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薪資凍漲下的退休計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台灣的薪資凍漲十幾年,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2009年政府為了挽救失業率,用補助企業的方式來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機會,也因此有了22K這個名詞出現,就這樣原本已經成長緩慢的薪資,在2009年平均薪資 42,182元,直接倒退至2003年的水準,比起2000年的41,861幾乎也沒什麼成長,也就是2000年~2009年,薪資完全凍漲。

 

[caption id="attachment_44664" align="aligncenter" width="568"]

raw-image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caption]

 

如果從2000年的41,861開始計算,以每年約2%的通貨膨脹率來看,猜猜在2016年我們的平均薪資應該是多少? 

 

答案是 57,466元。

 

結果事實上平均薪資卻只有48,790元,也就是說這17年來薪資不進反退,連基本的通膨都抵擋不了,更不用遑論房價、物價漲翻天所帶來的效應,實質的購買力越來越低,如果不做點改變,那麼別說存退休金、養老金了,可能成為下流老人的機率是相當高的,當然,願意做點改變的人,還有機會搶救自己的下半生。

 

註:維基百科中對於下流老人的解釋如下

 

下流老人(日語:かりゅうろうじん)一詞是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於其2015年著作《下流老人: 一億総老後崩壊の衝撃》中所提出的。大意為日本近年來出現了大量過著中下階層生活的老人,年金制度即將崩壞、長期照護缺乏人力、高齡醫療缺乏品質、照護條件日益提高、老人居住困難,而且未來會只增不減,若政府不提出有效政策,可能出現「1億人的老後崩壞」。

 

「下流老人」這個名詞的目的在於說明高齡者的貧窮生活,以及潛藏在其背後的問題,並沒有瞧不起或歧視高齡者。

 

接下來,我們就把薪資成長率分成三種狀況:

 

一、平均薪資成長率介於1%~3%

 

讀者可以反推回去,以當初自己進入職場後的薪資,並以每年2%的通膨下去累算,例如 2000年起薪35,000元,2016年應該至少要有48000元,如果連通膨都打敗不了的話,那麼一定要有所做為,如果扣除通膨幾乎沒什麼成長的話,那麼現階段除了目前的工作之外,可以有3個方向努力:

 

1.提高薪資:除了努力工作之外,更要有效率的完成工作或老闆交待事項,用好印象換取加薪幅度提升的機會,若本業狀況不好的話,就建議轉換工作或不同的領域,換取更高的薪資待遇。

 

2.節省開銷:儘量讓薪資有更多的結餘可以拿來投資,以不費心的投資工具來進行,如持股分散的ETF或債基,以每年6%的年化報酬為目標,慢慢養大資產。

 

3.增加收入:不建議用加班方式增加收入,而是把下班後的時間拿來發展自己的興趣,不管是攝影、旅遊、遊戲、美食、唱歌、樂器等,相信只要是正當的興趣都可以有相對應的管道來發展這些興趣。

 

二、平均薪資成長率在3%~5%左右

 

如果薪資成長率可以打敗通膨,但介於3%~5%之間,例如以5%來計算的話,2000年起薪35,000,至2016年薪資需達到76,000,但未來若不確定都有這樣的調漲幅度的話,那麼會建議回到第一種狀況來思考會比較理想,當然,有穩定的薪資調幅的話,建議有2個方向可以努力:

 

1.提高月投資金額:薪資調幅高,但每個月可投資金額也要同步增加,要把薪資增加的部份也轉入投資,因為有些人會因為收入增加,支出也增加,這樣薪資調幅的意義就抵消掉了,舉例來說,調薪5%、通膨2%,所以可增加的投資金額至少要增加3%,這部份以鎬瑋來說會實際記錄每個月、每年本金投入的狀況,這樣就可以知道在投入的部份是否有持續增加,這樣才能有效的反應薪資調漲所帶來的正面效益。

 

2.培養興趣:這邊的培養興趣與上述為了增加收入而發展興趣比較不一樣,發展興趣是以過去所學利用現有的社群工具來發展、增加收入,而培養興趣是一種嚐試,因為提早退休後,將需要由許多種活動、興趣來填滿每一天的生活,有了不錯的退休金,也要有豐富的退休金活。

 

如果讀者是屬於薪資收入不錯的族群,建議只要做好投資,掌握一年5%、7%的穩定報酬,那麼想要有一個不錯的退休生活,是很有機會可以達到的。

 

三、平均薪資成長率大於5%

 

當然,如果每年的薪資成長大於5%的話,而且未來也可以持續穩定或成長下去,那麼相信只要顧好本業,就可以累積出優於一般人的資產,甚至只以低風險的投資報酬來算的話,絕對可以過上不錯的養老生活。

 

