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1/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為什麼我們要上歷史課?

    是說不知道大家求學時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要上歷史課?因為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要去學數學、英文、國文,物理與化學,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去死背歷史課本上那些枯燥乏味的課文呢?單純只是要讓學生知道過去發生過什麼事、成為一個有常識的人嗎?那在這個人人有手機,處處可上網的時代,想要知道什麼歷史事件的發生時間與地點,只要上網搜索一下就好了,何必還要再浪費時間去背誦呢?這個問題一直到我離開了學校,仍然深深地困擾著我。
    直到有一次見到有朋友送他的小孩去上讀經班,背誦「弟子規」時,突然讓我幡然領悟,發現台灣的歷史課本在本質上與「弟子規」並沒有差別,幾乎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東西,都是「教忠教孝」的讀本。家長送小孩去背「弟子規」,是希望從小培養小孩的價值觀,而台灣歷史課本的用途,也是在灌輸學生特定的價值觀,差別只在「弟子規」是條列式的平鋪直述,而歷史課本則是藉由評價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事件,臧否一個又一個的歷史人物,來達到相同的目的。
    舉個例子,歷史課本肯定岳飛,卻否定汪精衛,用正面詞彙來表彰岳飛「精忠報國且不忘收復故土,卻遭奸臣陷害,最後壯志未酬」,而用反面詞彙來批評汪精衛「與侵略中國的日本人合作,成立偽政府,為了個人利益而背叛國家」。無形中就是贊許岳飛的行為,並否定汪精衛的行為,灌輸學生應該要學習岳飛而不要仿效汪精衛。而這就是一種「教忠教孝」的過程,也就是利用歷史課本來形塑學生的價值觀,特別是絕大多數的學生,往往都會認為教科書上寫的就是對的,這種權威性更有助於達到這個目的。
    只是課本上講的都是對的嗎?歷史課本上所定義的「忠與孝」都是對的嗎?隨著人類知識的發展,連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的課本都不斷在修改,更何況是充滿著主觀看法的歷史課本。事實上如果你換個立場來看岳飛與汪精衛,你可能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岳飛長期以來擁兵自重,不聽指揮號令,最高統帥要連發十二道命令才能將他調回。岳飛還一心想要反攻,但卻沒有想到他所擁有的軍事資源,都是南宋百姓的民脂民膏,一旦戰事擴大,形成金朝與南宋的全面對決,一定會讓無辜的南宋百姓付出極大代價。當隔江對峙、保持現狀是南宋百姓的共識時,岳飛的所做所為當然無法被容忍。
    汪精衛則是見到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快速崛起,國力越來越強,中國卻因不斷的內戰而孱弱不堪,根本無力抵抗日本。因此汪精衛認為對中國最好的方式,就是大膽與日本合作,納入大東亞共榮園中,消弭戰禍,在日本「中日友好、經濟提攜」的政策下努力拚經濟,達到兩岸和平共處的目標。當汪精衛帶著政治人物、商界代表、退役將領到東京晉見日本天皇時,也是強調他是在為中日和平、兩岸雙贏而努力。而中國鄉民卻視汪精衛為漢奸,典型民粹誤國,因為明明戰爭已經打不下去了,中國就是無力對抗強大的日本,為什麼還要繼續抗戰,讓生靈塗炭?
    所以立場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時空環境的不同,就會讓你覺得一切都無比荒謬,而到底誰對誰錯,往往只是「成王敗寇」的差別罷了。只是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下的歷史教育方法,即使換了不一樣的政黨執政,卻仍然完全沒有任何的改變。「日治」與「日據」的爭執,難道不就是「正面詞彙」與「負面詞彙」的角力嗎?而「起事」與「起義」改來改去,差異不就在你站的立場不同,就有不同的看法嗎?用「國民黨政權潰逃來台」與「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其實形容的還不是同樣一件事,只是後者讓那些人多留點顏面罷了。
    從歷史課綱的爭議到遣字用詞的爭執,其實都反映了台灣社會即使經過了兩次政黨輪替,仍然沒有好好思考過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樣的歷史教育,還是一直停留在要求學生背誦「弟子規」的層次,只是從甲的立場換到乙的立場而已。那難道歷史課本就永遠是只當權者用來形塑人民價值觀的工具嗎?或許我們回到人為什麼要學習歷史的這件事上,可以給我們一些答案。因為歷史這門知識絕對不單單只是背誦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與地點,相反的去研究每一個歷史事件背後的成因與影響,培養學生站在不同立場、不同角度來分析事情的能力,才是這門學科最有用的地方。
    再舉一個講了很多次的例子來說,台灣的學生背了多少年「鴉片戰爭」是肇因為清政府大舉查禁鴉片,但是站在英國的立場上,他們一直覺得鴉片戰爭的起因是因為中英貿易的嚴重失衡。雙方對於這場戰爭有完全不同的認知,而若你多深入瞭解一下這場戰爭的成因與背景,你還會再學到一個新詞彙叫「銀漏」,指的是因為百姓大量購買鴉片,而讓當時中國的主要貨幣白銀大量外流。清政府查禁鴉片一方面是為了百姓的身體健康,但更重要的是「銀漏」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清政府的財政穩定。再加上當時軍事上、民心上、外交上的各種原因,才讓這場戰爭爆發。
    因此「鴉片戰爭」的成因是什麼,你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答案。而將其簡化為是英國人故意販賣毒品,欺壓中國人,逼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則是最糟糕的敘述,以此教育下一代說中國人飽受外國欺壓,藉此煽動民族主義以達到當權者的目的,更令人髮指。過去中國與台灣的歷史教育都在幹這樣的事,中國今日是變本加厲,培養出更狂熱的激進民族主義份子,而台灣在走向民主化以後,情況雖然略有改善,但隨著政黨的輪替,仍處於不斷的拉鋸之中。然後台灣社會還一直在反問,為什麼台灣社會已擁有充足的言論自由,民眾也受過一定教育,但公眾討論議題的方式卻仍然膚淺、民粹,欠缺理性分析?
    那請問教育部與各位大人們,當你們繼續要下一代去背誦「弟子規」或歷史課本上的內容時,你們有沒有想過,是不是應該要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教導下一代用更理性客觀的方法分析歷史事件的各種成因,培養他們站在不同立場思考、瞭解問題不同面向的能力。如果你們從來沒有教過下一代這件事,只是強迫他們背下你們認為對的答案,回答出你們覺得對你們有利的答案,那你們又如何能期待他們在看待今日的社會議題時,能理性客觀的進行各方面的分析與討論呢?
    歷史課本可以用來形塑一個人的價值觀。你不可能一方面利用歷史課本來灌輸下一代特定的意識形態,又期望這樣的下一代可以成為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成熟公民,這兩者互相矛盾,不可兼得。而如果讓我選,我覺得若要讓這個國家變的更進步,要捍衛這個國家得之不易的自由與民主,最重要的還是要擁有能獨立思考、理性判斷問題的成熟公民,所以無論如何我都會選後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