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朵拉,在希臘神話當中當中由火神赫菲斯托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個女人,因為好奇心而打開了眾神送給她的盒子,順道釋放出人世間的所有邪惡——貪婪、虛偽、誹謗、嫉妒、痛苦等災難。
而唯一在盒子裡沒有跑出來的元素,就是希望。
導演因為日本311地震福島核洩漏事件而演化成這部電影,用了一個大膽假設「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韓國的話,會出現怎麼樣的事情?」,進而形成了這部科幻災難片。
因為是改編真實事件,所以處處都有當時候日本福島發生核爆事件時候的影子。
金南佶所有作品當中,這部電影讓我感受最難受,卻也是最好看的一部電影。電影中沒有一個時刻金南佶是帥氣的,甚至一點都不吸引人的狼狽模樣,相信這些劇照都不是南佶迷想要收集的,但是存放在我心中的這個在赫,卻是我最鮮明與深愛的金南佶影像。
故事簡介(大劇透,不喜勿看)
席捲韓半島的史無前例的災難正在來臨。老化的核電站在前所未有的6.1規模地震衝擊下爆炸,核輻射大規模洩漏....。
開始時穿著運動衣日常過著日子的姜在赫(金南佶飾演)頹廢的過著每一天,也順便道出他不想積極過所謂上進日子的原因,因為姜在赫所在的城鎮當中,是以核電廠為職業發展的小鎮,自己的父親與哥哥都死於上一次的核電廠事故中,他根本就是想要離開小鎮,不想留下來。
但是因為自己的女朋友與母親還有好友都在這個城鎮當中,加上之前雖然離開(片中有暗示)但是自己經商失敗,已經沒有錢了,所以他很無奈的就是留下來認命地想要擔任技術員。
在災難快要發生前,因為有長期工作經驗的廠長(鄭進永飾演)預算料到可能會發生災難,跟直接跟總統提出改善方案,但是就如同所有災難片一樣,先知總是被人排擠的,所以廠長的下場就是被調離工作場所。諷刺地在交接工作的時候,電廠發出警報聲,廠長以他的經驗立刻做出正確的指示,但是這時高層派來的新廠長「假會」的發出指示,也因為自己的無知錯失了阻止災害發生的黃金時間。
在這之前已經出現了許多現實當中像是核能電廠的人會遇到的抗議事件,對照的是這些工人甚至會在工作前喝酒,打混。但諷刺地扮演核能電廠解說員的在赫女朋友蓮卻在解說的時候說這裡不會發生危險。
當然之後就是真的發生強震,造成管道開始出現狀況。
當那位收到廠長警告的總統,認為安全無誤的天真執政者,還有極權極致的總理,包含他的下屬所選擇的,居然是隱瞞真相讓民眾知道,所以就以「核爆演習」的藉口,騙島上的居民坐上大巴士疏散。
可是反應爐裡的冷卻水不斷地漏出後,燃料棒熔毀,最後管道因為壓力過大而產生爆炸。這樣的結果是造成核電廠內的技術員大量死亡與許多人身受重傷。因為爆炸後核塵埃迅速擴散,島上的人開始拼命逃出來。
這時更可惡的是政府單位居然是以鎖島然讓這些人不要走漏消息。已經覺醒的總統抗議無效,一手想要隱瞞一切的總理仍是壓抑媒體與鎖島隔離,只是因為覺得核電爆炸消息走漏會讓核電建案黃掉。
但因為一而再再而三的隱瞞,錯誤決策,終於讓真相已經完全無法隱藏了,可悲的原本可以避免的一場災難,卻因為執政者過於天真與無能與錯誤的指揮系統,使得這樣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劇如此悲壯的出現。可是這不是最悲傷的事情,因為儲放核廢料的儲存池的水也因為爆炸而開始漏水,如果不處理的話,會再有第二次大爆炸。
然而這時候還有一大群人困在島上無法逃出去。
因為要救同事而受重傷的在赫,從醫院醒過來,然後發現自己身上的輻射已經超標很多很多。這一堆核電廠的技術員雖然在平時都頗混的,災難發生時也罵政府罵到臭頭,自暴自棄,但是熱愛家人的態度卻是真實的。
這些還活著被救出來的核電廠技術員們,看到總統在新聞快報中呼籲請志願者進入修復那個儲放核廢料的儲存池修復的訊息時,廠長的高呼「反正都逃不出去了,就拚了」讓這些人都熱血起來,自願的進入核電廠修復去。
反正逃不出去,那就拚拚看吧!