薪資待遇不錯,通常也代表職位屬於主管階級(或老闆),那麼除了本業的收入累積之外,可以利用美股的股債配置,或是以投資級債券為主,以每年3%~5%的報酬為目標,這樣以資產滾息、息再滾利,累積出來的退休資產也會相當可觀。

 

以上這三種狀況,相信都各佔有一定比例,不過佔比最多的一定是前二者的情況,以自己實際的狀況來說,當初2005年進入職場至2014年離職這段期間,換算下來差不多5%的薪資年成長率,以上面看屬於第二類,只是比較特別的是身處於科技業,一開始2005年至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調薪的幅度都很不錯,甚至還有13%以上的調幅,但後來因為全球景氣不如預期,之後的調薪就很有限,大約都在3%左右,所以後來也把自己視為第一種類型,不僅要節省開銷,同時還需利用興趣開增加收入。

 

鎬瑋在金融海嘯期間發現薪資不穩定調漲這個問題,即使薪資比一般傳統產業好一些,但如果要靠著領薪水、工作到65歲,那麼也累積不了多少退休金,更別說要換房、養育下一代,甚至年邁的父母老年安養的費用了,所以2008年就開始重拾自己的興趣「網站」,利用下班時間學習投資並開始寫起投資部落格,希望能靠著投資讓資產慢慢長大,給自己一個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所以「投資」+「部落格」就是讓自己除了薪資之外,另外累積資產的管道,一步一步執行,從本來需要工作到65歲,而且需依賴政府退休金,才可能勉強有一個稍有尊嚴的退休生活,到後來持續利用投資、增加收入來滾大資產,勞力退休的計劃也一路從65歲、55歲、45歲,到最後33歲就離開職場,開始從事自己有興趣的事,同時又能兼顧收入及資產成長,因此,薪資調幅若屬於前二種的人,可以參考鎬瑋的模式,除了投資之外,可以培養興趣或是發展興趣並想辦法增加入收並再滾入投資。

 

薪水族想要提早勞力退休並非不可能,但只透過節省開支相當困難,只靠每個月節餘的幾千元來投資也不簡單,只幻想著要中樂透更是不切實際,最基本的還是從兩個面向來進行,一個是投資、一個是興趣,投資是把現有資金及每個月薪資扣除開銷後的結餘拿來投入可生息的資產上,而興趣則是用來培養、開發新的收入,所得的收入則來拿加本投資金本之用。

 

舉例來說,如下圖:

 

如果25歲存到一小桶金30萬,而且一個月節省開支後可結餘15,000元可以做為投資使用(月投資金額以每年成長2%),然後以一個6%年化報酬率的工具來計算,那麼工作到65歲,預計資產可達4千萬元,只是,這4千萬乍看之下很多,若以一個正常的庭來看,還需扣除買(換)房、扶養小孩等長期性的支出,所以實際上到65歲可能僅剩一字頭,這樣夫妻兩個人可能就不會有太好的退休生活,當然,如果打算一個人的話,這樣的數字或許還算足夠。

 

 

raw-image

 

raw-image

 

 

上述的月投資金額,基本上已經是薪水節省開銷後的數字,除了透用轉職來提高薪資之外,大多數在短期內不會有大幅的變動,如果這時候有另外的收入管道來幫助加大每個月可以投資的金額,那麼結局就會有不同的變化,以鎬瑋自己實際狀況來說,二十幾歲時,的確每個月能存下來的金額大概落在1~2萬之間,隨著職場的年資增加,每個月能存的也會慢慢增加,但這樣的幅度仍不足以讓我在65歲以前滿足換房、扶養小孩及準備足夠的退休金。

 

如果可以增加每個月投資金額,例如從15,000元增加到30,000元,那麼65歲的資產就不是4千萬而是8千萬,當然可以增加的越多,透過投資及時間發酵,那麼越後期累積的資產就越可觀。

 

最後,讀者可能會發現,鎬瑋很喜歡利用這樣簡單的試算表加入文章內說明,其實主要目的是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目前的狀況並推算往後可得的財務結果,而除了了解財務狀況之外,另外一點就是讓自己有動力來思考該如何增加其它收入,從興趣出發就是鎬瑋一直強調的,大部份的興趣都可以透過部落格、Facebook、直播來開始經營,跟一般砸大錢創業來比,這種方式算是很適合上班族,可運用下班後的時間經營,而且以低成本的方式進行。

 

上述的三種類型雖然沒辦法完全符合大家的狀況,以自己來說,一開始以為是屬於第二種,但一個金融海嘯、分紅費用化,就讓這個穩定退休的夢想破滅,反而是要從努力工作、提高薪資、節省開銷、增加收入來進行。

 

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思考自己身處的狀況,透過試算,以現有的資產、薪資調幅狀況、每個月薪資結餘、預計的投資報酬,大概幾歲可以達到目標,如果不如預期,那麼就是改變現有的做法,不過不建議以提高報酬率的方式來計算,例如6%提升至8%,因為這樣風險提升、達成率也有疑慮,以最接近真實的狀況下去評估試算,這樣的計劃才有參考價值,當然對於提前退休也有絕對的幫助喔。

