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6/04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他們會做令國家重創、但自己得到權力和利益的事情

中國會不會不計後果地,對臺灣發動戰爭?這是不少臺灣鄉民關心討論的問題,有些人主張不會,理由是對中國而言不值得。
舉個例子,慈禧太后會引發八國聯軍之役,清朝輸得一敗塗地,還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怎麼看,清王朝也不該發動這樣的戰爭。但為何會有這場戰爭?

慈禧太后與義和團

首先,雖然有「扶清滅洋」的口號,義和團當初並不是幫助清朝的,他們不時滋擾殺害外國人的行為,本來是清朝的困擾。袁世凱在山東時,對於義和團的態度絕對是鎮壓。而張之洞的主張就很明顯,他認為清朝任由義和團攻擊洋人,早晚會引來洋人以保護僑民為理由進行軍事介入,所以清廷必須把義和團徹底鎮壓。
上面鎮壓義和團的說法,是以清朝國家利益,與國際外交為出發點。而且完全正確,放任義和團引發了八國聯軍之役,而且清朝也蒙受巨大損失,張之洞他們的想法完全沒錯。
那是否因為慈禧太后特別愚蠢、不懂,或者真的信了義和團像超級賽亞人一樣可以擋洋槍?其實順天府尹趙舒翹早就考證過,我們身處的世界不是《七龍珠》的地球,所以靠武功擋不住洋槍。
1900年,西方作家筆下當時的北京清軍
1900年,西方作家筆下當時的北京清軍
只是對於慈禧太后而言,她知道事情並不那麼簡單:號稱百萬的拳民,既然早就在北京附近聚集,她要鎮壓下去的話,不知道會引起多大的反彈,這也不見得是清朝能夠承受得起的。
而且,當年慈禧太后想要廢掉光緒,便安排了一個繼任者當他的乾兒子,稱之為「己亥立儲」,這位儲君在課本比較少提及。可是他的存在,使他的爸爸端親王極力想鬥倒光緒以及他的政治勢力,便大力提倡反洋人的思想,結果令朝廷裡有一大堆人根本就認同義和團,甚至一堆官兵自己也加入。
在這樣的情況下,慈禧太后堅持要鎮壓義和團,後果可以十分危險,要是這些數量龐大的拳民瘋起來,加上同情者又多,裡應外合你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隨時會丟掉性命。反之,何不順應他們意思,收編他們作為籌碼去威脅洋人?

戰爭也只是政治的延伸

這樣想的話,她放任義和團、引發八國聯軍就很合理了。要不就是義和團打贏了八國聯軍那麼神奇,那她就是勝利者,而八國聯軍打爆了義和團呢?那就是我們知道的史實,義和團以及仇洋的朝臣,對她的威脅得到解決。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清朝冒一個不值得的險去大打一場,有甚麼問題?況且從結果看,八國聯軍後義和團被壓平,連剛才說的儲君也被發配去新疆,而慈禧卻沒有失去權力,你很難說她是錯。她令國家軍事失敗,也可以令自己政治受益。
這正正是所謂的,戰爭僅是政治伴以另一個手段的延伸。
這是克勞塞維茲在《戰爭論》中的主張,他認為,一切軍事行動也就是戰爭,是政治的進一步行為,戰爭要達成的是政治上的意圖。因此,戰爭的本質就是在政治上使用暴力,跟議會打架、政治暗殺,是完全同類的事情。故此,只要那些戰爭對於有權引發戰爭的人與政治群體有利,戰爭就會被引發。只要對「當權者」自己或派系有利,或能削弱敵對派系,戰爭就會發生。
所以,說中國打臺灣,不值得,不理性,都是建基於把中國當成一個理性的整體去看待利害。可是對於當權者而言,他看的不是國家的利益,而是自身的利益與權力,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力,做不利國家整體的事情,發動一場會輸的戰爭並不奇怪。
比方說,中國的憤青去到某一個程度,變得民氣可用,而中國的軍隊又有意想要利用軍事力贏取政治籌碼,結合了憤青對政權構成一個威脅,抱怨他們只說不做無心統一臺灣。而變成當權者要不就是同意他們,要不就是被同一群人逼宮,影響政策,甚至政變或推翻?道理跟義和團是相近的。
這樣,他們對臺發動戰爭,根本不需要在意中國損失了多少,因為只是想要「發動它的政治效果」,甚至根本就不需要贏,輸了也許還能清理一下政敵,將太囂張想要干政的解放軍,教訓到乖一點,這樣雖然賠錢,又何樂而不為?畢竟輸的東西是大家的,贏的東西是自家的,如果賭本都別人出,但利潤都是屬於你自己,自然就是胡亂下注亂賭一通。
Willlee710@維基百科 CC BY SA 4.0
因此,中國攻擊臺灣,和對他國家有沒有利沒甚麼關係,打臺灣可以打到中國焦頭爛額,這也是全國平民的事情,打到傷殘死人,也只是軍人的事情。
對於當權者而言,只要攻擊臺灣這行為,能有助穩固他的權力,他們就會去做,輸贏也不那麼重要,甚至故意去打一場一看就知道會輸的仗。就像八國聯軍一樣。

政客的利益,可以跟國家利益相反

萬一中國的經濟出現大問題,國家面對很大的經濟危機,甚至接近崩解的時候,國民們對於政府會產生不滿。那時候中國發動一場臺海戰爭,讓所有注意力從經濟和未來,轉往解放臺灣的虛幻,不也是非常合理?
到時很可能就打一打,然後美軍來介入,他們就隨便打一些不傷筋骨的戰鬥,最後用美軍介入為原因,說教訓了美國人和臺灣人,再「光榮徹退」。順便拿這場戰爭令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把所有不滿政府的人指控為叛徒,好好再教育他們,利用媒體令全國在仇美的義憤下,把經濟問題放下。至於臺灣打不下來,也只是美日帝國主義干涉,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各位同志咬緊牙關未來一定可以再解放臺灣,這樣拗一拗,權力又穩固了。
只要你看中共的戰史,他們建國以來打那麼多場仗,有得到多少領土嗎?可說是接近沒有,甚至可說每次宣稱勝利之後,領土較可能有減無增。
很多戰爭都代價巨大而且沒有明確的利益,可是中國還是打下去,全都是因為政治的需要。國家的整體利益,在中國而言,都是次要的,維持自己的權力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國家再強大再富有也不關你事。一場戰爭可以導致很多人事變動,令一些人被提拔,一些人被除掉,一些人被送上戰場送死或者被俘。
能夠引致這些,已足夠一個國家去發動一場戰爭,利益和性價比根本毫不重要,即使全國受害,但令自己增加權力的事,為何不做?對於全國人民的民生經濟安全來說,可說是不值得的,但對於個別當權者和政客的政治利益來說,卻是值得有餘。
政客的利益,可以跟國家利益相反的,對於政客而言,若有令國家重創但自己得到權力和利益的事情,他們都絕對會推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