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相信愛情?談不好戀愛的原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就是該死的情人節。有伴侶的你,感情生活幸福美滿嗎?單身的你,是否跟我一樣,渴望愛情,但談戀愛卻總是失敗告終?

最近跟朋友說:「我不再相信愛情了」!感情路上一直跌跌撞撞的我,真的對愛情… 感到絕望。

但是呢,心死之前,還是問一下自己:是愛情辜負了我,還是我辜負了愛情?(笑)

這裏來分享,談不好戀愛的其中一個原因(含自身經歷)。



缺乏安全感


在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是很多人都有的普遍現象。缺乏安全感的人,難以信任伴侶,經常猜疑妒忌、情緒不穩定,也會透過不斷索求伴侶以取得安全感,過度依賴伴侶,失去自我。

我就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一旦進入親密關係,確定對方是可以信賴依靠的人後,會變得非常依賴伴侶,把所有的關注點放在對方身上,也要求對方「對我負責」,把我放在人生首位,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同時,我也變得情緒化,容易妒忌和猜疑。只要伴侶訊息回晚了,或者反應稍為冷淡,我就會非常焦慮。這些都是心理學中焦慮型依附」人格 (透過不斷索求以獲得安全感)的典型特徵。

可以想像,跟「焦慮型依附」的人談戀愛是很辛苦的。沒有一個人能夠時時刻刻滿足他人的需求,還要忍受對方的妒忌和猜疑。「焦慮型依附」那種過度索求的愛常常讓人窒息。據說,「焦慮型依附」是最容易失戀的。


然而,回到問題的源頭:為何會缺乏安全感?



童年情感忽視 (Emotional neglect)


從小,我就容易焦慮緊張、敏感自卑、完美主義、害怕跟人溝通。與人相處,總是保持距離。20幾歲開始談戀愛,一直不成功;到了31歲,當時的前男友說了一句話:「你為何總是看到我的不好,你有看過我的好嗎?」

這句話敲醒了我。我決定見臨床心理治療師,認真面對我的問題。評估後發現,我是「情感忽視」以及語言與精神暴力的倖存者。

「情感忽視」這個概念,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那是 15 年前)。心理治療師告訴我,「情感忽視」指的是,情感需求沒有得到回應和滿足;童年時,父母總是忽略我的情感需要。

聽到這個解釋,我還是茫然:「情感需要」指的到底是什麼?我只知道,我在物質上沒有缺乏,但人生從來沒有快樂過。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缺乏的是什麼?



以下摘自《童年情感忽視》一書,作者 Jonice Webb

在心理健康專業領域中,「忽視」是一個經常被提到的字眼,通常被用來指稱那些「身體需求」沒有被滿足的依賴者。純粹的「情感忽視」是看不見的,它極其隱諱,很少有具體或是可見的徵兆。
情感忽視之所以如此地不受重視,有個很好的解釋:它會躲藏。它藏身在「疏忽」這樣一種過失中,而不是表現為明顯的罪愆;它是家庭照顧裏留白的部份。它通常是童年時期「沒有」被說出來、「沒有」被觀察到、「沒有」被記得的事情,而不是那些表現出來的事情。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父母愛我們。但知道畢竟不是「感覺」

童年時期,我們需要「感覺」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被父母理解、接納且回應。然而,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情感需求,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大部分父母不了解「愛孩子」和「感受孩子的情感需要」,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即使在物質上照顧周全的爸媽,也可能做出忽視孩子情感需求的行為。

受到「童年情感忽視」的人,長大以後,外表上通常看起來很正常:他們聰明優秀、體面光鮮、討人喜歡,別人很難看出他們內在極其匱乏,只有那些最親近他們的人,才得以瞧見一些蛛絲馬跡。

在面對生命的困境時,他們會下意識地責怪自己:

「為什麼又搞砸了一段關係、一份工作?」

「為什麼我總是焦慮、易怒、憂鬱、容易不安?」

「我的內心究竟缺少了什麼?」



根據《童年情感忽視》一書,遭遇情感忽視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呈現以下特徵

1. 空虛感:常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一般,格格不入。

2. 反依賴:在親近的關係裡會感到不自在。

3. 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放大自己的缺點,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4. 虧待自己,把同情心留給別人:對自己比對別人更嚴苛。

5. 罪惡感與羞恥感:認為如實表達情緒是軟弱的表現。

6. 針對自己的憤怒與自責:對自己有種厭惡的感覺。

7. 極力想隱藏真實情感:覺得一旦深交,別人就不會喜歡我了。

8. 無力滋養自己和別人:不喜歡需要別人,也不喜歡被別人需要。

9. 缺乏自我紀律:做事常拖拖拉拉、雜亂無章。

10. 述情障礙:無法覺察、瞭解、表達自己的情緒


除了 9,以上我都有(以前很嚴重,現在比較好)。第二項說的「反依賴」,我感覺是依附理論裏說的迴避型依附」人格。「迴避型依附」的人,會透過疏離來防止自己被傷害。在人際互動中,會呈現一種「忽冷忽熱,若即若離」的狀態。

