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達觀課@士林國中吳汶汶老師閱寫課

學思達觀課@士林國中吳汶汶老師閱寫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認識學思達已經兩年,因為忙著手邊的實驗教育,從沒有實際觀課的經驗。上網爬了文章、看了影片,也潛水在學思達的社團裡,默默吸收著養分。等到終於鼓起勇氣,決定去觀輝誠老師的課,結果……(就沒機會了XD)成全了體制內、外的匯流與進擊:)

結果...今年報名人數眾多,只能在家看直播了QQ

結果...今年報名人數眾多,只能在家看直播了QQ

事情還是擱著,繼續爬文看影片。直到我看了實驗教育裡更多的課堂後,決定也要往學思達內一探究竟。我希望看見課堂的實際運作,對於自己在語文教育與帶班上有更周全的準備。

私訊了吳汶汶老師,收到客氣的回信。我滿懷期待與雀躍地走進士林國中,踏進汶汶老師的班級裡。

會是什麼樣的教室呢???

會是什麼樣的教室呢???

哦~其實不是的。因為我提早到了。

我站在教室外面等,見汶汶老師的學生剛上完音樂課,三三兩兩的走進教室。一名女學生很客氣地來問了,「老師是要來觀課嗎?」「老師可以先進來坐。不用在外面等。」「老師,我拿椅子給妳。」我驚訝地連忙回道,「謝謝。不用麻煩了,不用麻煩了!」(不是周董的歌.....XD)

(很了不起的貼心!這孩子好有自信~是學思達的效果嗎?我心裡這麼想著......)

教室的牆上貼著Design for change與學思達的標語,簡潔易懂。(好想跟汶汶老師握手,我也喜歡:)


以下進入正題XDD

學生們都很活潑,基本上就像一般國中生會聊天、打屁。但他們在打鐘前就自行移動桌子,完成分組座位。老師進入之前,有一位學生拿著課本站上講台,帶領全班大聲唸著。

之後,汶汶老師進入課堂,領著大家朗讀、抽籤、回答、加分,都是常見的學思達訣竅。但課堂裡有幾個生動的插曲,是我覺得很美麗的運作。

例如汶汶老師唸完課文,播放了投影片。一名學生比對老師剛剛讀過的音與投影片上「挾」字的讀音,舉手發問。汶汶老師立刻將螢幕切換到國語辭典簡編本的網頁,慎重的確認。另一名學生也舉手說,應該唸ㄒㄧㄚˊ,因為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汶汶老師大加讚賞後,宣布正確的讀音,修改了投影片上的錯誤。

(態度誠懇、謙虛,一改以往對老師的負面標籤~~)

今天閱讀的文章其實是文言文,一篇《世說新語》裡關於潘岳與左太沖的描寫。汶汶老師給出時間後,換學生當主角。

只見學生一面查著字典,一面討論。也由於學思達只要舉手發言,就有加分的設計。上台的學生雖還不算是台風穩健,但感覺得出安心自在。吳老師使用了許多當代的議題來加強連結,並運用追問與提點技巧,統整發言。

課文講完,汶汶老師設計了兩道選擇題,加強學生成語與應用的能力。最末用影片強化學習動機,涵蓋了剛剛說到的美、醜與魏晉人物風尚等主題。(按:我想知道影片名稱啊~)

影片的討論雖不及進行,但汶汶老師一點也沒耽誤學生寶貴的下課時間。時間到,下課吧!拿著課本提問的學生,就環繞在身旁。

(主動的學習、安心地討論,也許,這是體制內外都想要看見的場景了~)

(主動的學習、安心地討論,也許,這是體制內外都想要看見的場景了~)

整體而言,這是精彩的一堂課。汶汶老師面對學生的疑問,口氣平穩,頗有見招拆招的機智感。誰說文言文不能教呢?誰說體制內的老師都不好?不管是不是在固定的教材裡,好老師才是重點啊~走出校園時,我這麼想著。

avatar-img
時間學苑——經濟思辨教育
51會員
87內容數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
去年時間學苑剛成立時,國峰老師曾分享擁有金融素養可以讓人心情平和,聽起來有點玄虛。但經過兩年多來的實證,愈來愈可以理解後,最近也將我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學生。 在經濟思辨主題的最後一週課程,請學生用學到的經濟學知識,來分析我另外一群學生打工的原因:「希望趕快還完學貸!」 在分組討論時,我聽到
在中、小學生的營隊之後,這三週嘗試將經濟素養帶給大學生。雖然學生在高中會學過「供需」、「看不見的手」等概念,但很少能直接解讀新聞或應用在生活中。 所以我們當然要來試試看囉!   知道自己不知道嗎? 一開始,讓學生閱讀新聞,分組解讀。 雖然學生討論得很快樂,但他們的解讀不脫網路留言:她很
關稅新聞這兩天讓許多人跳腳,有人開始指責政府談判不力,也有人開酸,「說什麼台美關係多好……」。關於這樣的大新聞,眾人心慌慌。不妨從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重新理解:關稅是懲罰?還是談判工具?我們該怕嗎?還是該動起來? 關稅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所得稅」是直接對個人或企業的收入徵收,直接影響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