚,過去數年我過著曲折卻精彩的生活。牢獄讓我重新回看過去幾年的體悟,決定在此寫下這些年來屬於羅冠聰及香港的故事。</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冠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掛著疲倦的身軀,也要在困境中堅忍前進——這是我們都逃避不了的責任。</p>
<p>單單只有稜角,是不足以讓每個人都能免於恐懼、有尊嚴地在社會生活。我們需要銳利而溫柔的稜角,能夠感染別人的稜角。</p>
<p>不是看見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見希望。</p>
<p>掛著疲倦的身軀,也要在困境中堅忍前進——這是我們都逃避不了的責任。</p>
<p>單單只有稜角,是不足以讓每個人都能免於恐懼、有尊嚴地在社會生活。我們需要銳利而溫柔的稜角,能夠感染別人的稜角。</p>
<p>不是看見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才看見希望。</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認同攝徒日記頻道的八炯說的,[我不知道台灣這邊大家是怎麼定義的,但我知道在中國只要不認同中共就是台獨。] 所以其實換言之,今天不管是在支持台灣國、還是在支持中華民國,兩者本質上在中國共產黨的眼中通通都是台獨。
Thumbnail
我最近在我的臉書社群看到一個很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就是有一個激進台獨的支持者,因為發表了對“綠色和平”組織的意見,所以就引起很多人的轉載,並稱讚這個女人批評的好。但是這些蠢蛋不知道的是,早在2017年這個台獨支持者曾經為了反我這個國民黨而跟她的騎士團大規模嘲笑我,還說“支持人權哪會支持國民黨”;再
Thumbnail
年輕時的陶修女最想去巴西傳教,為此她在瑞士時還學習了葡萄牙文,但教會的長上卻要派她到一個叫Formosa的地方,雖是葡萄牙文的地名,卻是相反的方向。40多年後台灣已經是她家。她說:「瑞士是我第二個家。」這就是台東初鹿陶修女的故事。
Thumbnail
第一次看這本書(看書應該也沒有什麼第幾次吧) 是在大陸的一個APP,「蝸牛讀書」,上面看到的 我不知道台灣有沒有類似的APP 我是在瀏覽大陸線上課程時,無意間發現蝸牛讀書這個用了就愛不釋手的免費看書軟件 然後就無意間發現這本我覺得此生看過最激勵 也是當時大陸最火紅的自媒體天后出的書,「我喜歡這個功利
Thumbnail
這是一部大眾小說,讀起來絕不艱澀。悲傷之中,穿插著喜劇。朱薩克不愧是個說故事高手,戳人淚點絕不手軟。但在這麼一部暢銷的作品背後,卻有一種洗鍊的「澳洲性」,他把澳洲作為移民社會的「失語」,融入了故事之中。不是要控訴或販賣悲情,只是作為書中角色非常自然的存在的一部分,塑造著他們的個性和遭遇。
Thumbnail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既是面向自己也是面向世界,雖然我知道機會渺茫,但我仍衷心的盼望這部紀錄片能夠入圍明年的奧斯卡,我仍會帶著這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理想,正如同我青春的時候也是帶著這樣的理想站在台灣,站在立法院裡頭,我們都以為自己做不到,我們不敢想像最後失敗的模樣,但是最後,我們做到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認同攝徒日記頻道的八炯說的,[我不知道台灣這邊大家是怎麼定義的,但我知道在中國只要不認同中共就是台獨。] 所以其實換言之,今天不管是在支持台灣國、還是在支持中華民國,兩者本質上在中國共產黨的眼中通通都是台獨。
Thumbnail
我最近在我的臉書社群看到一個很讓人哭笑不得的現象,就是有一個激進台獨的支持者,因為發表了對“綠色和平”組織的意見,所以就引起很多人的轉載,並稱讚這個女人批評的好。但是這些蠢蛋不知道的是,早在2017年這個台獨支持者曾經為了反我這個國民黨而跟她的騎士團大規模嘲笑我,還說“支持人權哪會支持國民黨”;再
Thumbnail
年輕時的陶修女最想去巴西傳教,為此她在瑞士時還學習了葡萄牙文,但教會的長上卻要派她到一個叫Formosa的地方,雖是葡萄牙文的地名,卻是相反的方向。40多年後台灣已經是她家。她說:「瑞士是我第二個家。」這就是台東初鹿陶修女的故事。
Thumbnail
第一次看這本書(看書應該也沒有什麼第幾次吧) 是在大陸的一個APP,「蝸牛讀書」,上面看到的 我不知道台灣有沒有類似的APP 我是在瀏覽大陸線上課程時,無意間發現蝸牛讀書這個用了就愛不釋手的免費看書軟件 然後就無意間發現這本我覺得此生看過最激勵 也是當時大陸最火紅的自媒體天后出的書,「我喜歡這個功利
Thumbnail
這是一部大眾小說,讀起來絕不艱澀。悲傷之中,穿插著喜劇。朱薩克不愧是個說故事高手,戳人淚點絕不手軟。但在這麼一部暢銷的作品背後,卻有一種洗鍊的「澳洲性」,他把澳洲作為移民社會的「失語」,融入了故事之中。不是要控訴或販賣悲情,只是作為書中角色非常自然的存在的一部分,塑造著他們的個性和遭遇。
Thumbnail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既是面向自己也是面向世界,雖然我知道機會渺茫,但我仍衷心的盼望這部紀錄片能夠入圍明年的奧斯卡,我仍會帶著這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理想,正如同我青春的時候也是帶著這樣的理想站在台灣,站在立法院裡頭,我們都以為自己做不到,我們不敢想像最後失敗的模樣,但是最後,我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