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8.社福開箱文:113家暴及性侵害通報專線

11118.社福開箱文:113家暴及性侵害通報專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台灣發生不少家暴案件,引起不少民眾憤怒,對施暴的人動私刑造成爭議。

雖媒體報導家暴及性侵害新聞,會打字幕提醒善用113家暴及性侵害專線通報,但現在只有大約20%案件是從專線通報,其他仍以醫院、學校、警察局通報為主,是宣導不夠或其他因素,造成民眾沒善用?

筆者有兩次通報經驗,就來分享實際操作觀察。

第一次是網友提到被家暴卻沒通報的經歷,筆者看到後,到改版前且較少民眾的知道的「關懷e起來」網站,作線上通報,用類似通訊軟體對話方式,向接線社工說明,事後還可在網站查受理狀況。

目前113專線可用網路、簡訊通報,對因很多因素,不便開口說話的人較方便,但筆者曾從事身心障礙服務領域,得知手語語法跟一般華文有些不同,部分打手語的聽語障朋友所寫語句,其他人可能看不懂,通報過程可能造成不必要誤會,可考慮跟聽語障服務單位合作,提供手語視訊服務。

以視障朋友角度來看,筆者初步以無障礙網路標準,操作改版後的網站仍有些不順,網站也沒無障礙網路標章,影響通報便利程度,是個改善方向。

第二次是從事社福行業的朋友提到,某身心障礙福利團體所屬單位,疑似發生身心障礙住民性侵害其他住民事件,工作人員沒通報,筆者隔天打113專線通報,當時接線社工要筆者說明是哪個單位發生,但朋友當時沒說清楚,沒辦法提供詳細訊息。

接線社工建議,請筆者的朋友鼓勵當事住民或單位通報,才有辦法作後續處理。

雖說要先確認案發地點,社工及警察才知道去哪訪視,作後續處理,只是如民眾心太急且不清楚通報流程,可能誤以為接線社工沒認真做事。

總結來說,未來宣傳113專線服務時,如能多說明可用哪些通訊工具通報,及通報流程需提供哪些訊息,跟後續提供哪些服務,讓民眾了解進而提高通報意願,就不會對施暴的人動私刑。

當然,113專線主要是整合通報管道,後續服務才是關鍵,只是筆者沒從事家暴及性侵害服務領域,有請相關服務領域社工說明嚕。

※媒體發表版本:
https://f14mp5.wordpress.com/2019/01/28/11118/

avatar-img
張居隱G-in的沙龍
51會員
608內容數
圖文工作者,從事社福工作多年並考取社工師證照,也是大眾運輸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居隱G-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分享打電話向社福單位求助時,需說明的重要事項,以提升求助效率: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分享打電話向社福單位求助時,需說明的重要事項,以提升求助效率: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