當然這其中也包含知道輻射超標的自己,回不去家人身旁的在赫。
只是進去修復的過程中並沒有把破洞補助,反而爆炸的更大了,而且發現根本無法修補,最後大家商量的結果是要炸掉儲存池的下方把入口處封住,讓他成為新的儲存池。
可是進去裡面炸掉後,是不可能生還的,當大家沒有時間可以猶豫的時候,在赫發聲了,因為只有他懂得炸藥要怎麼設置.....。
電影的小評論
潘朵拉在韓國算是獨立製片,因為他無法在韓國公映(也就是沒有製作電影公司買單),是透過群眾募資七億後,才能上映。所以這片不太算是商業片,但比孔劉的「屍速列車」更貼近真實生活。韓國是全世界「核電站密集度第一的國家」,卻是下意識反對該片上映。
曾拿下南韓金獎編劇的導演朴正宇,挑戰南韓第一部講述核災的電影,《潘朵拉》是導演朴正宇藉由此片在警告韓國的民眾。
在新聞報導中導演朴正祐說這電影是「前所未有,因無能的政府,發生完全出乎意料的地震和核電站事故,由此引發了史無前例的災難。電影展現了為阻止災難惡化成最惡劣的災禍,為了阻止第2次爆炸危機,避免誘發最惡劣事態。家屬、父母、兄弟們 展開殊死拼搏的故事內容.....。」電影中,為隱藏事態嚴重的政府相關人員的形象,與那時候韓國現實狀況非常吻合。加之電影劇本早在4年前就已經編寫而成,這更成為網友們的熱議話題。
但是即使這樣,許多國家在福島核暴事件之後,決定要限制核能發電,只有韓國是增設6座核電站,並擬定建設4座的計畫。
也許就是這樣的使命感,讓朴正祐導演即使沒有投資者也要向民眾集資讓這片上映。有些影評會看影片中核能運行與爆炸過程是否符合科學根據?而或是劇情是否太過於熱血?但是就價值觀來看,更多並不是金南極佶的影迷們,看了這片後記得「核電廠就是潘多拉的盒子」,其實已經達成朴正祐導演的目標了。
愛不悔也是獨立製片的故事,獨立製片有時就不會這麼考慮商業電影的過程。特立獨行的朴正祐導演,讓男主角姜在赫在電影中就是個平凡人,害怕這一切的男主角根本就是第一時間就想逃出去的膽小鬼。在在赫最後決定自己要去炸掉儲存池後,對著鏡頭他開始一一道別,但是他是否從容?一點都沒有,他仍舊害怕死亡與想要繼續活下去。
「為什麼?為什麼就是不行呢,這又不是什麼多大的貪心,我為什麼就得這樣死呢,為什麼,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了,我不想這麼死了。我實在是太怕了,媽媽,我好怕。」
他說出了沒有人想要當死掉的英雄,但是如此害怕的在赫卻在說完這段話後,還是按下去爆炸鈕死亡了。
這段故事像是映照著日本的50勇士般紮心。
當然電影還是美化了那些進入儲存池的自願的技術員們。因為那50勇士不是所有人志願去了修復的工作,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欺上瞞下,甚至有人是被辭退工作的要脅而去做的。因為長期在裡面工作的人怎麼會不知道去了之後的結果是甚麼?
所以在赫的那最後15分鐘的告白,像是那無聲無息的50勇士的一種致敬告白一樣。如果可以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過一生,為什麼要當那個會死的勇士?