與一般人/陌生人相處時,我偏向「迴避型依附」;一旦進入親密關係,就變成「焦慮型依附」。


建議


受到情感忽視的人,通常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需求。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假如你童年受到情感忽視,建議你閱讀《童年情感忽視》一書,裏面提供了非常實用的建議,教你滋養和接納自己、建立自我紀律、體貼自己的情緒, 還有,給自己滿滿的愛。


總結

無論是否曾受到情感忽視,為自己提供安全感和愛,是每個人的責任。這個世界上,沒有其他人可以真的給予我們安全感和無條件的愛,除了我們自己


🌹祝福大家,情人節快樂!!


延伸閱讀:

昔日文章:《在關係裡找父母》《伴侶就是你的鏡子




謝謝您閱讀到這裡。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按愛心和留言讓我知道,

並且持續追蹤我的最新内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所以自己要先堅強起來,有愛自己的能力,才能有接受別人愛的能力!
All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4
林燃(創作小說家) 正解!情人節快樂!
石頭哥-avatar-img
2024/02/22
嗯,感受妳的難過與檢討。我在探索自我的過程中學會迴避,或是切割掉不愉快的自己,分享給妳。另外有一次我在追劇Netflix 的海岸村恰恰恰時,聽到一句話一直震撼著我:人生並沒有那麼公平,有些人一輩子走在崎嶇不平的砂石路上,有些人拚了命奔跑,最後卻遇上斷崖。也因此我對照我認識的朋友,確實不少人因環境的「局」勢如此,不管他怎麼努力就是改變不了。但是我想說的是儘管「局」勢如此,仍然持續正面回應,當「勢」來了也許就有機會借勢而重生吧,我一直是這麼認為的。分享給妳,也相信持續變燦爛的妳,當遇見那個更棒的蛻變自己後,定能有個願意帶給妳歡喜的人出現!
All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3
石頭哥 謝謝石頭哥的回應與分享。我在學習看到+放大自己的優點中!我也一直找方法想要改變那個 ”局“,但方法找久了,覺得好累。而且一直尋找,把焦點放在外面,也很耗能。發現,當決定 ”放下尋找“,內心反而鬆了一口氣。現在就待在原地,先不再找,先學習看見自己的好,再看宇宙丟什麼給我。再次感謝你用心的留言。祝福有個美好的週五!
Lime-avatar-img
2024/02/26
你好~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周志建心理師的書,我覺得他的書對於家庭議題以及愛自己很有幫助!主要是打破傳統的價值觀,會有看到新世界的感覺。推薦你閱讀~
All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6
Lime 感謝你的留言,也開心在方格子認識你!周志建老師的書,我看過 2 本,其中一本是 擁抱不完美 (另一本忘了名字)。感謝你的推薦,我再找周老師的其他書來看看!
許恒綜-avatar-img
2024/02/15
容我開個冷玩笑。想不到妳我與父母的關係竟然同樣不可思議!我受到的體罰甚至比妳坎坷;但是。我不比較過去、為過去無奈,因為妳在如此成長過程中。妳將自己管理的很好!不僅沒有埋怨他人,而且還自省並為自己尋求理性的生命目標;我認為比起懂得妳所謂懂得愛人的人,妳才是真心去愛人的有心人!「痛心。源自深愛!撕心裂肺的付出,卻換來被妳所愛的莫名責問?這是歪理。」愛人,則當然也想受疼愛!當妳否定自我不敢愛人時,心裡必然是滿滿無奈與心酸;何妨一笑置之。即使總是徘徊在受人的質問之中!但是。妳自知「自己才是由衷、無私去愛的愛人。」去他X的閒言閒語或情感忽視症?總之,這是一個指鹿為馬的世界!只要做好鹿當做的,甭管別人說什麼。不要向光說不練的人示微,真心才是一切!沒伴的情人節過得有點苦!至少甜得上不知珍惜的陪伴吧?
All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5
Emma Tsai 蜜蜂!🐝! 我笑死了!謝謝妳,我現在就專心自我增值+愛自己愛飽飽,呵呵!
「我在物質上沒有缺乏,但人生從來沒有快樂過。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缺乏的是什麼?」缺乏的就是「由衷的快樂」啊,也或許從來就不知道甚麼是快樂;但至少慢慢認識自己之後,就會知道把自己準備好跟照顧好,心裡期待的事就會有天上門了😇😇😇
Alli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14
布魯斯的運動心理世界 我覺得我缺乏了 “感受” 的能力,還有,為自己付出的能力。連為自己付出都不願意,所以才會一直往外索求。但真正的愛,是給予。如果我能 “愛好自己” (先給予自己,滿足自己的需求),那麼,我就能停止索求。自己圓滿了,才會遇到另外一個圓滿的人。雖然今天自己過,但跟以前不一樣了。我沒有覺得納悶,不開心。等一下我要去吃個下午茶,滿足一下自己,哈哈!情人節快樂!
avatar-img
Allie 的圓宇宙
11.8K會員
124內容數
自從學習日本和諧粉彩,就愛上了圓形。「圓」代表合一、圓滿、和諧。也是我此生追求。 而「圓」的日語發音,同「緣」。願在此與有緣份的朋友認識連結,相互陪伴,共同成長。 在這裡分享我的所思所想,藝術創作,還有走過的路。願這個小宇宙能為您帶來溫暖的感覺。
Allie 的圓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4/12/25
自從 2020 年接觸德國量子儀器 TimeWaver,明白到「信念是一切的根源」,過去幾年我一直對自己進行信念挖掘。藉由儀器還有自我覺察,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被我看得一清二楚,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何都知道,卻還是有很多信念改不了?」 仍然緊抓受害者心態 直到昨天我跟爸媽吃飯,當媽媽又在我
Thumbnail
2024/12/25
