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其實更多是在講青春。

更新於 2019/04/1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關於導演:傅榆
台灣紀錄片導演,1981 年生於台灣,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她的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母親則是印尼華僑,所以有媒體說她是外省第二代,也有報導講她是新移民二代,總是被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
也許也是因為這樣,不同的標籤總是可以在她紀錄片裡面對話,她並不曉得對話之後怎樣,但她相信對話是彼此瞭解的一種方式,因此她的紀錄片總是會去訪談那些貼標籤與被貼標籤的人,讓無法對話的他們有對話的可能。她的第一部作品是研究所一年級時拍的《蘇格拉底草莓論》(2006),以高中生為對象,讓草莓族現身說法,六年後又以同樣的對象拍攝了《123。草莓人》(2012),試圖去探討「草莓族」這樣的標籤。
相較於草莓族,傅榆知道自己的標籤又更敏感的詞彙,因此在研究所申請計畫裡就寫著「畢製要探討我跟政治的關係」,2008年同樣是學校作業,她訪談了自己偏藍的爸媽和政治傾向對立的人,拍出了《大家一起照鏡子》(2008),直接的觸碰政治議題,毫不避諱地呈現出台灣藍綠政治支持者的分歧,後來以同樣的方式將對象換成青年人,與公視合作完成了《藍綠對話實驗室》(2012)。也是在那個時候,她遇見了支持台獨青年陳為廷和中國陸生蔡博藝,後來她以蔡博藝為對象完成了《我在台灣,我正青春》(2013),講的是「陸生」這個標籤,隔年就發生了太陽花學運。
關於電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2017)
太陽花學運是這部電影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不過並非這部片的全部,正如傅榆導演過去的作品,這部紀錄片仍然紀錄一種對話,但這次的對話不再是標籤兩面的對立,這次的對話反而聚焦在「青春」這個幾乎沒有爭議的詞彙上面,而且更重要更與過往作品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中傅榆不再只是個記錄對話或者進行採訪的人,傅榆在這部電影裡面也親身參與了對話,讓我們看見,原來真正重要的一個群體,不是支持者,也不是反對者,而是在思考未來,要進入或者避開哪個陣營的人,多數人其實跟傅榆一樣,沒有真正無法摧毀的信仰,而是無時無刻都為了自己的選擇而專注的傷透腦筋。
老實說,剛看完紀錄片的時候,我有點失望。原因是我並沒有從紀錄片裡面,看到什麼是自己原先不曉得的事情,我跟傅榆導演差不多時間認識陳為廷和蔡博藝,跟著他們反大埔拆政府、反媒體壟斷、反黑箱服貿,跟著走進立法院創造歷史,然後被水槍從行政院驅離。
所以紀錄片有紀錄到我幾乎也都知道,關於那些成長的迷惘與想像的追尋,我也都曾跟他們一同經歷,甚至還有更多是電影無法紀錄、更戲劇性的橋段,我相信傅榆導演之所以不剪進去,也有她的考慮。
她不把這部紀錄片當作是青春的衝撞,不要太過激情或著感動人心,而是提供一種觀點,一種較為後現代的紀錄視野去安排一種重新檢視太陽花學運的路徑。
「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臺灣人最大的願望。」
當她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時候,傅榆導演在台上泛著淚光,堅定的說觸這句話,當然這句話引起了台下許多電影工作者的擔憂,擔憂未來金馬獎還能不能成為兩岸共同的語彙,有人說傅榆錯了,也有人說她很勇敢,但我認為對與錯並非重點,而是我們擁有說出自己內想想說的話的權力,當然一句話說出口之後世界會各自解讀,上網去看會發現《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電影相關的報導,不在文化影視類,而被分在政治類,但其實電影拍的不只是政治,電影要記錄的,是能夠不顧一切後果,魯莽而勇敢地說出自己想講的話的青春。當我們不在青春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有所顧忌,會思考這樣做會不會影響到別人,會考慮句話是不是不該講。