就在這一刻,在赫變成了哪個平凡的我們,也成為那些日本默默無名的50勇士。
相比「屍速列車」,潘朵拉更真實,但是為什麼當時候沒有進入台灣上映?其實很簡單,如果他在韓國已經受到如此對待,那麼在台灣呢?孔劉因為「熔爐」電影而產生一連串的「熔爐法案」,而或無限挑戰法案《虐待兒童處罰加強法》在節目提出,然後被通過。
如同預言般在上映前在韓國慶州發生的5.8級規模的地震,曾令韓國民眾陷入恐慌中。然後韓國政府卻依然如此剛硬,我想在台灣也是吧?
在裡面演出的金南佶說著這四年前就寫好的故事,卻在現實當中吻合了很多故事,所以這不是一部簡單的描述災難的電影,而是蘊含實際人物故事和其他很多問題的電影。
這個的故事連在韓國本地當權者無法支持這部諷刺政府無能的電影上映,需要拍片者自己獨立自主,所以在台灣到底反核或是支持核能的人都很曖昧的政府當局,當然也不太可能上了這個商業片,反而日本上映了。
金南佶演出的這個在赫,就是在你我身旁常常看到的人,不得志,即使害怕著死亡,卻也面對了他。
在赫不是為世人而釘十字架的耶穌,但是即使耶穌在赴死時也是說著「倘若可以,求這杯捨去」。但即使這麼怕死的在赫為什麼還是赴死了?因為他知道他逃不了,反正死定了就死吧!諷刺的他的擔心與害怕全變成真實時,擔當這罪惡災害的卻是先知者廠長與懦弱者在赫。
即使最後領悟錯誤的自以為是的總統,但是錯誤已經造成卻也來不及了。如同預言般的同年10月爆出朴槿惠閨密干政事件,已經花四年拍完片子的潘多拉剛剛好上映,然後現實當中大家才知道當年的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是這位總統在家屬焦急萬分、國民神經緊繃地關注船難的當下,朴總統卻不在青瓦台,而是在自己寢室內,白白浪費了近1小時跟閨秘開會,錯失搶救良機。
如果不是因為潘多拉是已經拍好的電影,還真的會以為是諷刺朴槿惠的另外一個預言故事,只是這事發生在核電廠的故事呢!
潘朵拉無論在日本還是在韓國,中國大陸等都深獲好評,因為撇開金南佶,他本身的真實性就很高,是部真真實實的科幻預言故事。不過也只有金南佶可以將小人物演得如此出色。
如果沒有災難,在赫就是個單純不得志的普通人,所以最後那十五分鐘的告白,就像生命的吶喊一樣震撼了我的心,也讓這個潘多拉在絕望中,亮出來的唯一光輝。
安逸到底好不好?核電到底會怎麼樣?是繁華之後的災難?如同裡面的居民真的都不知道那種危險性嗎?工業化的中國大陸,霧霾到極致的結果,不就是另一種潘多拉效應?大量使用石油用品與塑膠,造成大量汙染,那不就是慢性的潘多拉事件?
如果沒有發生這些即時傷人命的危機,這些環保議題仍舊是我們需要去面對的議題。即使我不是環保人士,但是人類要活下來就要搶奪這些空間與環境資源時,想想安逸到最後到底要犧牲谁的生命時,想想潘多拉吧!
