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樂園城市 / 2005.04.19.

我開著車載著 Liv,在街道上行駛,想找一家餐廳吃飯。
後來,車子開到美國國會大廈附近,我注意到國會大廈旁邊有一座公園,那是一個兒童遊樂場,裡面有許多兒童遊樂設施和一面大湖,許多人在那裡玩耍。

解夢:

夢中,我開車載著 Liv 想找一家餐廳吃飯的情節,代表了自我正在尋求一個和 Liv 一起分享的資訊來源,也就是一個更可以讓彼此共同關注與投入的話題或主題。
自我在夢中把視線投射到美國國會大廈旁的公園、兒童遊戲場、湖泊、人群,由於美國是一個標榜自由民主的社會,此情此景反應了自我比較傾向於關注一個與「自由民主社會中兒童及公眾的休閒娛樂生活」有關的主題,而這個主題也正好切合了 Liv 和我目前共同撫養一對兒女的生活現況。
自我之所以有此傾向,可能是因為自己常常感受到現在的都市兒童課業遠比過去繁多、龐雜,而且面臨各種不同價值觀的交叉衝擊。小小的腦子如果塞滿了大量的知識、缺乏圜轉的空間,或許可以暫時滿足大人們設下的一套成績標準,但是長遠來講,未必是有益的。
更進一步言,經由夢境的探討可知,其實每位大人的內心深處都可能還存在著一個變化多端的、像天真小孩一般充滿幻想與創意的心靈,只是或多或少被理性的自我壓抑著,無法在現實生活中暢快舒發。因此,如何建構既安全又能盡興的休閒場所,如何在社會既定的成文規範和心靈渴望的自由向度之間取得緩衝地帶,或許是環境與空間的營造者應該關注的課題。
人類建立都市、生活在都市,都市的興亡盛衰就是大多數人類的宿命。鼓吹保護自然生態的環保人士立意雖好,而其實他們通常也喜歡享受大自然的野趣,但是經常前往山林溪谷郊遊踏青的行為本身,難道就不會干擾大自然的原始和清靜嗎?
如同一副擺滿棋子的棋盤根本就玩不下去一樣,一個健康的城市也不該讓渴望自由的生命處處碰壁。城市需要更多留白的空間、不確定的場所、可以接引自然的訊息、可以包容不羈的心靈,也讓更多美好的可能性得以在其中發生。
從潛意識在夢中顯示的重點,或許可以想像出這樣的未來都市遠景:
一個理想都市的中心地帶是一座巨大而隨機多變的休閒樂園與生態綠地,以及和市民權利相關的議會設施;商業、住宅、社區公共設施和文教學園設施則分佈在第二環,這是主要的日常生活圈;農業養殖、研發製造、辦公園區等生產性與機能性設施則分佈於第三環,這是主要的工作生活圈;而政府機構和保防機構等服務性及管理性設施則完全退居外環、甚至隱身幕後,作為城市文明與自然荒野之間溝通諧調的橋梁;至於外界的大自然則盡可能維持野生的原貌,只規劃必要而干擾最小的探索路徑。這個以「內部小自然」連繫「外界大自然」的基本架構所建構的五環城市,就是一個充滿未來生機的永續城市 --「樂園城市」(Paradise City)。
為何要稱這樣的都市為「樂園城市」(Paradise City) 呢?因為,這個夢是我在作了有關通往死亡境界的「196 號車廂」之夢的隔天所作的夢,那意味著這個城市可能就是當時潛意識安排自我意識離開現存時空而前往的下一站、一個看起來頗像「人造極樂世界」的地方呢!
有時候我會懷疑,是不是因為我還有夢想、 還能去感受潛意識中的渴望,所以潛意識纔願意陪我繼續活下去、玩下去、寫下去、畫下去?
我想對潛意識說: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人的一生可以實現的。就算你是神、可以七步成詩,我也不是神,我不可能在七天之內就創造出一個完美的世界,甚至給我七千七百萬年我也做不到。我們每走一步,就要步步為營,就要考慮很多事情、考慮很多人的觀感,看看做出來的東西對現存的世界有什麼影響。否則,就算我們造出再偉大、再壯觀、再光輝的城市,也可能又是另一個容易破滅的水中泡影.....。話雖如此,只要希望還在,我絕不會不理你,因為你就是我的一部份,或者說,我根本就是你的一部份,一個你隨時可以拂袖而去的部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