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從大尺度的都市計畫、歷史事件、建物風格到公共空間的特色來談論北門街,我們不如將目光焦點拉回一個平凡的「空間使用者」,也就是所謂行人或是居民,他/她是如何主觀地認識其所經歷的空間。
這幾年因為工作與創作,在台灣數個城鎮來來去去。新竹「北門街」的創作計畫是我的所有創作當中歷時最長的一個,也是目前還在持續進行實驗與發想的作品。長久以來,我認為理解空間必須透過生活,也就是打開視覺以外的感官知覺,從身體與心理的層面實地建構對於空間的感覺,然而因為種種因素,迄今我一直沒有真正「居住」在新竹的經驗。但也正因為如此,回顧這一段創作歷程,我一直試圖整理從過去到現在我對於新竹北門街的印象,並持續思考在缺乏「生活經驗」這個向度的情況下,我應該如何更進一步地了解地方,以及應該運用何種形式的「創作」才能貼切地表達北門街的街道空間。
我曾經將幾棟北門街現存的老屋畫成立面圖拼接起來,看圖臆測幾十年前北門街可能的舊貌,少了現代房舍生硬和違章建築的猖狂,雖然街道景觀看起來文雅了一些,但會不會也少了點活力和驚喜呢?還有一次沿著北門街漫步,一邊數著門牌,想像一整條街道完整被畫下來的樣子,若可以一視同仁地仔細觀察、描繪街道上所有的建築物,或許最後會有不得了的發現?也曾和朋友邊聊邊思考那幾棟屹立在北門老街的「現代高樓」,身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它,這些龐然大物又應該以何種腳色在創作當中呈現?這些都是這幾年陸陸續續在心中浮現的想法。
在構思創作的同時,我數次專程拜訪北門街、參加地方的環境走讀,再加上一些零零星星的路過經驗,關於街道的感覺,已經有些印象慢慢根植在我的腦中。其實,相較於台灣各地的老街,北門街並不是一條具有強烈建築特色的街道。它的建築新舊交雜,沒有傳統大家印象中「台灣老街」常見的統一外觀或風格,當然也沒有像某些觀光景點刻意營造出來的一種懷舊氛圍。回想起來,北門街給我的印象,一直都與「生活」有關,幾次親身和大街的互動,一直都是那麼自然而然。
因此,我對於北門街的記憶點並不在於建築物型態的分辨、動人的歷史故事、地方名產或是街道特色,而是奠基在許多零零碎碎的小事物上面:某一天討論完北門街的創作,和友人在街上某家小店點了一碗沁涼甜湯;某一個午後的中藥行,散發著好聞但讓人昏昏欲睡的藥草香氣;某一次我人在他處,看著電腦螢幕上的長和宮,一筆一畫地描繪出建築物的裝飾細節;又某一次畫圖的時候,我注意到街上其實有一批統一形式的招牌伴隨著更多沒有遵守格式的招牌……。
慢慢地我發現對於這些零碎事物的記憶,才是述說街道空間的最好題材。與其從大尺度的都市計畫、歷史事件、建物風格到公共空間的特色來談論北門街,我們不如將目光焦點拉回一個平凡的「空間使用者」,也就是所謂行人或是居民,他/她是如何主觀地認識其所經歷的空間。此時身邊的各種微小物件一躍成為關鍵性的角色,影響著我們對於空間的觀感:從街上盆栽的擺放、招牌和管線的架設,我們推測著屋主的意圖、看見鄰居彼此之間的默契和妥協;從屋頂鐵皮屋的搭建和晾衣服的方式,我們發現這棟老屋雖然頹敗但卻充滿了生命力;從騎樓的桌、椅、櫃子的擺設,我們看到台灣人對於空間的靈活運用以及微型公共場域的形成。
當我們開始逐漸理解這些環境當中微小之物存在的意義,我們看待城市與街道的觀點將有所不同:也許所謂「建築物」的尺度對於人們來說還是過於巨大,很顯然地,我們對於空間的感覺不全然是以「一棟棟的建築物」為單位所建立起來,而是由眾多微小、連續且綿密的細節所組成。這些細節隨著我們身體的移動,提供我們多樣的線索;在探索街道的過程中,許多物件正滔滔不絕地對我們闡述它的存在意義,而一座人們所熟悉的城市,正是由眾多微小的意義一點一點地堆疊起來的。
經過幾年的醞釀與發想,與周益記工坊合作的「記憶之島:北門街」創作計畫,就是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下逐漸成形。未來我們預計透過與地方居民的訪談,收集他們對於北門街的空間印象與生活故事,並發掘諸多目視可見的「生活細節」對於受訪者的意義,以此為基礎,再轉換成一系列記述北門街空間與人文歷史的手繪創作。我希望可以透過這個計畫,告訴大家或許一座城市之所以被我們認同,除了那些地標景點之外,那些「既不是古蹟也不是設計師作品」的住屋老房,或許也有其存在的必要,許多事物看似微小,卻埋藏了人們最深層的情感。而為了更深刻地理解我們的居住環境,我們應該從觀察這些依附在建築物上面的微小細節開始。
■專欄作者/林思駿
具有建築背景的藝文工作者。擅長以精密的建築畫探討城市空間議題,過去作品於大阪、台南、新竹、竹東、台北等地展出,並曾於札幌及淡水兩地駐村及發表成果。近期創立「
在地偏好」,持續進行台灣地方風土研究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