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足跡。屋頂家機車騎行誌 - 緣起

那些足跡。屋頂家機車騎行誌 - 緣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2年底再遊南投時拍下的一景,自此起開始機車旅行的日子

2012年底再遊南投時拍下的一景,自此起開始機車旅行的日子

一直有個念頭,想將過去這些年一家三口用機車環台的日子整理、記錄成冊,像是一種儀式,紀念孩子的成長,也記錄這樣一份愛的禮物,因為隨著孩子年紀漸長,未來,我們不一定再有一起出遊的日子,也不可能是一台機車就可以行動。

我翻出了過去的舊文,也從各處找出當時筆記的資料,試圖慢慢拼湊那些記憶,然而,一直到此刻,我才忽然意識到一件事:一家人機車旅行的開始,雖然始於O在2012年底的環島,當時他曾想過要帶著家人再次去看這些美景,但實際上路,卻也約莫在自己生命陷落谷底之際,2013年秋,我跌了一大跤,也摔斷尾椎骨,在家休養了幾個月,2014年初,雖然再次回到工作崗位,卻變得小心翼翼;而我們第一次機車上路,是2014年春,帶著三歲多的孩子一路殺向苗栗。

此後,幾乎每一年都開始用機車遊走台灣各處:2015年春上北橫、2016年夏環島、2017年入阿里山、2018年穿過中橫,這中間還不包含其他像是宜蘭、南投等單點的行程。而在這樣的旅行中,或許因為更像是成就了某種心願因而感到興奮,回憶起來也特別記憶深刻,甚至更勝於平時其他的嬉遊,也勝於2014年以前每一到二年就會安排一回的出國行程。

過程裡,有不少人投以佩服的眼光,也有些人擔心孩子這麼小怎麼有辦法這樣玩等各種聲音,或許吧,一直騎車屁股會痛腰會酸,遇到下雨也超不方便,孩子睡著時,還要用雙手輪流撐著他的小腦袋(為母果然強大!),行李能帶上的又有限,比起開車出遊條件確實差很多(可是我們還是不想養汽車),但不可否認,感受上,用整個身體的器官來接近山林、回應自然更勝於待在車內。

是啊!我們也許瘋狂,但無悔。

而山林,確實也在這些年裡,成為支持、滋養自己的能量場域,我開始在低落狀態時,會渴望回到山的懷抱,然後啊,在山裡繞著、轉著,感受著大地,感受自己的同時,似乎又補滿了能量與元氣。

我從一個愛海的人,開始望向山林;從一個行前需要周延計畫、確定每日行程的人,開始能鬆一點,知道接下來要去哪些大點即可。過程裡,除了看見台灣的美,更感受許多愛在其中流動。

而這一切,都是因愛開始。


下篇:那些足跡。屋頂家機車騎行誌 - 初聲試騎


若讀完這篇文章您也有收穫,歡迎收藏、隨喜贊助、轉分享或留言,你的鼓勵是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邀請您按讚追蹤哦 :)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6會員
14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