於金南佶
假設我不是金南佶的迷,我會不會看這片?答案是會的,我不一定有性子看完某一天,但是潘多拉這片所呈現出來的價值已經代表一切。我不太管在電影當中金南佶是否帥氣,因為當初收買我的心的是他的演技,並不是這個人有多帥氣。
真正的演員是在那電影中溶入的人生。當初成立這個社團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關注他的演技與電影電視劇,雖然不太在乎其他人怎麼看待這個人,但是請記住至少小羊是認為他是一名十分認真,甚至有點認真過頭的演員。
我看著滿身灰塵而站著的金南佶而紀念著,銘記著小人物不想死卻要赴死的那種感同身受。
就如同我一直覺得金南佶演技不輸給孔劉,但是孔劉的價值就是在於他促成了「熔爐法案」。
潘朵拉的價值就是這個科幻預言的寓意,給予人類警惕般的真實世界。
他過去帥不帥與現在帥不帥,與我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我專注的是從每一部電影與電視劇當中去看到裡面的價值與故事,我的眼目只是透過我喜歡的演員去看這些電影與電視劇。
因為有人演出這災難的警告,總比真實發生這樣的事情好。如同潘多拉的導演與演員,想要呈現的是劇中人的人生,發生在電影內,總比發生在現實的幸運。
也有人擔心是否演員入戲後出不來?這是有可能的,因為我自己在演戲時,心情情緒也會跟著戲中的腳色而久久無法自己。所以會不會因為腳色過於陰暗而無法自己?假設他沒有入戲,當然可以收放自如,但是並不是,尤其這潘多拉的結尾幾乎是一鏡到底,沒有任何的剪輯。
因為我是演員(也是小說編劇家),我大該可以明白當下的金南佶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在那當下他就是姜在赫,不是別人,沒有兩個靈魂兩個人。
如同前世今生的關係般,在赫他就在那裡存在著,膽小卻又勇敢的人,因為不想死卻要死的哭喊著,沒有壯烈沒有光榮,我們只是愛我們的家人而已...而等導演喊卡的時候,金南佶會回來,只是感覺與情感與難受並不會這麼快結束而慢慢退去,即使看戲的我們尚且會難受,況且是演員?不過至少潘多拉後的某一天這部電影中,金南佶就演得很好,就可以證明他從在赫進入了失去妻子的李強洙這個腳色,所以他一點事情都沒有。
演員本來就是頗殘酷的職業,要將自己情緒袒露在眾人面前而演出,甚至要去活出沒有活過人生去經歷他。但是金南佶他熱愛演員的工作,就是因為演員可以用演戲的方式去經歷到許許多多人的人生,活出他們的價值。
演員就是活出那個劇中的那個人而活著,這是我喜歡金南佶的價值。
無論在赫他是不是金南佶,我都喜歡這電影帶給人的含意。
所以我不想評論演技好不好的金南佶,因為在這潘多拉電影的價值世界中,我們也只是渺小的人類而已。
附錄:真實呈現核災慘狀 韓國電影《潘朵拉》原來不是災難片而是恐怖片?
12 月即將在韓國上映的電影《潘朵拉》(판도라)很明顯的,是一部批判「韓國核能發電政策」的電影。總耗資韓幣 150 億的韓國電影《潘朵拉》於 11 月 29 日在韓國舉辦的試映會正式公開。為《鐵線蟲入侵》(연가시 )導演 朴正宇的新作。
劇中描述某天在韓國某個區域發生了超乎預測的地震,雖然地震並沒有帶來巨大的直接傷害,但核電廠卻開始越來越不穩定,即使核電廠的人員盡了全力挽救,最終還是一樣阻止不了核能爆發並帶來輻射外洩的悲劇。除了周邊居民陷入難以想像的恐怖災難,也讓民眾知道面對這種大災難,以總統為首的政府有多麼無能為力。 《潘朵拉》比起戴面具的殺人魔、殭屍或是幽靈出沒的恐怖電影還恐怖的因素在於,這是實際上真的有可能發生的事件。即使真正發生的機率並不是相當高,但就如同福島的核災,是發生前誰也不會預料到的。導演表示,這部電影有 90 % 的部分是寫實的,而災難發生後的所有情況也都是最接近科學與理論的,並非因為是電影就過度捏造、誇示或猜測。 如果說地震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天然災害,而造成核災的卻是地球上的人類們。政府將「空降部隊」的人事安排成所長,再將那些一昧聽從長官命令的人事們指派為幹部,因此沒有任何能判斷核能危險性或是下達正確命令的專家,事故後的救災工作也一團亂,總是不太重視國民的生命,每次談及事故總是混淆焦點。