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投資股票的時機點選擇

很多人一開始所選擇的投資工具都是股票,主要當然是因為投資管道暢通,而且隨處都有資訊可以接收,加上這幾年股市持續走多頭,存股風潮加熱,股票的風險自然也被拋在腦後,存股穩穩拿個5%、6%的股息是很正常的事,但事實上以自己經歷過數次大小股災的經歷來說,風險其實一直都在。

 

這樣說好了,投資個股就像走獨木橋,對於一般稍有平衡感的人來說,走起來應該算是輕鬆,只是這段走的過程中(投資過程),腳下的獨木橋會不會慢慢變得更窄,甚至最後變成是一條細細的鋼索,投資人就要有自行判斷的能力,在股價高檔時投資個股,就像走在慢慢變窄的獨立橋上,一旦情勢改變,掉落山谷的機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獨木橋的寬度取決於投資個股時,股價的安全邊際是否足夠,白話一點說就是買的股價是否夠低、夠貼近公司的價值,如果夠貼近合理價格的話那麼這座獨木橋就會變成一條鄉間小路,當市場的烏雲散去,那麼這條鄉間小路就是通往康莊大道的安全捷徑,買在合理價,不僅安全,而且可獲得的股息殖利率也較高。

 

舉例來說,某公司買在股價50元,配息3元,殖利率是6%,但事實上這間公司合理價是30元,若買在33元,不僅殖利率提升至9%,若股價跌至30元的話,買在50元的人,帳上的跌幅將高達40%,而買在33元的人則只有10%的跌幅,一來一往的心態就差很多,通常不知道個股合理價格的人,在還沒跌到40%之前就會認賠賣出,所以常常就會出現領了股息卻賠了價差情況出現。

 

一筆好的投資,關鍵就在於投資的時間點,而好的時間點通常會出現在兩個機會中,一個是大環境造成的,即外在因素,例如2000年網路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等,這種股災之下,再好的股票都有一波相當程度的跌幅,以大家熟知的股票「9917 中保」來說,2008年從從70元跌至34.5元,跌幅51%。

 

 

另一種機會就是出現在個股自身的危機上,即內在因素,例如「6605 帝寶」,該公司在2008年從谷底的36.5元漲至2010年的94.5元,但2011年卻因為違反反托斯法而遭罰鉅額的罰金,造成該年度的EPS由正轉負,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為 -4.91%,股價也從94.5元跌至50元,跌幅高達49%,而這種內在因素成因有很多種,這種罰款還算是良性的、短期性的,如果是本身公司的問題,那麼就可能面臨不同的狀況嚕。

 

 

如果今天是外在因素造成全面性的股災,大家都一起跌,那麼要從中找到被錯殺的好股票,是比較容易的,但若是市場沒出現什麼黑天鵝,而是個股自己出現問題,除了上述帝寶這種單次性的罰款或是認列單次的投資虧損之外,如果問題是出在產品的競爭力、公司轉型失敗、產業循環或變化等,像這種問題可能就不是短期內可以回復。

 

以大家最好理解的景氣循環來說,鋼鐵、航運都是在產業變化上比較不容易掌握的,尤其是對一般沒有時間觀注市場的人,像是航運股「5608 四維航」,金融海嘯前股價達76元,下跌到二字頭後反彈,但之後就一路走跌,目前甚至跌破10元的票面價格,如果以2009年反彈後的高點59元,至目前 20170818 收盤價 9.25元來算,跌幅高達84%。

 

 

景氣循環股在漲的時候漲勢驚人,但跌的時候更是嚇人,所以不建議一般投資人接觸這類型的股票,因為景氣的因素判斷不易,低點可能還有更低點,就像上圖的四維航一樣,在25~30元時,網路上還有不少人大力喊進,認為是相當便宜了,但之後卻持續跌到只剩8元,因此建議還是以不受景氣影響且財務資料穩健的個股為主,因為財報穩定的個股,資料判讀上也較為容易一點。

 

從上面投資時間點的論述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內外因素都會造成股價下跌,所以投資時如果遇到正在下跌的股票,判斷的第一步就是先二分法,看是外在還是內在因素,如果是外在、大家都一起跌的狀況,那麼在空頭市場、壞消息頻傳之下,儘量選擇營運受到影響最小的公司為主,如上面提的中保一樣,即使是SARS、金融海嘯等股災,ROE 還是可以維持在一定的水準。