自從 2020 年接觸德國量子儀器 TimeWaver,明白到「信念是一切的根源」,過去幾年我一直對自己進行信念挖掘。藉由儀器還有自我覺察,潛意識的限制性信念被我看得一清二楚,但我始終不明白:「為何都知道,卻還是有很多信念改不了?」 仍然緊抓受害者心態 直到昨天我跟爸媽吃飯,當媽媽又在我
Thumbnail
2024/12/24
高敏感者常常誤解他人的否定為對自我的否定。 請記得,別人否定我的言行,不代表否定我這個人的存在本質。
Thumbnail
2024/12/24
高敏感者常常誤解他人的否定為對自我的否定。 請記得,別人否定我的言行,不代表否定我這個人的存在本質。
Thumbnail
2024/07/20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2024/07/20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愛情中遭遇挫折可能會引發單身焦慮,讓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本文深入探討這些心理問題及其根源,並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這些障礙。透過閱讀、自我提升及擴大交友圈,重新建立信心與吸引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版本,最終走上吸引理想對象的道路。愛情不應該是壓力來源,而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Thumbnail
在愛情中遭遇挫折可能會引發單身焦慮,讓人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本文深入探討這些心理問題及其根源,並提供切實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這些障礙。透過閱讀、自我提升及擴大交友圈,重新建立信心與吸引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版本,最終走上吸引理想對象的道路。愛情不應該是壓力來源,而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Thumbnail
愛情是人生中最深刻的情感體驗之一,然而,當一段戀情結束時,我們常常面臨強烈的失落感。失戀不僅僅是情感的痛苦,它還可能對我們的自我價值感、生活方式和未來的期望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旨在分析失戀的過程,提供有效的策略來恢復自我,並重新找到愛的希望。
Thumbnail
愛情是人生中最深刻的情感體驗之一,然而,當一段戀情結束時,我們常常面臨強烈的失落感。失戀不僅僅是情感的痛苦,它還可能對我們的自我價值感、生活方式和未來的期望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旨在分析失戀的過程,提供有效的策略來恢復自我,並重新找到愛的希望。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在戀愛中對於自我的迷失,但同時也發現了更多真正的自己。從過去的經歷中汲取智慧,希望在未來的愛情中能夠更加理性和投入。與我一起,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在愛情中找到自己。
Thumbnail
有些人因為種種因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可能會下意識尋找”沒結果”的戀人,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當他們知道自己介入他人情感時,或感覺對方無法提供足夠的信任感時,那股”我不值得”的信念,就會蒙蔽了真實感受,這種讓自己的情感不斷處在恍惚催眠,不讓自己醒過來的戀愛方式,通常被稱為”
Thumbnail
有些人因為種種因素,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可能會下意識尋找”沒結果”的戀人,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當他們知道自己介入他人情感時,或感覺對方無法提供足夠的信任感時,那股”我不值得”的信念,就會蒙蔽了真實感受,這種讓自己的情感不斷處在恍惚催眠,不讓自己醒過來的戀愛方式,通常被稱為”
Thumbnail
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如何在生活壓力下實現愛情關係是一大難題。
Thumbnail
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感到力不從心,如何在生活壓力下實現愛情關係是一大難題。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無法體會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感情。 我不理解自己有什麼值得別人愛的,又有什麼能給對方的。兩個人在一起就代表總有一天會分開,我相信。別人靠近我多少都有點目的性,不管是需要我成為他的朋友、我能陪他出去玩、我能和他聊天。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我這個人的本性呢?老實說不知道,看不出來也不理解。所以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情和自我價值的關係,表達了對於愛情不必過度依賴的看法,並強調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與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愛情和自我價值的關係,表達了對於愛情不必過度依賴的看法,並強調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與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