但青春的我們不會,青春的我們能說自己想說的話,能大聲地唱自己的歌。
紀錄片中,讓我比較意外的是,我並不曉得原來陳為廷那麼愛唱歌,可能是因為我從來就沒把他當成神,所以也就沒有特別注意到這些事,整部紀錄片的音樂歌曲非常豐富,〈入黨申請書〉、〈國際歌〉、〈風神125〉、〈別讓我孤單〉、〈島嶼天光〉、〈晚安台灣〉、〈海闊天空〉、〈花房姑娘〉,光是憑印象隨便記就至少有八首,已經足夠壓成一張原聲帶了,也很適合放在金馬影展的K歌場放映,否則大家都得跟我一樣在電影院裡忍著,忍得住聲音,卻忍不住眼淚,紀錄片明明就拍得不激情不悲壯,但〈島嶼天光〉響起的時候,眼淚還是不爭氣地落了下來。
像是去年《日常對話》中導演也親身參與了紀錄片的完成,「讓拍攝者現身」幾乎是近年紀錄片領域的顯學,即便如此,《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亦挑戰了紀錄片的一些方式和思維,放入不是導演親自紀錄的東西放在裡面,也有一些導演沒想過能紀錄的東西放在裡面,最終這不只是從紀錄他人回頭探照自我,而是以這樣的方式去詮釋社會運動,去提供重新審視太陽花運動對於青年與台灣社會所造成的運動傷害,她從自身拍片的例子裡面挖掘出了每個太陽花的青年曾受困的狀態,當他們已經繼續往前了而我們卻仍留在原地,這不是誰背叛誰或著誰更虛假的問題,而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勇敢選擇如何去信仰,或者如何不去信仰的方式。
「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臺灣人最大的願望。」當大家放大檢視這句得獎感言的時候,卻忘記了其實傅榆前面還講了一段話,她說:「《我們的青春,在台灣》這部片,很多人以為是在講政治,但它其實更多是在講青春,青春很美好,但也容易犯錯。我們可能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身上,這有可能發生在人對人,也有可能發生在國家對國家。」導演說:這樣的錯誤,不會一場社會動或者一部紀錄片就解決,而是會不停重演、不停掙扎、不停選擇也不停懊悔。

我知道,只以我的觀點來評價這部紀錄片是不公平的,因為我也參與在其中,這部片子所紀錄的就是我的青春,然而這部紀錄片不只是要紀錄我在台灣的青春,而是要告訴那些不在台灣或者不正青春的「他們」,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要讓更多人看見、更多人知道我們在台灣的青春是什麼樣的。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既是面向自己也是面向世界,雖然我知道機會渺茫,但我仍衷心的盼望這部紀錄片能夠入圍明年的奧斯卡,我仍會帶著這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理想,正如同我青春的時候也是帶著這樣的理想站在台灣,站在立法院裡頭,我們都以為自己做不到,我們不敢想像最後失敗的模樣,但是最後,我們做到了,我們用自己的青春與理想挑戰政府,挑戰大人,挑戰著未來-也就是現在的自己,這是一部這樣的紀錄片。
我們說好了從那天以後要遍地開花,但不是全部都開一樣燦爛美好的太陽花,而是從不同土壤在各自角落開出各自獨特的花朵。《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其實更多是在講青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0會員
115內容數
只不過是一頭愛看電影的鹿🦌 不是影評人,是電影導覽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鹿刻Luke 的其他內容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讚恩堅定地說「控訴她們生下了我。」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黎巴嫩的電影以紀錄片的寫實方式,拍攝出一個如同天使一般的十二歲男孩,如何用盡全力抵抗被社會現實的惡意所擊垮,一個動人催淚的故事背後帶出的是全人類都需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要生孩子?」生育是有罪的嗎?