 

下圖為 9917 中保從2003年~2010年的ROE資料,即使是股災也都能維持在15%左右,這種受景氣因素影響很小的公司,股災時一樣會跟著下跌,但股災之後可預見的就是這類型的公司股價還是會反應出該有的價值。

 

 

至於內在因素,大致可分成三種:

 

一、產業面

 

例如之前的血糖測試機大廠「1733 五鼎」,因為美國健保法案延宕及產業競爭加劇,造成營業成本增加、營業利益大減,股價從2012年的86.9元高點跌到31.5元,這種產業面的問題就不能單純只看財務資料,還要從產品的市佔 (五鼎產品美洲市佔超過七成)、政策面下去了解,這樣推估出來的合理價會比較有參考價值。

 

 

下圖為「1733 五鼎」近八年的財報簡表部份資料,可以發現從101年之後,營業利益持續降低,105年更是認列了金融資產減損及匯兌損失,造成稅後淨利只剩3百萬,後者所提的金融資產及匯稅損失可視為短期性的,但問題比較大的地方在於產品毛利從過去的40%左右,降至27%,算是相當大的跌幅。

 

這間公司的案例投資人可以好好研究,因為該公司因為美國政策改變(產業面),造成公司產品毛利、營業利益大幅衰退(公司面),剛好近一年多來台幣大幅升值,導致營業外損失加大(金融損失),可說是三個內在因素都碰上了,有興趣或想要往專職投資的人可以多深入研究。

 

 

二、公司面

 

從經營權、產品競爭力(毛利、成本),只要是公司自己本身產生的問題都屬於公司面,包含財報可見與不可見的資訊,除非對於該公司的狀況相當了解,不然一般也不建議投資,因為一般人太難掌握,如果單純只是產品的成本毛利問題,那還有分析的機會,若是偏內線的問題,能少碰就少碰會比較好,要分清楚投資與投機的差別。

 

三、認列損失

 

造成下跌的原因中,認列損失也蠻常見的,像是一次性的認列投資損失,或是週期性的匯兌損失等,這種業外損失所造成股價的下跌也蠻常見的,通常在認列完損失之後股價就會慢慢回升到該有的價值之上,像上面提到的帝寶就是一個最佳的案例,認列完損失之後,公司就回到正常的軌道上。

 

上述三種內在因素中,若判斷為第三種,而且所認列的損失不再擴大,那麼就有不錯的投資機會出現,至於產業面跟公司面都需要針對下跌的主因多花時間了解,能不能投資就看投資人對於問題的判讀,這比較適合專職的投資人,若一般的上班族的話,建議掌握好外在因素跟內在因素的第三點就可以了,相信內外都有掌握到投資機會,就能有不錯的報酬嚕。

 

股價下跌能不能投資,不是只是看股價跟之前比便宜了多少,而是先去了解下跌的主因,再從原因判斷之後去推估合理的股價,這樣推算出來的價格才具有投資價值,在合理價計算的部份,之後還會寫專門估價的文章給讀者們參考。

 

最後,相信想要投資股票的人一定會有的疑問,就是台股大盤、好公司的股價都在高檔時該怎麼辦? 還能有好的投資機會嗎?

 

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寫到,台股大盤與美元的走勢相反,當台股往九千、萬點靠近的時候,投資人該思考的只有二點,一個是何時處份已獲利的股票,把現金入袋,另一個是要投資哪些美元資產的商品,以鎬瑋目前為例,台股的部份已在先前六月底時出清了大部份,並將現金轉往美元計價的商品,包含美股ETF及債券基金。

 

未來如果台幣兌美元進一步見到2字頭,表示台股又持續走高,那麼就會出清全部台股,能多買些美元就會多買,不管之後黑天鵝有沒有出現,把資金先擺對方向,持續累積資產並以創造現金流為目標。

 


封面圖片來源:Burak Kebapci @pexel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會提供實用經驗,讓想要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人,少走一點錯路,奪回人生自主權。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