也難怪近期韓國的災難電影裡總是能看見對政府間接的諷刺。 與《大浩劫》(해운대)和《隧道》(터널)不同,《潘朵拉》幾乎沒有任何幽默的地方。從第 20 分鐘開始發生地震後,到核爆事件結束,全都集中在描述全國性的恐慌。對於一部片長 136 分鐘的商業電影來說,這樣的分配雖然有些冒險,但是製作團隊的出發點就是想傳達核能事故對人類的威脅有多麼難以想像。 而電影播放至最後,會浮現「韓國是核能密集度第一的國家」的字幕,對於韓國來說,別說是廢核,現在正積極的打造新的核能廠。透過這部電影,製作團隊認為比起「活得很好的國家」,希望能共同建造一個「活得安定的國家」。本片由 金南佶、鄭鎮榮飾演核電廠職員,金明民客串擔任總統,共同主演。 既是極大化娛樂效果的災難鉅片,也是毫不掩飾的反核宣教作品,韓國電影《潘朵拉》結合緊湊強烈的節奏、直率的演員表現與簡單有效的製作,用一波又一波的「狗血」(這是稱讚),把一個擺明「勸世」的題材,轉化為 2 個小時的雲霄飛車之旅。在渴望兼顧商業類型與社會價值的台灣,甚至比《屍速列車》更值得借鏡。 《潘朵拉》從一起類似福島核災的核電廠意外出發,透過不同角色在災害發生後的反應和處境,探討從基層員工到管理階層,從政府決策者到市井小民,所面對的求生旅程,以及背後醜陋自私的人性。電影本身雖反核立場鮮明,某些台詞甚至有種直接從宣傳手冊直接摘錄下來的錯覺,但編導朴正宇秉持「先娛樂,後說教」的理念,把電影塑造為類似《世界末日》遇上《屍速列車》(本片與《屍速列車》還是同一公司出品,上映時間也接近)的災難驚悚片,龐大的格局把災難後的混亂與人性角力處理得淋漓盡致,橋段如公路上的逃亡或最後孤注一擲的悲壯,不榨出觀眾最後一絲眼淚和怒火誓不罷休。加上稱不上立體但功能性明確的角色(好的很好、壞的很壞、苦的很苦),觀眾能在各種爆炸與嘶吼中,同時理解核能電廠的風險和危機,已算是圓滿達成任務。 《潘朵拉》證明執行得宜的商業作品仍是暢通全球的共同語言。 比起演出不過不失的主角們(飾演良心廠長的鄭進永,以及客串演出總統的金明民,算是相對下較出色的 2 位),優異的整體製作又一次證明韓國電影產業的硬實力。扣除幾幕太像電玩過場的反應爐畫面,無論是群眾逃亡的大場面,或危機處理的救難實況,格局龐大同時深具臨場感,花起錢來毫不手軟,效果在畫面上清晰可見。搭配色香味俱全的配樂(用味精形容可能更為貼切,但總覺得貶低了其在本片的畫龍點睛效果),即使是靠串流在家中客廳收看,而非燈光全暗的電影院,一樣感受得到本片的震撼。 本片是韓國影史第一次,在戲院上映前就已將全球版權賣給 Netflix。若說串流平台興起,意味著好萊塢之外的優秀作品更能全球觀眾看見,《潘朵拉》再度證明無關乎題材,執行得宜的商業作品仍是暢通全球的共同語言;而且只要執行得當,重要訊息也能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深植人心。然而片中包含世代貧窮、核能災難、政府無能等批判重點,一直是近年台灣電影缺乏討論的切身之痛,台灣影人與觀眾不妨也想想,與其繼續訴求「為什麼韓國能,台灣不能?」何不問自己:「為什麼一部刻畫世代貧窮、核能災難、政府無能的訊息電影,不能拍得聲淚俱下,大快人心?」
文章文獻參考資料 ★
潘多拉 Pandora http://natalie0609.pixnet.net/blog/post/34564633 ★《潘朵拉》韓國最新災難大片!! 延續《屍殺列車》高水準特技
https://www.juksy.com/archives/60018 ★韓國電影潘多拉(不會熄滅的火)劇情演員表簡介
https://read01.com/AKmNKy.html ★[心得] 韓影《潘多拉》─人為的災難更可怕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485852946.A.FAF.html ★[韓國電影]潘朵拉~備受矚目的災難大片
http://dai7114.pixnet.net/blog/post/65068423 ★如何評價韓國描述核災難的電影《潘多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854486