 


 

已訂閱的讀者,相當感謝有你們的支持,鎬瑋深信經營被動收入是個正確也是未來安穩退休的最好選擇,自己的退休由自己掌握,未來除了持續寫一些觀念、經驗心得及被動收入工具使用的文章之外,也會針對一開始所提的三種收入方向來說明:

 

1.價值投資的部份:會以好股票的判斷、財報簡析及合理價的計算為主,另外還會加入美股ETF來作為長期投資的搭配。

 

2.債券基金的部份:會介紹如何挑選好的債基,投資方式介紹、現金流運用、各種幣別的搭配等等,用這部份規劃出持續增加的現金流,以自己來說,目前就是利用債基來償還房貸,還完後剩下來的幾萬元則可以持續投入錢滾錢喔。

 

3.網路收入的部份:這部份因一般人較少接觸,而且不像投資一樣立竿見影,投入金錢就馬上有成效,反而網路收入是一種需要一段時間建構、細水長流的方式才慢慢有一些效果,所以未來除了會寫一些可行的做法及觀念之外,建議讀者可以先開設簡單的免費部落格(推薦Google Blogger),思考一下有興趣的主題,慢慢找到自己可以執行的方向,有問題的話可以多利用搜尋,這樣比較快找到答案,或是可以利用SOSreader的問與答來與我交流討論。

 


