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易的故事 -- The Story of I.E.」開始以前,一定要先認識一下,什麼是「君子」。因為,在「易的故事」中,「君子」是個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沒有「君子」,就沒有《易經》,也就沒有「易的故事」了。
在東方古老的時代,大約距今 3000 年左右以前,甚至更早的時代,喜歡觀察、記錄、寫字、推理的人,通常被稱為「君子」。「君子」本來的意思就是「拿著手寫桿在記錄板上記載文字的人」。也許可以這麼說,「君子」和「記者」(journalist) 意思差不多,但是「君子」的意思更廣泛,應該稱之為「易者」或「記易者」,也就是以圖畫和文字來記錄觀測事物的變化,甚至據以作出推理預測或決定判斷的人 (journalist with the ability of predicational judgement),可能相當於 English 中的 judge,甚至類似漢字版《聖經 (Holy Bilble).舊約》中所謂的「士師」 (Hebrew 發音 sha-phat')、古埃及文明 (Ancient Egyptian Civilization) 中所謂的「法老」(Pharaoh)。
「君」的前身叫作「尹」。在早期殷商文明中,「尹」的地位相當於輔佐國王的宰相,而「君」則比較像是做「沙盤推演」的人,甚至他本身就是個拓荒的小國王、地方的國王或是儲備國王,而中央的國王也是「君」,或是被稱為「大君」。一般而言,「君」的領地可以稱為「郡」,「郡」中有「群」,「君」的居室大的叫作「宭」、小的叫作「窘」、寬敞如大廳的叫作「唐」,而類似「長袍」的「裙」則可能是「君」的標準衣著之一。
這些「尹」、「君」、「大君」、「君子」等等都是主要的「易者」之一,可能就是漢字文化中最早運用圖形和文字符號的資訊處理者、知識份子或智者,他們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知人擅任、推理計畫、通商貿易,也是建立東方文明的一批先行者。
那麼,「易」又是什麼呢?
「易」就是意念之物。心物間的意念、意思、意想、意像、意圖、印像、影像、映像、鏡影、光影等都是一種「易」。「易」就像一張紙,可以變易、可以容易、可以交易、可以不易,可以為之於記錄、為之於策畫、計算、臆測。因此,算籌是易、媒體是易、替代品也是易、金錢券票也是易,語文、圖形、符號等等也都是一種易。
這些種種和「易」有關的記錄,後來被作了某種系統化的歸納和整理,於是就成了《易經》。
在《易經》之中,「易」是意識運轉之器,其範圍由乾、坤、既濟、未濟居於四方,由乾天、坤地入圍,由既濟、未濟出關,其餘六十卦就像六十甲子,是易的細節刻度。所以,定乾天、坤地而空間生,知既濟、未濟則時間起,意識以跨躍的方式產生空間、以轉變的方式產生時間。
《易經》中的卦爻有「初、二、三、四、五、上」之分,這是訊息傳遞並且通過心智處理的過程。由初步開始到至極為止,止而窮,窮則變,變則通,通而易。
《易經》用陰陽符號來象徵表意,陰和陽的符號本來就像算籌一樣,只是個表意的媒介物,本身是沒有什麼特定的意思。兩個短畫如虛線般的「陰」和一個長畫如實線般的「陽」在基本圖像中可能只代表「斷」和「連」,或「分」和「合」,是讀易的人自己賦予它某種意思,於是就產生不同的詮釋。
《易經》陰陽斷連的觀念很有趣,就如同大腦的運作一樣,許多思想的形成是因為腦細胞神經元的連結或分離纔賦予感覺到的事物產生不同的關聯和意義。由此觀之,一隻大象之所以被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資訊的處理中把牠的各部分聯繫在一起,又把牠和其他的事物分離。其實呢,大象也有可能根本就是森林的一部份,或是地球的一部份,甚至是宇宙的一部份呢!東漢時期一位著名的易者鄭玄在《易論》中說的很耐人尋味「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例如,電腦中的「0」與「1」在機器語言中代表「斷電 - OFF」與「通電 - ON」,是電腦系統中恆常不變的簡易的基本語言,但是經過轉譯,又可以變易出不同的程式語言,傳遞及表達、呈現各種訊息。在「易的故事」中,每一卦的數字編碼,就以 0 和 1 來代表「陰爻 - -」和「陽爻 一」。
由於《易經》裡的文字和詞彙具有「易性」,也就是帶有象徵化、簡易化、變易化的特質,因此一個字詞可能有多種延伸性的解釋,要看該字詞用在那個文句中,而且在邏輯上能夠講得通,這是解碼《易經》最基本的常識和最關鍵的概念。例如:「吉」字可能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可以是結果、結束、連結、取得連繫、喜悅...... 等意思。「凶」字則有沉陷、區分、區別、區劃、區隔、隔斷、盤算、計算、延遲、凶險、難過、過不去......等意思。又例如:「勿」字可能代表較小的物體、微物、霧狀、稀疏、不夠清楚、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幾乎沒有、幾乎不......等意思。「用」字可能代表使用、作用、用途、通常、通行、通過、模式、模樣......等意思。「卜」有分析、拆解、理解、解析、判斷、計劃、規畫......等意思。「占」則是點陣式分析、矩陣式分析、方格式分析......等等。「咎」是錯誤、差錯、誤差、意外、錯怪、驚奇、發佈警訊......等等。
須知,《易經》最早是古人用來探索宇宙人生的偵測分析輔助工具,它的文字內容自然會經常出現這類和觀測、計算、推理有關的用語,也就是和古人所謂的「象、數、理」有關的術語,這也是為何筆者把「易」翻譯為 I.E. 的原因。因為,「易」就是 I & E,I 就是 Interface (介面)、就是 Interchange (交易)、就是 Interpret (詮譯)、就是 Internet (網路);E 就是帶有「心靈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 of mind) 性質的、古人用來輔助迷惑徬徨的人進行「抉擇」(Election) 或「探索」(Explore) 等斟酌事物的簡便工具。
《易經》裡的每一卦都代表一種媒介或媒體互動的形式,「卦辭」和「爻辭」似乎就是記載了當時導致原始漢字文明逐漸演變的種種關鍵的事蹟。那麼,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為何《易經》的作者要把它們記錄下來呢?《易經》裡的文字究竟透露出什麼線索呢?
有了上述的基本概念,「易的故事 -- The Story of I.E.」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