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動物方城市」電影中的悖論
主角狐狸和兔子本身在電影中的相處是一種衝突,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卻又如此不同。他們都試圖違逆「天性」以及因為天性而被認為應該要如何的「天命」。在大家印象中狡猾的狐狸尼克想要當唯一的肉食動物童子軍,但因為草食動物打從心底就認定他是狡詐的,受到重挫的尼克就變得保護自己,更為現實的過活。而兔子茱蒂深信所有動物都應該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樣子,儘管家裡世代務農,茱蒂仍堅持要成為一名警察。同時,他們一位是獵食者,另一位是獵物。因為許多事件的發生,讓已經對世界失望的尼克和胸懷夢想的茱蒂相遇,並且共同完成任務,抓到幕後最大的指使者。
茱蒂通過各種測試,終於從警校畢業,分發到動物方城市的第一分局,但是因為局長蠻牛不覺得兔子可以做什麼,所以分給茱莉開罰單的工作。茱蒂因為身為兔子被看扁,卻也遇見了小騙子尼克。當尼克挑釁茱蒂根本拿他沒輒,茱蒂身為「真警察」的地位受到質疑,她必須面對自己「只是隻可愛兔子」的刻板印象。後來茱蒂見義勇為的成功逮捕竊賊,卻還是受到歧視,因為長官覺得她擅離崗位,所以要求她交出警徽。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茱蒂終於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樣子。
當肉食動物裡的少數為惡之後,大家就會幫他們貼上標籤,只要長一樣的都是壞蛋。可是在電影中,肉食動物不都是壞蛋,像尼克實際上是隻善良的狐狸。而副市長楊咩咩,看起來是市長的可憐小秘書,但覺得在這個和平、平等的動物世界裡,草食動物依舊深受肉食動物壓制,就一手策劃了秘密行動,到電影的最後才知道,原來幕後的主使者是他。她撒下懷疑的種子,讓大眾自己完成其他部分,「恐懼與偏見永遠都有效」。這樣「平凡的壞人」不只讓劇情更有趣,也更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