封面圖片來源:Pixabay @pexel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鎬瑋的沙龍
28會員
38內容數
<p>我會提供實用經驗,讓想要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人,少走一點錯路,奪回人生自主權。</p>
詹鎬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1/12
如果你是一個每個月等待著薪資入帳來支付所有的帳單或債務的人,那麼從這篇文章中你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我從過去的工作經驗中,了解到不管是熱情、快樂、幸福感,甚至是健康、財富,這些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主動去追求,你總不可能躺在沙發上吃著洋芋片喝著含糖飲料,卻還希望自己有個健美的身材吧?
Thumbnail
2020/01/12
如果你是一個每個月等待著薪資入帳來支付所有的帳單或債務的人,那麼從這篇文章中你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我從過去的工作經驗中,了解到不管是熱情、快樂、幸福感,甚至是健康、財富,這些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主動去追求,你總不可能躺在沙發上吃著洋芋片喝著含糖飲料,卻還希望自己有個健美的身材吧?
Thumbnail
2017/11/07
<p>投資的工具、商品何其多,但其實只要專注一、二種即可,只要掌握兩個重點,時間(及早開始)、比例(敢讓你100%投入的商品),累積足夠的退休金一定可以提早達成。</p>
Thumbnail
2017/11/07
<p>投資的工具、商品何其多,但其實只要專注一、二種即可,只要掌握兩個重點,時間(及早開始)、比例(敢讓你100%投入的商品),累積足夠的退休金一定可以提早達成。</p>
Thumbnail
2017/10/31
<p>網站經營,過去SEO被視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現在如何增進瀏覽者的體驗才是搜尋引擎所在乎的事,就如同投資一樣,任何炒短線的行為,終將會帶來一場災難。</p>
Thumbnail
2017/10/31
<p>網站經營,過去SEO被視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但現在如何增進瀏覽者的體驗才是搜尋引擎所在乎的事,就如同投資一樣,任何炒短線的行為,終將會帶來一場災難。</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阿福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阿福投資週報內容包括投資洞察、投資組合個股分析、買賣策略與對帳單、觀盤重點與投資計畫,透過方格子訂閱專題每週發佈,提供投資朋友參考。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勞工大調查:逾12%無退休財源規劃,你準備好了嗎? 退休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人生階段,但你有沒有想過,退休後的生活費用要怎麼來?你有沒有做好退休規劃,讓自己能夠安心享受老年生活呢? 根據勞動部最新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¹,勞工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與前一年相同,但對於
Thumbnail
你好,我是股市鴿~ 勞工大調查:逾12%無退休財源規劃,你準備好了嗎? 退休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人生階段,但你有沒有想過,退休後的生活費用要怎麼來?你有沒有做好退休規劃,讓自己能夠安心享受老年生活呢? 根據勞動部最新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¹,勞工規劃退休年齡平均為61.3歲,與前一年相同,但對於
Thumbnail
〈數據會說話〉 國人整體平均薪資提高,產業薪資不均狀況也未解,高低薪之間差距愈形擴大。 產業發展結構性問題,薪資提升集中特定產業。 〔低薪族的定義〕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薪資水準指標,薪資低於中位數三分之二,屬低薪族(Low Pay)。 所謂「中位數」即指100人薪資從低排到高,第50
Thumbnail
〈數據會說話〉 國人整體平均薪資提高,產業薪資不均狀況也未解,高低薪之間差距愈形擴大。 產業發展結構性問題,薪資提升集中特定產業。 〔低薪族的定義〕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薪資水準指標,薪資低於中位數三分之二,屬低薪族(Low Pay)。 所謂「中位數」即指100人薪資從低排到高,第50
Thumbnail
每個月的薪資單除了關心有多少錢入帳,你是否曾留意過勞保費以及勞退金自提這兩個薪資扣項呢?按政府規定繳交這兩筆費用,是不是就代表未來一定能領到退休金?幾歲能領?可領多少呢?
Thumbnail
每個月的薪資單除了關心有多少錢入帳,你是否曾留意過勞保費以及勞退金自提這兩個薪資扣項呢?按政府規定繳交這兩筆費用,是不是就代表未來一定能領到退休金?幾歲能領?可領多少呢?
Thumbnail
貓頭鷹這兩天發現一個網站,可以輕鬆計算自己未來退休金的缺口,非常方便。這網站計算結果會得出需要多少退休金,還有目前還差多少,但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後會得出每月需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及需要的報酬率是多少才能滿足退休金額,強烈建議大家動手算一下,才能對未來退休金是否足夠有概念。
Thumbnail
貓頭鷹這兩天發現一個網站,可以輕鬆計算自己未來退休金的缺口,非常方便。這網站計算結果會得出需要多少退休金,還有目前還差多少,但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後會得出每月需定期定額投資金額及需要的報酬率是多少才能滿足退休金額,強烈建議大家動手算一下,才能對未來退休金是否足夠有概念。
Thumbnail
漲聲不斷響起,百家齊漲,薪水不漲,退休金會不會成長都好煩惱 不禁開始想我的退休金到底夠不夠用,不會65歲之後我退休改當下流老人吧!? (何謂下流老人,有興趣的讀者請點下方網站連結進入詳讀資料) 食材費用往往令人頭痛,也可以去cosco 這類美式大賣場 一次買齊1個禮拜的食材,就能壓縮食材費
Thumbnail
漲聲不斷響起,百家齊漲,薪水不漲,退休金會不會成長都好煩惱 不禁開始想我的退休金到底夠不夠用,不會65歲之後我退休改當下流老人吧!? (何謂下流老人,有興趣的讀者請點下方網站連結進入詳讀資料) 食材費用往往令人頭痛,也可以去cosco 這類美式大賣場 一次買齊1個禮拜的食材,就能壓縮食材費
Thumbnail
討論退休議題時會有幾項假設: 1. 你退休後會活多久 在醫療的進步下,人愈活愈長壽已經是趨勢,而據報導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精算數據顯示,美國人在目前65歲的女性之中,預計會有39%的人能夠活到90歲,男性則有29%。面對長壽人生,我們是必須對未來有打算、有所計畫的。
Thumbnail
討論退休議題時會有幾項假設: 1. 你退休後會活多久 在醫療的進步下,人愈活愈長壽已經是趨勢,而據報導美國社會安全局的精算數據顯示,美國人在目前65歲的女性之中,預計會有39%的人能夠活到90歲,男性則有29%。面對長壽人生,我們是必須對未來有打算、有所計畫的。
Thumbnail
大家在上一篇下流老人的回覆都蠻有趣,如果只能挑兩個來共渡退休生活,有人捨棄老友、有人捨棄了老伴,但大家都很務(ㄒㄧㄢˋ)實的,沒有人捨棄老本。 不過也是啦~,通常有「雄厚老本」,應該就會有老友和老伴了(搞不好還年輕伴) -- 今天來幫大家補一下政府提供的「勞保」制度,讓你看看退休有多少錢可以生活.
Thumbnail
大家在上一篇下流老人的回覆都蠻有趣,如果只能挑兩個來共渡退休生活,有人捨棄老友、有人捨棄了老伴,但大家都很務(ㄒㄧㄢˋ)實的,沒有人捨棄老本。 不過也是啦~,通常有「雄厚老本」,應該就會有老友和老伴了(搞不好還年輕伴) -- 今天來幫大家補一下政府提供的「勞保」制度,讓你看看退休有多少錢可以生活.
Thumbnail
你什麼時候才能存下一桶金呢? 從20歲開始工作,65歲退休,然後用存款和勞保、勞退開始退休生活,應該是大部分人的財務規劃策略。 這幾年軍公教18%吵得沸沸揚揚,正反兩方都有意見,大致上來說就是現在的......
Thumbnail
你什麼時候才能存下一桶金呢? 從20歲開始工作,65歲退休,然後用存款和勞保、勞退開始退休生活,應該是大部分人的財務規劃策略。 這幾年軍公教18%吵得沸沸揚揚,正反兩方都有意見,大致上來說就是現在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