「滿洲里的馬戲團有一隻大象,它他媽就一直坐在那, 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歡坐那兒, 很多人就跑過去,抱著欄杆看,有人扔什麼吃的過去,它也不理。」 大象是什麼?滿州里在哪裡?憑什麼拿下金馬最佳影片? 一部四個小時的電影,讓我用一萬字的篇幅,慢慢地講給你聽。
以色列電影《檸檬樹》的靈感來自真實事件,但並非某個單一特定事件,而是每天在以色列邊境發生的案件,每天都有許多人的土地與家園為了國家安全的原因被徵收,也有許多人到法院去抗告,卻完全沒有人勝訴過。
今年的勞工影展將於10/20~10/28於華山光點及國影中心舉辦,所有場次免費索票入場,選片分四大主題: 【我們一起分大餅】【打破金蛋神話】【看不見的職災】【被劃掉的工人】 皆以紀錄片為主,《高山上的茶園》及《二十分》是台灣的作品外,其他國外的作品幾乎都是台灣首映,可能也就只有這次有機會可以看到了。
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雙料得主,丹麥新浪潮導演Susanne Bier五度聯手王牌編劇Anders Thomas Jensen,創造出一部兼具親情與友情的家庭成長故事,且背後蘊含的是對於正義、公平、法律與暴力之間的叩問,故事完整而觀點獨特。
「你要知道,這像是一座沒有出口的迷宮,要記得不要迷失自己。」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歷史,在著名的1963年法蘭克福大審判之前確實有這麼一位記者和數位檢察官,他們花費數年的日子埋首在不見天日的檔案之中,去探尋歷史的真相。
「我要控訴我的父母」讚恩堅定地說「控訴她們生下了我。」 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部黎巴嫩的電影以紀錄片的寫實方式,拍攝出一個如同天使一般的十二歲男孩,如何用盡全力抵抗被社會現實的惡意所擊垮,一個動人催淚的故事背後帶出的是全人類都需思考的問題:  「為什麼要生孩子?」生育是有罪的嗎?
「滿洲里的馬戲團有一隻大象,它他媽就一直坐在那, 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歡坐那兒, 很多人就跑過去,抱著欄杆看,有人扔什麼吃的過去,它也不理。」 大象是什麼?滿州里在哪裡?憑什麼拿下金馬最佳影片? 一部四個小時的電影,讓我用一萬字的篇幅,慢慢地講給你聽。
以色列電影《檸檬樹》的靈感來自真實事件,但並非某個單一特定事件,而是每天在以色列邊境發生的案件,每天都有許多人的土地與家園為了國家安全的原因被徵收,也有許多人到法院去抗告,卻完全沒有人勝訴過。
今年的勞工影展將於10/20~10/28於華山光點及國影中心舉辦,所有場次免費索票入場,選片分四大主題: 【我們一起分大餅】【打破金蛋神話】【看不見的職災】【被劃掉的工人】 皆以紀錄片為主,《高山上的茶園》及《二十分》是台灣的作品外,其他國外的作品幾乎都是台灣首映,可能也就只有這次有機會可以看到了。
奧斯卡與金球獎最佳外語片雙料得主,丹麥新浪潮導演Susanne Bier五度聯手王牌編劇Anders Thomas Jensen,創造出一部兼具親情與友情的家庭成長故事,且背後蘊含的是對於正義、公平、法律與暴力之間的叩問,故事完整而觀點獨特。
「你要知道,這像是一座沒有出口的迷宮,要記得不要迷失自己。」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歷史,在著名的1963年法蘭克福大審判之前確實有這麼一位記者和數位檢察官,他們花費數年的日子埋首在不見天日的檔案之中,去探尋歷史的真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打完疫苗後, 打開電子書, 發現下載好幾天的一本旅行書仍未翻開, 是LOCA林煜彬所寫的《其實我們, 一直都在路上》。 第二劑的手臂疼痛更甚第一劑高端的威力, 一個下午邊冰敷邊看Downton Abbey, 也把這本書給讀完。 邊讀邊憶起那些年在澳洲遊學、美國打工、歐洲流浪睡機場睡夜車的日子。
Thumbnail
