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交友APP認識回來的戀人,能相信嗎

有些朋友通過交友APP而認識了現任男友,但會告訴我說:“會擔心對方對自己不忠誠,怕對方會偷偷繼續使用交友APP去認識別的女生。”
有一些則是因為在上一段感情被傷害,而藉著交友APP去認識很多的對象(約炮),並對我說:“職位越高,看起來越正經的人,其實越禽獸。”可一旦遇到想要和她認真交往的男性,她會不知覺膽怯,並不想要和對方繼續走下去,繼而斷聯繫。她的理由很簡單:“我覺得並不能相信會使用交友APP的男人。”
但同時,對方也會問我:“為什麼我總是遇到不對的人。”我提醒說:“可當對方想要認真和你交往,你就怕了。”對方靜下來,也沒在多說什麼。
我在想很多事情的發生,其實最大要過的關卡是【自己】。在這件事上,與其說別人無法被自己信任,倒不如說自己無法相信自己會遇到好人、或是相信自己值得被呵護等。也有可能自己的言行舉止或打扮吸引到一群不是對自己真心的對象。我問: “你放什麼照片?”一看,照片還好,並不暴露。“可能是我的磁場不對。”她說。
“不如你去試試看下載。你的磁場比我的好,可能你會吸引到好對象。”話鋒一轉,她把話題轉到我的身上。我笑笑,想起大學講師說過我們作為一個marketer,就要多去市場走動,多了解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什麼事情。我並不想藉著交友APP去認識我的另一半,但如果我使用的話,我的用意就是擴大自己的交友圈,認識來自不同領域的有趣靈魂。我的顧慮是如果遇到真心要交女友的男性,我會有點壓力(聳肩)。
這樣的想法讓我一驚,因為我發現我和朋友們都是被【自己】的想法局限了我們的行動。我們總是在【想】“如果”這麼做,事情“應該”會這樣。我們並沒有察覺到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在【想】。也許,事情的發生往往都並不是我們所想象的糟糕。“答案在現場。”這句話是我每次想要做好一件事情但很膽怯的時候對自己說的話。怎麼說呢?事情的結果都是50/50,如果不是這個50%,就是另外一個50%。沒什麼好怕、好擔心的。Try try never die嘛,哈哈。
“所以,艾米,你覺得交友APP認識回來的戀人,能相信嗎?”
我是覺得,我們先相信自己會遇到自己想要遇到的對象——無論這個對象是自己透過交友APP,還是朋友、家人或同事的介紹,甚至是自己因為工作或聚會而認識的對象等——因為任何關係建立的大前提都是【自己】的心態。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的重點並不在“交友APP”,而是“相信”。我認為就算是學生時代認識的對象,一旦我們因為自身的不夠自信而懷疑對方對自己的忠誠度,這段關係也其實很不堪一擊。
(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遊走新馬兩國。熱愛大自然、捍衛動物權利的90後蔬食者。這裡記錄遇見和發生 & 分享的是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和感受。嗜好:運動、閱讀、電影、音樂、天南地北吃喝聊。生活方式:極簡主義。生活态度:互相尊重,堅守底線,做人正直;全力以赴,随遇而安。中心思想:中庸之道。不在這,就在這 IG: emileecwen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