一趟年少輕狂的南美洲旅行,華特沙勒斯用了《中央車站》那樣純樸的人物敘事,兩個年輕人的冒險,不是英雄式的犯難,而是一場友誼考驗,靠著夢想與未來支撐這趟旅程。
Thumbnail
《中央車站》是華特薩勒斯執導的作品,不僅當年連獲多項國際大獎,更被視為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中央車站》有著濃厚的宗教象徵意味,但宗教在本片中成為愛——或可說是希望、救贖、和解之類——的其中一種形式。
Thumbnail
縱使刻畫這般的歷史時代劇所費不貲,所需要花費的前期籌備心力超乎想像,每一個道具、服裝跟場景、陳設,甚至就連語言都需要謹慎考究,卻還是有一群人,具備著這樣的野心跟使命感,默默付出、奉獻,要將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拍給台灣人、甚至是世界看。
Thumbnail
(本篇為個人觀影/閱讀心得,夾雜個人意見、可能有雷並且還很長,請酌情閱讀) 等了很久的《她們》,從去年看到第一支預告就開始期待。上映首日立刻跑去看;看完之後把書買回家重讀;讀完又忍不住一直google原作Louisa May Alcott,這才發現原著背後的精彩:作者根本就討厭這本書.....
Thumbnail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Thumbnail
過往在國文課本上生硬的題解、作者介紹,或許是我們在認識文豪時僅有的選項,然而當科技興起、劇場娛樂普及,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讓東坡説說東坡自己的話。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打完疫苗後, 打開電子書, 發現下載好幾天的一本旅行書仍未翻開, 是LOCA林煜彬所寫的《其實我們, 一直都在路上》。 第二劑的手臂疼痛更甚第一劑高端的威力, 一個下午邊冰敷邊看Downton Abbey, 也把這本書給讀完。 邊讀邊憶起那些年在澳洲遊學、美國打工、歐洲流浪睡機場睡夜車的日子。
Thumbnail
一趟年少輕狂的南美洲旅行,華特沙勒斯用了《中央車站》那樣純樸的人物敘事,兩個年輕人的冒險,不是英雄式的犯難,而是一場友誼考驗,靠著夢想與未來支撐這趟旅程。
Thumbnail
《中央車站》是華特薩勒斯執導的作品,不僅當年連獲多項國際大獎,更被視為公路電影的經典之作。《中央車站》有著濃厚的宗教象徵意味,但宗教在本片中成為愛——或可說是希望、救贖、和解之類——的其中一種形式。
Thumbnail
縱使刻畫這般的歷史時代劇所費不貲,所需要花費的前期籌備心力超乎想像,每一個道具、服裝跟場景、陳設,甚至就連語言都需要謹慎考究,卻還是有一群人,具備著這樣的野心跟使命感,默默付出、奉獻,要將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台灣的歷史,拍給台灣人、甚至是世界看。
Thumbnail
(本篇為個人觀影/閱讀心得,夾雜個人意見、可能有雷並且還很長,請酌情閱讀) 等了很久的《她們》,從去年看到第一支預告就開始期待。上映首日立刻跑去看;看完之後把書買回家重讀;讀完又忍不住一直google原作Louisa May Alcott,這才發現原著背後的精彩:作者根本就討厭這本書.....
Thumbnail
這一部漫畫與其說是談論唱歌,不如說是在談論發聲,更準確的說,其實是在討論「聲音的頻率」這件事。這種以頻率為主的表達法避開了音樂漫畫單純想以音樂的意境感動人的尷尬處境(畢竟漫畫沒有聲音),但同時也變成了知識跟情節相互交錯而成的結構,以夠感人的情節為主體,而以知識作輔助,就變成了異常有「真實感」的漫畫。
Thumbnail
過往在國文課本上生硬的題解、作者介紹,或許是我們在認識文豪時僅有的選項,然而當科技興起、劇場娛樂普及,我們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讓東坡説說東坡自己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